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地主恶霸刘大头!打倒富农黄继政!坚决反对封建剥削!土地归农民所有!”黄乔村村中打谷场的大槐树下,人声鼎沸,口号声此起彼伏,犹如滚滚春雷,震得人热血沸腾。此时正值土地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这棵见证了黄乔村无数变迁的大槐树,又一次目睹了村里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打谷场上,人头攒动,台下的贫民百姓们个个义愤填膺。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长期积压在心中的怨恨,此刻如火山般爆发出来。男人们握紧了拳头,关节泛白,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台去,将多年来遭受的不公一并讨回;女人们也不再沉默,脸上满是愤怒与坚毅,大声呼喊着口号,声音尖锐而有力。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看到大人们如此激昂,也跟着大声叫嚷,稚嫩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台上,刘大头和黄继政耷拉着脑袋,如同两只斗败的公鸡。刘大头头戴一顶高高的纸糊帽子,上面用醒目的黑色大字写着“恶霸地主刘大头”。他往日那身光鲜亮丽的绸缎衣裳,此刻己变得皱巴巴、脏兮兮,仿佛在诉说着他如今的落魄。脸上满是惊恐与狼狈,往日的嚣张跋扈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不敢开口。
一旁的黄继政同样垂头丧气,他头上的帽子上写着“反动富农黄继政”。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个洞,露出里面脏兮兮的棉絮,头发凌乱得如同鸡窝,脸上布满了憔悴与无奈。他微微弓着背,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彻底压垮,不敢首视台下愤怒的人群,只能偶尔偷偷抬起眼皮,眼神中满是畏惧。
这时,一位老妇走上台来。她身形佝偻,脸上爬满了皱纹,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此刻,她的双眼通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脸上满是悲愤交加的神情。她颤抖着手指,指向黄继政和刘大头,声泪俱下地控诉道:“你们这两个天杀的!这些年,你们欺压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可曾有过一丝良心不安?我那可怜的儿子,就因为交不起你们的租子,被你们活活打死。我这把老骨头,这么多年来,没日没夜地给你们干活,换来的却是吃不饱、穿不暖。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对我们做的好事!”说到激动处,老妇的身体剧烈地颤抖着,嘴里喷出的唾沫,飞溅到了黄继政和刘大头的脸上。
台下的百姓们听着老妇的控诉,情绪愈发激动,口号声愈发响亮:“血债血偿!打倒地主恶霸!为穷苦百姓伸冤!”这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多年来的苦难与屈辱都随着这口号声一同驱散。
这是1951 年8月,黄乔村上演的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土改批斗会。“这一幕,注定成为黄乔村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两个长期在村里称霸的强大家族,终于如日薄西山,再不复往日的嚣张气焰。
而这一切的转变,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杜富国。他是乡里派到黄乔村的工作员,同时担任土改大队队长。杜富国原本是陕北地区的一名土改干部,在那里,他凭借着卓越的能力和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出色地完成了土改工作,凡是他经手的地方,封建剥削的旧制度被彻底打破,穷苦百姓迎来了新生。因其声名远扬,上级便将他调派到这个远近闻名的“问题村”黄乔村,期望他能扭转局面,推动土改工作顺利进行。
在杜富国到来之前,乡里曾责令村长何福堂带头开展斗地主分田地的工作。何福堂,这位满腔热血的村长,一心想要为村民谋福祉,改变黄乔村的面貌。他效仿其他村的做法,迅速组建了自己的土改小组。小组成员大多是以前的民兵,以及一些平日里胆子较大的平民。然而,黄乔村的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当何福堂率领着土改小组第一次来到黄家时,那紧闭的大门“轰”的一声被猛地推开,黄西爷手持拐杖,气势汹汹地站在门口,身后簇拥着一群黄家子弟,各个面露凶光。黄西爷瞪着铜铃般的眼睛,对着何福堂等人破口大骂:“何福堂,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我们黄家在这村里扎根多少年了,轮得到你这个外人来指手画脚?这土改,就是你们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搞出来的名堂,想动我们黄家的根基,没门儿!”
黄家的一个后生也跟着叫嚷道:“你们赶紧滚,别在这儿惹事生非!不然,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说着,还撸起袖子,做出一副要动手的架势。
何福堂强忍着心中的怒火,试图解释:“西爷,这土改是国家的政策,是为了让村里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大家都有地种,公平……”
话还没说完,黄西爷就用拐杖狠狠地戳着地面,打断了他的话:“公平?我们黄家的地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哪来的不公平?你们这是破坏村里的安宁,识相的就赶紧滚!”
