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老王八汤喝的满桌子上的人都开心,连郑瑜都没有吐出来。
吕进京看着林玖的小日子有了成家的想法,吃完饭三人又回到耳房,林玖泡上新茶。
吕进京“小玖,看着你那幸福甜蜜的样子,我都想结婚算了”。
林玖“进京,你们商业局应该分房了吧,你和援朝都是有分房资格的”。
吕进京“以前没想过,老爷子也不让出来住,大院里也习惯了”。
林玖“其实你该想一下了,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是热闹,可是也有许多不方便的,特别是你和胜利娶媳妇以后,有小孩以后,和老家儿有点距离也是好事”。
“你俩应该先把分房的指标拿到手,分了房住不住另说,有了房捯饬一下,也有个自已的小空间不是”。
黎援朝“小玖说的是,以前没想过,反正家里有房就没想了。其实我倒是喜欢这样的小院,闹中取静的,约三五好友小聚也有地方,明天我俩先打听着,要是有小院就先要了”。
三人又唠了半小时,叫了板爷拉一车货走了。两瓶泡酒被当成了宝贝,有两个老头冲锋在前,后期会有源源不断的十年茅子,汇集到林玖这里来。
两人走后林玖把十五瓶老酒收入空间,提着一瓶来到厢房“师傅,这是那俩小子孝敬您的,您自已个收着”。
蒋正龙“替我谢谢他俩,你要的那些东西让你三师兄办吧,四九城应该比东北那边多,你三师兄也会给你隐藏一点。和大院孩子接触多留个心眼,别把底给兜了”。
林玖“我知道了,我心里有数的,这俩算是知根知底的,有些事他们办着比别人轻松,我也不会把底给他们看见的”。
蒋正龙“心里有数就行,改天叫你师叔来一趟,我有些事和他唠唠”。
林玖“成,我明天就把话带到”。
第二天一早郑洪涛上门,林玖准备了两头野猪,五十斤荔枝五十个哈密瓜,这些是固定的每月一次的。
林玖“三师兄,给我收一些虎骨虎鞭什么的,有牛黄也收一点,还有五年以上的汾酒和莲花白”。
郑洪涛“成,虎骨虎鞭这些我先寻着,这个要慢慢来,老酒我先收着,半个月送一次”。
林玖“农场招工,你这边的人是不是需要,提前准备着”。
郑洪涛“这是好事啊,我回去问问洪林两口子是不是想去,其他的野惯了的就不淘气了”。
林玖“就他俩口子吧,洪林跟着管果林,小美学做咸鸭蛋,都靠着点技术的,半年后给他们一套房直接住农场,两年后让他们参加初级考试,到时候都是技术员”。
郑洪涛“我替他俩谢谢你了,那小子一直想和我跑,可你也知道咱这营生不稳当。我晾着他这些年也是为了他好,哥俩不能吊一棵树上,现在好了,指定能让他俩乐上半个月的”。
林玖“给他俩淘换一辆自行车吧,等到了冬天时再安排房子”。
郑洪涛“老药罐子淘换了两个,都是内城出来的,说是明代的,下次我送来,木材寻着一根四米的正在熬鹰呢,估计就这两天了”。
林玖“价格差不多就行了,老料有沉水的大小都要,鬼面也是”。
郑洪涛“我心里有数,行有行规且熬着呢,飞不了的就当是一乐子了”。
林玖“你看着办吧,但有一条不能背了人命,和背了人命的也小心点,咱小老百姓的又是和平年代,现在又不缺嚼谷的,盗亦有道吧”。
来到农场直接来到山崖木屋,提着一坛酒。现在赵政秦政张凌三人住木屋,仨老头结了伴,当时秦政只答应待一年,带会徒弟就走的,这一住就三年也没提了。
林玖放下酒坛子“师叔,老头想你了,你去我那住两天,这里交给政大爷”。
张凌用手指掐算一下“小玖,你师傅得是七十一岁了吧,兔儿二十八了”。
林玖“这个我还真没细问,昨晚陪着喝了二两,他说想和你唠唠”。
张凌“我知道了,我中午过去,陪他三天吧”。
说完转身回屋里拿出一个布包出来“小玖,这里有三本书,有兴趣就看一下,也可以自已抄一份,半个月后还我,这事就不要和你师傅说了,也别让其他人知道”。
林玖接过包裹也没有打开,点了一下头就推车走了。
回到办公室关上门打开包裹,三本书有两本纸页泛黄,有一本则是新的。
旧书《地藏箴言》《大山川》,新书《张凌手记》。
