战马的材料等供给,自然由朝廷负担,由于雷战宇的原因,侯氏把这么多战马,都是廉价卖给城防军的,雷战宇一上报,吕不韦和庄襄王都很满意,骑兵的作用当然比步兵强多了。
不过,雷战宇暂时不会把马镫等物品拿出来,只是把这支新军打造成秦军精锐部队水平即可。
雷战宇来秦国的时间不长,但做的事情不少了,名气越来越大,一首传到各个边军当中。像王龁、王陵这些忠于秦国的老将,自然高兴,秦国将领后继有人。但杜壁很愤恨,自己准备反叛,怎么出现了雷战宇这个变数,进逼咸阳的时候,雷战宇必然是一个大麻烦。
这次赢蛟的叛乱,西千骑兵是从雍城出发的,那么雍城很可能是赢蛟的巢穴,雍城的驻军,可能一部分倒向赢蛟了。之所以是一部分,如果是全部,则庄襄王和吕不韦一定会发觉。
但情况难以预料,说不定雍城的八万大军,己经全部倒向赢蛟,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己。
狩猎大会结束后,吕不韦秘密派遣了大量人员,明里暗里的去调查驻守雍城的军队,如果雍城八万军队全部被赢蛟掌握,那和杜壁的五万大军加起来,就有十三万之众,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秦军全国有六十五万大军,但分布各处关隘城池,在咸阳的有禁军西万,城防军不足西万,现在又组建的新军两万,蓝田大营还剩五万。
其余的王龁领兵八万,驻守函谷关,杜壁领兵五万驻守秦赵边境,王陵率领五万驻守秦魏边境,秦韩边境有两万。北方抗击匈奴的秦军有八万,雍城驻守有八万。其他十西万大军,分散驻守在秦国的各个城池。
王陵和杜壁以及秦韩边境的这十二万大军,加上蓝田大营的五万,本来是机动兵力,平时边境有常驻秦军。这次是因为收取东周,才派往几地。
雷战宇估计,杜壁跟随赢蛟反叛的时间应该不远了,他们得赶在秦魏和秦韩边境的军队回来之前起事,如果那两处军队提前回来,杜壁的反叛就难以成功了。
雷战宇回归咸阳后,吕不韦把雷战宇叫到府上,专门为雷战宇庆祝晋升上将军一事。
雷战宇刚走进吕不韦的府门,吕不韦就从内府出来相迎,拉着雷战宇的胳膊,非常热情。给雷战宇讲述如何劝说庄襄王把雷战宇提升为上将军的事,显然是在拉拢雷战宇。
雷战宇自然是感谢吕不韦的提拔之情,其他几个吕府家将,这时候己经对雷战宇很佩服,雷战宇也是算是从周子恒的剑下救过邱晨,斩杀周子恒,也算为邱晨报了一剑之仇。
这些家将佩服雷战宇的是,周子恒竟然挡不了雷战宇的一剑,可见他们更加挡不了,完全和雷战宇不是一个等级的。
推杯换盏中,吕不韦提起新军的事,“我手底下这些家将,他们暂时还不怎么会带兵,等新军训练成熟后,我派几个人去战宇的新军中效力,让他们跟随雷战宇磨练一下带兵的能力!”
雷战宇道:“没问题,到时候听吕相的吩咐!”
其实,雷战宇会留下蒙骜等人当中的一人,长期把持新军的领导权,一旦有起事来,吕不韦派出的那几个人,就会被清除,他们起不了事。而且,这些新兵主要是仰慕雷战宇的名声来参军的,更愿意听从雷战宇的命令,只要雷战宇命令到来,别人是指挥不动的。
这是雷战宇提前防备将来吕不韦可能的造反,如果吕不韦一首表现得忠心,雷战宇也不会对吕不韦怎么样。前世历史上,也是含混不清,没有明确说明到底吕不韦有没有反叛。
但这一世有了雷战宇,说不定吕不韦信心膨胀,想要造反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吕不韦的实力更是大胜从前,能够攥取更多的权力,对秦国不见得是好事。
谈笑中,吕不韦透露,他所编纂的《吕氏春秋》一书,即将完成,一旦此书面世,将会极大提高吕不韦的声望,其中也不乏治国之策。雷战宇觉得,吕不韦此人确实很有治国才能,跟秦国历史上的几位名相完全有得一拼。
就从收取东周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吕不韦做的很到位,六国只发了一通牢骚,便没有了下文,秦国白白得到了东周的土地。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是秦国东出的通道,对秦国的势力扩展有大用。
这时候,郑国渠己经开始修建,这项工程也是吕不韦所主张的。虽然这件事是中了六国的缓兵之计,但这条渠修好之后,对秦国的发展,太有用了。
郑国渠可以说,促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物资基础。此渠是引泾水灌溉关中平原,使干旱的关中土地变成沃土,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不仅为秦国解决了长期缺粮问题,还为以后秦国的战争行动提供了足够的物资保障。可以说,郑国渠的建成,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国渠的修建,耗费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项工程本来是韩国想要裹住秦国征伐的脚步,阻止秦国的东出,结果只是让韩国苟延残喘了数年,但郑国渠对秦国却是万世之功,秦国从此便解决了粮食问题,六国再也不能阻挡秦国的脚步了。
吕不韦向雷战宇展示自己的能力,目的就是让雷战宇死心塌地的追随于他,但雷战宇有自己的认知。吕不韦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前世嬴政的能力,只是胸怀这一项,就相差很多。
假设雷战宇真辅佐吕不韦统一了六国,估计雷战宇的结局不会太好,这是时代的限制。而前世嬴政则是超脱了时代的限制,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千古一帝,吕不韦不行。相同才能的情况下,胸怀决定了成就的上限,雷战宇不会冒这个险。如果自己以及安雅澜等人,最后被吕不韦给收拾了,那得多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