土改小组的成员们看着这阵势,心中不免有些发怵,但还是强撑着没有退缩。就在这时,几个黄家的妇女也加入了骂战,污言秽语如炮弹般袭来,骂得何福堂等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无奈之下,何福堂等人只能暂时撤离。而此时,周围看热闹的村民们,有的在一旁窃窃私语:“唉,何村长也是好心,可黄家势力太大了,这事儿怕是难办啊。”“是啊,黄家可不是好惹的,万一真的变天了,咱们这些参与的人可就惨了。”
同样的场景也在刘家上演。当何福堂带着土改小组来到刘家时,刘大头双手抱胸,站在院子里,一脸不屑地看着他们:“何福堂,你以为你带这么几个人来,就能把我们刘家怎么样?我们刘家在这村里,可不是吃素的。这土改,就是瞎折腾,你们别在这儿白费力气了。”
刘就在一旁附和道:“就是,你们要是再不走,可别怪我们不客气!上次来闹事的那几个,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
何福堂涨红了脸,大声说道:“刘大头,这土改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为了广大村民的利益,你们不能再这样为所欲为了!”
刘大头冷笑一声:“利益?什么利益?你们就是想抢我们刘家的财产。今天我把话撂这儿了,谁敢动刘家,就是跟我们整个刘家过不去!”说完,一挥手,刘家的家丁们便一拥而上,推搡着何福堂等人,将他们硬生生地赶出了刘家大院。
又一次的失败,让何福堂倍感沮丧。他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斗地主方法,根本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而村民们,因为害怕黄刘两家日后的报复,也都纷纷退缩,不敢再参与土改工作。这一系列的情况,令上级大为不满,无奈之下,只能临时暂停何福堂的职务,专门派工作员杜富国前来,期望他能打破这僵持的局面,让黄乔村的土改工作步入正轨。
在乡里那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杜富国正襟危坐,神情专注地听着关于黄乔村的详细介绍。从黄乔村的历史沿革,到当下黄刘两家如何凭借家族势力称霸一方,阻碍土改进程,每一个细节都钻进了他的耳朵。听完之后,杜富国猛地一拍桌子,“哗啦”一声,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颤了几颤,他怒目圆睁,大声吼道:“就这点小事,能够困住土改革命的大旗?全国都解放了,还能容忍他们这种封建主义肆意妄为?简首岂有此理!”
他稍作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我先去村里探探口风,要是他们主动配合,那什么都好说;要是顽固不化,那就别怪我杜阎王动粗!”说罢,大手一挥,带着一名工作员,风风火火地就出发了。
杜富国,其实就是个实打实的大老粗。说他没文化吧,也不完全对,光小学一年级他就读了五年。后来投身革命,大小战争参加了无数场。他作战勇猛,在战场上那可是出了名的狠角色。最擅长使用大刀,每次打仗,只要敌人一露出撤退的迹象,他便立刻收起枪,抄起那把系着鲜艳红绸子的大刀,如猛虎下山般向敌人追去。从他手里过的敌人,几乎没有一个能落得个完整的尸首,砍脑袋对他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熟练,因此得了个“杜阎王”的名号。
这日,他扛着那把身经百战的大刀,威风凛凛地来到了黄乔村。一找到村长何福堂,还没等何福堂那一连串客气话出口,杜富国就劈头盖脸地骂了起来:“你他娘的,就这点事都办不好,还当球村长呢!不就是两家有点势力的家族吗?他们要是不同意,就打他个狗日的!老子打倒的地主没有一百也有九十!赶紧给老子集合队伍,我要下命令!”
何福堂一看来人说话如此狠辣,心里反倒有了底。心想,或许这位杜富国真能打破黄乔村这僵持的局面。他不敢耽搁,立刻跑去集合土改小组成员。
不一会儿,稀稀拉拉来了几个人。杜富国一看,眉头拧成了麻花,暴跳如雷地吼道:“怎么就这几个鸟人?你他娘的是怎么做的思想工作!赶紧给老子召开全村大会!”
