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你别误会,这考核内容可不仅仅是杀人。要杀那些穷凶极恶的人。比如说江洋大盗,像萧十一郎这样的人,据说杀了他可以晋升二等红衣卫。要是能把东方不败杀了,直接晋升一等红衣卫。”
“萧十一郎应该是宗师大盗吧?能够杀了他,最起码也得是双花宗师。双花宗师做二等红衣卫,那的确够资格。”
“大人,这红衣卫考核内容向来苛刻,再加上京都那些纨绔子弟,不求上进,武功差得要死,要晋升二等红衣卫,危险极大,所以,好多人就通过各种途径晋升。比如说花钱买,甚至花钱找杀手来替他完成这个任务。”
“找杀手也行?”
“大人这都是后话,咱们到了京都城,属下再详细和您说。眼下您看如何处置宋青书?毕竟他是你的师兄。”
“一个跳梁小丑,我若不是看在他爹宋大侠的面子上,早就杀了他。”
冷志锋看着宋青书,道:“这是我们镇抚使大人。宋青书,你今天要想活命,就必须得让我家大人高兴,他要是不高兴,我们红衣卫就算拼个一死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什么?他竟然是镇抚使?你们是不是搞错了?红衣卫晋升难度之大,人人皆知,范思贤没有任何功劳,如何能做镇抚使?”
“当今陛下说他能做他就能做。”
宋远桥瞪着宋青书道:“还不跪下向范大人认错,请求他的原谅?”
“爹,他……”
宋远桥明白红衣卫的厉害,他一脚踢在宋青书的腿腕儿,把他踢跪在了地上。
“犬子无知,出言不逊,得罪了范大人,还请范大人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小民无知,请范大人原谅。”
“看在你爹和我师公的份上,今日不和你一般见识,以后千万管住自已的嘴,不然你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小民明白。”
红衣卫为范思贤准备的一辆宽棚马车,马车里面还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他一个人坐在里面倒也舒服。
想躺就躺,想睡就睡。
他一路都在想,这陛下的脑袋可能真的进水了,要不然也不会让我做这个镇抚使。
另外他给我安排的这一门亲事,到底有什么玄机?
京都城有很多秘密需要范思贤去探索。
宋青书看着那些红衣卫离开之后,他非常气愤地说:“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范思贤怎么会成为镇抚使呢?”
“我怎么知道?我只知道范思贤的身份非同一般,他父亲是户部尚书。”
“怪不得他能够做到镇抚使这个位置。原来是他父亲为他铺好了路。”
“以后见到范思贤要恭敬一点。今日我从他的眼神之中已经看到了杀气。他的手下对着你放箭的时候他没有说话,这就说明他已经默认了,今天就是把你杀了也就杀了。”
“爹,红衣卫要是真的把我杀了,武当派会为我报仇吗?”
“不会。”
宋远桥非常肯定地说。
“我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
“武当派没必要为了你搭上整个门派的前途。”
“我师公难道也对抗不了红衣卫吗?”
“红衣卫代表的是朝廷在做事,和红衣卫作对,那就是造反的罪。你说范思贤等人是朝廷的鹰犬。你得罪的可不是范思贤一个人,是整个大夏王朝的红衣卫整体,别说他们把你杀了,就是把你剁成肉酱,你师公也不会为你报仇。”
“还好爹爹及时赶到,否则孩儿今日命休矣。”
……
在一处荒凉的山坡上。
范思贤和冷志锋站立在那里,任凭清风从他们的身上吹过。
“范大人,您在看什么呢?”
“没什么,随便看看。”
“大人,有个事属下想问问你。”
“说吧,你想问什么?”
“您真的认为今日刺杀你的人是苏晓玉派来的吗?”
“在真相没有调查出来之前,我谁也不信。”
“大人难道就没有怀疑燕双鹏?”
“您是说他杀人灭口这件事对不对?”
“当时苏宁已经跪地求饶,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他没必要杀人。”
“燕双鹏的理由非常充足,为了保护我们。”
“这理由确实充分,但是也不能排除他有杀人灭口的嫌疑。”
“他不是你的手下吗?难道你对自已的手下都不了解?”
“大人有所不知,燕双鹏可是辅政大臣鳌龙推荐的。我们对他的底细哪里敢过多的调查?”
范思贤迟疑片刻,道:“鳌龙?他和鳌拜是什么关系?”
冷志锋一脸的懵圈。
“不知大人说的鳌拜是谁?”
“朝中没有叫鳌拜的是不是?”
“属下在朝中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谁叫鳌拜。”
范思贤心想,也许这个大夏王朝和他知道的那些事情有联系,但也绝对不会把那些熟知的人物放到大夏王朝。
“我来问你四大辅政大臣是怎么回事?”
“这个……”
“怎么了?难道这个事不好说吗?”
“当然关于这四位辅政大臣,属下不知道该如何说,怕说错了。”
“我是红衣卫北镇抚使,回到京都以后,京都百官我都要进行监察,难道这4位辅政大臣不在红衣卫的监察之内吗?”
“大人有所不知,这四位辅政大臣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当年陛下建立大夏王朝的时候,这四位大臣跟随陛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有一位辅政大臣叫鳌龙,此人在朝中的势力庞大,有很多事情都是鳌龙说了算,很多大臣也是敢怒而不敢言,谁要是敢反对他的话,谁就得死。”
“照你这么说的话,那鳌龙岂不是妥妥的奸臣?”
“哎哟,我说大人这话您知道就行,但千万不要说出来。”
“不是说当今圣上非常英明吗?怎么会把大权沦落到辅政大臣的手中?”
“要说这四位辅政大臣,完全没有必要存在。就因为当年陛下在建立大夏王朝的时候,因为疆域非常辽阔,每日有看不完的奏折,处理不完的政事,再加上陛下执政经验不足,所以就弄出了4位辅政大臣。 刚开始的时候,这四位辅政大臣确实帮着陛下处理了很多事情,大夏王朝,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江湖太平,那四位辅政大臣每做一件事,特别是重大的事情都会向陛下汇报,可是后来,后来发生的事情真的让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