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竹马退婚后,嫁他首长被娇宠

第253章 与老熟人过招

加入书架
书名:
被竹马退婚后,嫁他首长被娇宠
作者:
目木君
本章字数:
4228
更新时间:
2025-07-07

这一次,会场上爆发了一阵轻微但明显的掌声。

不像前几组那样只是例行鼓掌,这一轮是真的有人被打动。

“讲得真不错。”

“他们还真做了试样啊。”

“能不能真试制,还得看后面人家的答疑表现。”

李副院长坐在后排,一首没有出声,此刻脸上露出几分满意的神色。

会议进入短暂休息,主持人临时宣布:

“有几组提案引起了厂里专家的关注,稍后将安排第一轮对接讨论,请各单位准备回答技术组的问题。”

李春苗低声问道:“这几组里面有没有我们啊,刚刚上去我脑袋里都是一片空白,都不知道我自己说了什么。”

张明阳低声道:“应该有我们吧,这下要‘被点名’了。”

宋青青轻轻点头:“这才刚开始。”

散会后,宋青青他们刚收拾完东西准备走,厂办主任就走过来,笑容和气:“李副院长、宋医生,刘厂长请几位留下,咱们先去食堂吃饭,吃完饭去三号会议室进一步聊聊你们的方案。”

“几位跟我走吧,刘厂长交代了,今天中午务必安排你们在食堂二楼招待室用餐,都准备好了,热菜刚出锅,咱们就别客气了。”

李副院长笑着点头:“那就麻烦你们了。”

他们跟着厂办主任穿过主楼,拐进旁边的食堂,穿过前厅,登上通往二楼的木楼梯,来到一间靠窗的小屋子。这里是厂里专设的“招待室”,平日里很少用,只有重要来客或外地来调研的单位才安排。

屋里一张老式大饭桌,桌面擦得发亮,早己摆好了西人份的饭菜:

一大碗粉条烧肉,肉厚汤浓,油光发亮;一盘鸡蛋炒洋葱,金黄带亮;一盆蒜蓉油麦菜,刚出锅,翠绿扑鼻;中间居然还有一条不小的红烧鲤鱼;配着锅里热气腾腾的白米饭,还有一小缸玉米面粥;每人桌前还摆了一只搪瓷缸,倒了热茶,冒着气。

厂办主任笑着请几人入座,自己快步去旁边打饭盛汤,回来一趟趟地为他们盛上。

李副院长从随身的小包里拿出两张粮票,递过去:“这个不能让你们为难,今天西个人,饭菜也丰盛,我们还是按规矩交粮票。”

厂办主任赶紧摆手,把粮票推回来,声音压得低低的:

“李副院长您太客气了,刘厂长一早就吩咐过,这顿饭厂里包了——钱和粮票早就交到后勤了。我们之前跟贵院合作得好,风湿贴、皲裂膏都帮了我们大忙,今天这顿饭算不得什么。”

宋青青看了看那几样菜,知道这不是普通职工饭票能打出来的菜色,尤其那条鱼和烧肉,一般人根本吃不到。

宋青青温声道:“我们知道厂里难得吃一顿细粮,真是太感谢了。”

厂办主任笑得有些不好意思:“都一家人,一块干事,就不能把客人饿着。你们可别跟我客气。”

饭菜确实香,他们几人为了准备方案两天连轴转,早上开完会肚子早空了。这一顿吃得不急不慢,热菜配着热茶,缓解了上午的紧张气氛,也为下午的进一步会谈蓄了力。

饭快吃完的时候,厂办主任拿了搪瓷壶又给他们添了一次热茶,说道:

“刘厂长安排得很细致,下午的会议安排在三号会议室,咱们新来的丁工也会一起参加。咱们一步一步地谈,别急,厂里就喜欢你们这样实实在在做事的风格。”

李副院长点头笑了:“嗯,我们也只会踏踏实实做实事。”

宋青青轻轻喝了口茶,看着窗外阳光透进来,洒在桌面上,茶水荡着热气,一切都显得刚刚好。

饭后稍作休息,几人收拾了材料,再次走出招待室,朝着不远处的三号会议室走去。

三号号会议室比刚才的大会议厅小得多,只摆了两张桌子、几把木椅。窗外阳光透进来,洒在一排卷宗上。气氛虽简陋,却比大场合更显庄重。

刘厂长坐主位,右手边是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左侧则是穿着灰棉布工作服的工程师丁文斌。

刘厂长跟李副院长几人打了招呼,寒暄了一阵,邀请他们坐下。

丁文斌着一副深色框眼镜,面色沉着,看人不带情绪。他没有打招呼,也没有寒暄,只抬了抬下巴,用食指在桌上轻轻点了两下。

“你们那鼻炎喷剂,谁主配方?”

宋青青站起身:“我。”

“谁写的成分结构图?”

宋青青继续答道:“我主笔,张医生和李医生补充数据。”

“配方比例谁定的?”

“我。”

宋青青的回答不急不缓,语气没有任何犹豫。

丁文斌眼皮一挑:“主要都是你?那我就问几个问题。”

他掏出一张纸,从最上面一行开始读:

“配方里用了辛夷、苍耳、薄荷脑、黄芩……药性都属辛温偏散,黄芩偏寒,为什么还要并用?”

宋青青不假思索:“春季鼻炎发作多为风寒夹湿,主寒多于热,但鼻腔黏膜易燥,黄芩清上焦湿热,薄荷走表,苍耳通窍,配伍可补偏,避免过散伤津。”

丁文斌不置可否,又问:

“你们写的‘冷凝萃取’是哪种方式?冷萃范围是多少度?是在多少小时内稳定生成喷剂液体?我只看到了瓶体构造,没有看到具体工艺。”

张明阳面色一紧,正想补充,被宋青青轻声止住。

“冷萃方式是我们在医院调配室自行做的小实验,用的是冷水浸泡+冰水低温蒸馏,温度控制在12~14度,八小时内取中段药液,12小时内保持药效。”

丁文斌沉声:“没控温设备,你们怎么确保恒温?”

“我们用的是老式冰柜改造的密闭箱,温度是手动调的。条件简陋,但实测样品三瓶的成分偏差在3%以内。”

副厂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丁文斌盯着宋青青几秒,又问:“你们写的‘携带式喷雾器’外壳是金属瓶装,内部用玻璃内胆,这个工艺厂里还没现成,你们凭什么说能量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