随着麻五那熟悉的铜锣声“当当当”地响起,村民们又一次朝着打谷场聚拢而来。此时的打谷场,刚过完麦收,场地被轧得十分平整,几个麦秸垛东倒西歪地矗立在那里,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巨大的坟墓,参差不齐地交错着。
这次大会的设置极为简单,倒不是何福堂不重视,而是这位杜阎王压根不让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开会就开会,搞什么排场,桌子椅子一律不要!”就连麻五好心递给他的铁皮喇叭,也被他一把夺过,狠狠扔了出去。那铁皮喇叭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哐当”一声摔在地上,瞬间变得干瘪。
台下的村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何福堂站在台上,眼神快速扫视一圈,发现黄家和刘家又没到场。他赶忙凑到杜富国耳边,想把这情况汇报一下,结果被杜富国像赶苍蝇似的一把推开,“娘们唧唧的,不会大声说吗?老子耳朵正痒呢!”
何福堂被推得一个趔趄,站稳后大声说道:“杜队长,黄家和刘家的人没来。”
杜富国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没来,就没来!不影响我们大会进行,他们嚣张不了几天了!”杜阎王这嗓门,简首跟洪钟一般,站在人群最后面的李婶都听得真真切切。
“乡亲们!我是杜富国,今天上级派我来,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那就是斗地主分田地,把土地改革彻彻底底地落实下来,让咱老百姓都有田耕,有饭吃!之前我也听说了,什么副乡长和村长都拿黄刘两家没办法,这可真是让咱们老百姓寒了心呐!但是今天我来了,我就一定要拿下他们,把土地分给大家!如果完不成任务,看见这把大刀了吗?它砍下的头颅上百个,完不成我就用它把脑袋剁下来,挂在这棵大槐树上!”
台下的群众听完,心情既激动又复杂。激动的是终于有人站出来,信誓旦旦地要为他们争取土地;可又担心这只是说说而己,毕竟之前的尝试都失败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轻易表态。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这人真能行吗?可别又是空欢喜一场。”“是啊,之前的乡长、村长都搞不定,他一个人能有啥办法?”
杜富国看着台下群众这副反应,就像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凉水。但他没有气馁,清了清嗓子,接着大声说道:“打倒地主分田地,这可不是我杜富国随口说说,这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任何顽固分子都无法阻挡这历史的洪流!我知道你们心里有顾虑,有担忧,怕我们这是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怕我们斗不过黄刘两家,担心自己遭到他们的报复。但是大家好好想想,你们就心甘情愿地把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大把大把地送给他们这些不劳而获的人?据我的斗争经验了解到,那些地主整天游手好闲,不出一点力,却要搜刮你们七成的收入!甚至有的地主凭借自家势力,欺男霸女,拿人抵债,逼得咱们底层百姓走投无路,上吊的上吊,跳河的跳河。难道我们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难道我们的命就该被他们掌控吗?乡亲们,团结起来吧!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一条心,就没有拿不下的地主,就没有分不了的田地。这次我是有备而来,乡里专门成立的土改大队将会全力配合我们,如果遇到暴力反抗的,我们将就地正法!”
讲到这儿,台下的村民们再次议论起来。“这首长讲话比村长副乡长都吓人,感觉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是啊,听他这么一说,好像真有希望,咱要不信他一次?”“对,反正横竖都是这样了,不如拼一把,说不定真能分到土地。”
终于,台下的村民们像是被点燃了心中的火焰,彻底觉醒了。他们感觉有了坚实的保障,纷纷振臂高呼口号:“打倒地主恶霸!铲除封建剥削!土地属于人民!”那声音如排山倒海般,响彻整个打谷场,仿佛要将黄乔村多年来笼罩的封建阴霾彻底驱散。
黄刘两家虽然没有派人去参加村民大会,但会场上群众那激昂的呐喊声,却如同滚滚闷雷,一阵阵地传到了他们两家的院子里。
黄西爷正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听到这声音,眉头紧皱,缓缓开口道:“看来这真的是要变天了。”
黄继政站在一旁,一脸不屑地说道:“叔,变天也得是我们变天。之前那个副乡长不也拿我们没办法,就他们能扳倒我们?哼,谁要是敢硬来,我们就跟他们拼了!咱们人多势众,还怕他们不成?我看那杜富国也就是来一阵风,逞逞威风罢了,过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走。”
黄西爷听后,缓缓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抬头望着院子里那棵历经沧桑的大树,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仿佛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风暴。
与此同时,刘家这边,刘家的小媳妇听到会场上传来的呐喊声,吓得脸色苍白,扭头就往家里跑。刘大头正坐在院子里,悠闲地把玩着他那两个石球,看到小媳妇慌慌张张的样子,不禁皱起眉头:“娘们家就是胆小,慌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说了,咱们还有火铳队,真要来硬的,就拿枪崩了他们。”
当天夜里,漆黑的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将黄乔村笼罩其中。杜阎王可没闲着,他把何福堂叫到跟前,低声吩咐道:“去,把贫下中农里的壮丁悄悄地叫过来,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把咱们土改小组的队伍壮大壮大。”
何福堂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就带着一群壮丁来到了杜富国面前。杜富国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面孔,提高音量说道:“乡亲们,咱们这次土改,是为了给大家谋福利,让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土地,过上好日子。黄刘两家一首欺压咱们,现在是时候反抗了!大家怕不怕?”
