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刻,当我得知老妈被推进 ICU 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转动。就在这慌乱无措之际,L 医生匆匆赶来会诊。彼时,老哥己心急如焚地从出差地踏上归程,都说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儿子往往更能成为主心骨,此刻的我,满心盼着老哥能快些回来,分担着份难以承受的恐惧与焦虑。
手术室外,我孤零零地守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T 生远在外地出差,即便心急如焚也无法立刻赶回。他不停地发消息安慰我,电话里传来的关切话语,让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泣不成声。后来,电话沟通变得艰难,无声的文字便成了我唯一的慰藉,那些温暖的字句,像黑暗中的点点星光,虽微弱却给我带来一丝希望。
家人们送来饭菜,可看着眼前的食物,我却毫无食欲。老妈的音容笑貌不断在脑海中闪现,过往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来。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她留下临终遗言,心中满是恐惧,生怕这一别就是永诀。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如同晴天霹雳,重重地砸在我心上。想到老妈有可能再也出不来,泪水便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滴落在手中的米饭上。我食不下咽,最终还是将饭菜扔掉,默默地坐 在一旁,满心忐忑地等待着手术结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小时,两小时,每一秒都无比漫长。终于,主刀医生 L 医生把我们叫进了医务办公室。推开门的那一刻,我看到 L 医生满头大汗,脸上还带着疲惫,可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从容。那一刻,我就知道,他在手术台上一定为老妈竭尽全力。他详细地向我们解释造影结果,说老妈的主干道还算正常,但由于支干道过于细小,为了确保安全,更适合采取保守治疗。L 医生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病情和治疗方案解释得清清楚楚,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
不久,大哥也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医务办公室。L 医生没有丝毫不耐烦,又耐心地将病因和解决方案向大哥重新讲述了一遍。在 L 医生细致入微的讲解下,家人们终于对老妈的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此刻,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妈顽强的意志和医生的精心治疗上。
因为老妈住在 ICU,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L 医生考虑到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劝我们先回家休息,说在医院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我和大哥却不愿离开,坐在 ICU 外面,虽然不能进去陪伴老妈,可想着和她只有一墙之隔,心里就觉得踏实一些。
此后的日子里,每天 L 医生查房时,都会主动和我们分享老妈在里面的恢复情况。他不仅会告知病情的进展,还会耐心解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安抚我们焦虑的情绪。在合适的时候,他还特意安排我们进入 ICU 探望老妈。
走近 ICU,一股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只见病床上的患者们都穿着防护服,一个个在与死神顽强搏斗。当我走到老妈跟前,看到她安静地睡着,叫她时需要很大声才能唤醒。她的眼神有些恍惚,大哥在一旁轻声安抚,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看着老妈还活着,我在心里不停地祈祷,吉人自有天佑,老妈一定能挺过来,这样想着,心里才稍微安定了一些。
次日,我和大哥又在 ICU 病房外守了一整天。傍晚,L 医生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近 ICU,从他疲惫的身影就能看出,他一定是忙碌了一整天,身心俱疲。他看了我们一眼,没说什么,随后打开 ICU 的大门,示意我们进去看看老妈。虽然和昨天相比,老妈的情况看不出明显改善,依旧处于那种似梦非梦的状态,但 L 医生的这个举动,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关怀与体谅。他知道我们心里的担忧,所以即便自己己经十分疲惫,还是想着让我们能多看看老妈,缓解一下焦虑的心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L 医生始终坚守岗位,对老妈的病情密切关注。他会根据老妈每天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无论是深夜还是清晨,只要老妈的病情有任何变化,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他的敬业精神和对患者的责任感,让我们全家都无比感动。
L 医生不仅在医术上有着高超的水平,在医德方面更是令人敬佩。他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和家属着想,用温暖的话语给予我们安慰和鼓励。在老妈住院的这段时间里,他就像我们的主心骨,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会在闲暇之余,和我们分享一些类似病例的成功康复案例,给我们信心;会在我们情绪低落时,耐心地开导我们,告诉我们要相信老妈的坚强和医学的力量。他的每一句话,都像一股暖流,流淌在我们心间,让我们原本惶恐不安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 L 医生和整个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悉心照料下,老妈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她的意识逐渐清醒,身体也在慢慢恢复。看着老妈一天天好起来,我们全家人对 L 医生的感激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L 医生用他的仁心仁术,为老妈带来了生的希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医者的大爱无疆。他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更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这份恩情,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