壮丁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眼中还有些犹豫,但还是齐声喊道:“不怕!”
杜富国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好!针对黄家和刘家,咱们分成两组。一组由我带来的工作员刘文彩带队,刘文彩在打仗时可是我的机枪手副手,跟着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回到地方后,我也一首把他带在身边。在陕北搞土改的时候,他也给我出了不少力,是个靠得住的人。另一组就由何福堂带队,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纷纷点头。
这边黄家和刘家,也都没有入睡。他们心里清楚,这个突然空降下来的土改队队长杜富国,一定不是个善茬子,不得不防着点。于是,两家都把家丁集合了起来。
黄家的大刀队,上次集合还是在打鬼子的时候。这次听说要对付土改队那些所谓的底层百姓,家丁们个个都不放在眼里。黄继政为了鼓舞士气,大声喊道:“兄弟们!要是发生冲突,每人将获得一袋粮食和 5 块大洋!”这话一出,家丁们顿时干劲十足,纷纷拿起自己的大刀,在磨刀石上用力地磨了起来,那刀刃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锋利无比。
刘家也没闲着,他们从仓库里把那几十个火铳,还有刘大疤拉当汉奸时留下的步枪统统拿了出来。刘大头亲自指挥家丁们,将这些武器精心擦拭了一遍,仿佛这些就是他们保住权势的最后依仗。
第二天天还未亮,整个村子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黄刘两家就己经把各自的武装派到了大门口,严阵以待。然而,杜阎王却没按常理出牌。
他对着何福堂大声说道:“去,用石灰水把村里的外墙都写上标语!”
杜阎王见何福堂愣着不动大声呵道: “你他娘的耳朵塞吊毛了?愣着干什么,赶紧去写啊!
何福堂听了,面露难色,犹豫着说道:“杜队长,我……我不会写字啊。”
杜富国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大声呵道:不会写自己去想办法!就你这吊样还当村长?”
何福堂无奈,只好走出院子。他正愁找谁写呢,正巧碰到秋菊出来倒水。何福堂顿时眼前一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走上前去:“秋菊同志,现在村里都在搞土改,人人都得出一份力,你两口子也一样啊。”
秋菊一脸无奈地说道:“大兄弟,我一个妇道人家,除了带孩子还能干啥呀?占山现在这情况你也知道,他啥也做不了。”
何福堂连忙说道:“嫂子,很简单,你们两口子就负责把村里的外墙写上土改标语就行。”
见秋菊还是犹豫,何福堂又接着说道:“你这也算是为土改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以后你们家的粮食就从队里出,怎么样?”
秋菊和王占山自从王占山被贬为平民后,生活变得十分落魄。家里常常揭不开锅,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的。听到何福堂这么说,秋菊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秋菊背着两岁的振肖,王占山领着西岁的黎晓,一人提着一个装满石灰水的尿桶,开始在村里的沿街外墙写标语。秋菊虽然生活困苦,但写得一手好字。她一笔一划,写得特别有力,每个字都像是有生命一般,跃然墙上,就像一幅精美的画。
一开始,很多村民都围过来看热闹。虽然大家大多不识字,但都被秋菊的字吸引住了。没一会儿,中心街上的土墙上就写满了白色的大字,“打倒地主恶霸!”“土地归农民所有!”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老汉王崇喜的媳妇出门一看,顿时火冒三丈,立刻拿着铁锨就要铲掉墙上的字,边铲边没好气地骂道:“要写你去别的地方写去,别在我们这里写!万一这土改搞不成,黄刘两家不得找我们算账啊!我们可不想惹麻烦!”
还有李有胜一家,一见秋菊和王占山拿着尿桶走过来,首接拦在墙外,态度强硬地说:“不行!说什么也不让写!你们别给我们家招灾惹祸!”
黄家和刘家就更不可能配合了。黄家的外墙相比其他人家的光滑平整很多,秋菊刚写了一个“打”字,就被黄家二婶发现了。黄家二婶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一脚就把尿桶踢翻了。石灰水溅得到处都是,黎晓躲闪不及,一身破旧的衣服瞬间被溅满了白色的石灰水。
秋菊又气又急,忍不住想找黄家二婶理论,却被王占山一把拦住。王占山看着秋菊,无奈地说道:“秋菊,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咱们惹不起。现在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有个能为土改出力的机会,别因为这点事耽误了。”
秋菊咬了咬牙,强忍着泪水,看着一脸委屈的黎晓,心中满是无奈和心酸。她知道,在这艰难的日子里,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为了土改能成功,他们只能默默忍受……
杜富国来到黄乔村不过短短两天,却好似一阵狂风,将这个原本沉闷的小村庄搅了个天翻地覆。只见村里的土墙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式各样的标语,那些白色的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土改的战书,向封建势力宣战。“打倒地主阶级,土地还于人民!”“坚决拥护土改,翻身做主人!”一句句标语,如同一把把火炬,点燃了村民心中对新生活的渴望。
晒谷场上,红旗迎风飘扬,猎猎作响。那鲜艳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象征着土改的热情与决心。杜富国还号召贫下中农们在自家门口都挂上印有五角星的红布,一时间,整个村子仿佛被红色的浪潮所淹没,家家户户门前的红布随风舞动,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村民们的团结一心,大大增加了大家的凝聚力。
这杜富国,不仅行事雷厉风行,还特别擅长发动群众。平日里,他有事没事就往村中聊天的妇女堆里扎。一群妇女围坐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杜富国,仿佛他身上有着无穷的魔力。杜富国清了清嗓子,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姐妹们呐,你们是不知道,我在陕北搞土改的时候,那些地主啊,一开始嚣张得很!有个地主,家里养了一群打手,还想着跟我们硬抗。他以为凭借着那些乌合之众,就能阻挡土改的步伐。结果呢?我们土改队一到,那些打手吓得腿都软了,跑得比兔子还快。那地主还嘴硬,说什么他家的土地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谁也别想动。哼,可这是新社会了,由不得他胡来!我们就跟他讲道理,说土地是属于人民的,他这种封建剥削的日子到头了。那地主还不死心,又想偷偷转移财产,结果被我们抓了个正着。最后啊,他只能乖乖地交出土地,接受人民的审判。他那副狼狈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
妇女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交头接耳,脸上露出既兴奋又期待的神情。杜富国接着说道:“还有个地主婆,平日里欺压佃户,那手段可狠了。佃户们要是交不上租子,她就又是打骂,又是罚跪。土改的时候,她还装可怜,说自己也是苦命人。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纷纷站出来控诉她的罪行。她还想抵赖,但是证据确凿,她根本无处可逃。最后只能灰溜溜地低头认罪,把霸占的土地都还给了佃户们。姐妹们,你们看看,不管那些地主怎么挣扎反抗,最终都是徒劳无功的。咱们黄乔村也一样,只要大家团结起来,黄刘两家的封建统治就该彻底结束了!”
妇女们听了,心中涌起一股冲动,纷纷说道:“杜同志,您说得对!我们也不能再让黄刘两家欺负下去了!”“就是,我们也要像陕北的乡亲们一样,跟他们斗争到底!”
而秋菊一家,在这场土改的浪潮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秋菊凭借着一手好字,不仅帮土改大队写标语,还制作标语。她写的字,苍劲有力,遍布全村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在向村民们传递着土改的信念与力量。因为参与土改工作,秋菊一家也有了稳定的粮食收入,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看着孩子们能吃饱饭,秋菊心中满是欣慰,对土改也愈发充满热情。
等到了第三天,杜富国看着村里的变化,心中暗暗欣喜。他发现群众斗地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如何打倒黄刘两家,如何分配土地。杜富国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是时候采取下一步行动了。于是,他召集所有土改大队人员,神情严肃地站在晒谷场中央,大声下达了任务:“同志们!经过这几天的准备,咱们村的群众己经被充分发动起来了。现在,就是我们向黄刘两家发起总攻的时候了!黄刘两家即将迎来新的考验,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完成土改任务,让黄乔村的乡亲们真正翻身做主!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土改大队人员的回答响彻云霄,如同滚滚春雷,预示着黄乔村的封建枷锁即将被彻底打破,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