翻开新书是手写的“余经年六十有五,阅三朝旧事,途九省之地~~~”。林玖细思这老头怎么也不像是六十五岁的样子,在农场登记的是五十一岁。
仔细看完张凌手记,是一本心得体会,记录五十多年的学习和生活,也对那两本老书的学习方法做了解说。
地藏箴言是道统法事的流程,有两篇经文,林玖看了不是很懂。
大山川是论述风水的书,阴宅阳宅都有表述,还有十一个乱局成祸的例子,林玖也是一知半解。
将三本书收了起来,想着先抄吧,以后慢慢看吧。
叫来刘一钢拿来报告开始修改,这一天就在文案工作中结束。
交代了要抄五个副本和去棉纺厂、学校联系的事情,又把画好的设计草图交给刘一钢。
下班回家,在路上买了二十本空白古书,两刀宣纸,三支毛笔,砚台和老墨空间中有也就没买了。
回到院里俩老头已经喝上了,加了个杯子陪了一杯,晚饭没有说太多的话,吃了饭就去了耳房。
拿出砚台老墨开始磨墨,这毛笔字得是要练习一下的,虽然小时候有些功底,丢了这些年,手有点生疏了,一晚上也写了二十多页,小楷看着还成。
这一日中午林玖在同济堂坐堂,施贵跑过来“四叔,小姑进医院了”。
跟金俊打了个招呼,骑车带着施贵来到医院。
蒋白兔还没有进产房,在病房坐着,郑瑜刘美兰陪着。
郑瑜“你别着急,我安排李二嫂在家炖着鸡呢,老爷子也在家等消息”。
林玖来到主任办公室借用电话给农场打过去,告诉刘一钢这里的情况。
回病房给蒋白兔把了脉,估计还得三个小时,就去了楼梯口抽烟,施贵也跟着,林玖给了他五块钱让他去买汽水。
抽完烟拿了两个哈密瓜五斤荔枝来到护士站,说了一下情况,护士长高兴地收下水果,跟着来到病房检查一下情况。
护士长“现在没事,再过一小时我安排人过来送产房,先给她吃点东西一会儿有力气”。
鸡汤已经送来了,郑瑜听见开始盛鸡汤,拿出白面馒头,蒋白兔笑了一下开始吃饭,刘美兰看着人多说了两句就走了。
刘一钢和施贵一起进的病房,看着蒋白兔在吃东西松了一口气,笑着和众人打了个招呼。
两人又到楼梯口抽烟,施贵也跟着出来,手里拿着三瓶汽水,林玖打开一瓶一口气喝完,把瓶子还给施贵。
刘一钢同样一口气喝完,施贵喝了一大口可能是没调好气一口没喝完,拿着半瓶汽水和两个空瓶子陪着两人,三人也不说话就这么坐在楼梯踏步上。
施贵十四岁了,读初二,这些年营养跟的上窜了一头,已经一米六几了,算是大小伙子了,林盛在家时可没少修理他。
修理了也没多大用,成绩还是上不去,力气倒是很大,每天下午都会到处乱跑。
抽了两支烟三人又回到病房,这时护士长带人进来,检查一下推车进了产房,几个人就跟着到了产房门口。
施武两口子过来“怎么样了,进去多久了”。
刘一钢“挺好的,刚进去十分钟,估计早着呢,走,咱抽烟等着吧”。
三人又来到楼梯口“武哥,贵子这成绩上高中没什么意思了吧”。
施武“谁说不是呢,可急死我了,说起读书这事得是铁蛋厉害,我看他也没花多少时间,还能抽空给贵子讲题”。
林玖“读不了就不往下读了,明年拿个初中毕业证够用了,你想个办法把户口改一下,年龄加大一岁,明年毕业就有十六岁了,我想个办法让他去轧钢厂学开车吧,三年学徒结束十九岁正好”。
施武“这小子有福气,有你替他想着,我这就去办,这样明年就不会突兀了”。
林玖“还有,先别给他说,让他安心学习,多学一点是一点,知识永远都是有用的”。
施武“这个肯定的,我背着他办,不让他知道”。
一个小时后护士长出来“母女平安,再等十分钟就可以出来了”。
刘一钢一通感谢,开心道“这回有小棉袄了”。
施武拉着施贵“去四叔家告诉师公,小姑生了个女儿,母女平安”,施贵转身就跑。
半小时后在病房安顿完毕,郑瑜说要回去做饭送来,林玖留下五个哈密瓜,留下刘一钢,带着众人出了医院。
中途骑车离开,回到四合院时手中多了猪头猪下水和八只猪蹄一只老王八,安排李二嫂郑瑜炖上王八酱上猪肉,来到厢房。
林玖“师傅,恭喜您啊,兔儿姐这是儿女双全,这小棉袄来的及时”。
蒋正龙“哈哈哈,兔儿是有福之人,一钢木纳一点也算踏实,又有你照应着,她这辈子肯定是无忧无虑无病无灾的了”。
林玖“那肯定的,我安排酱上猪肉了,等会儿咱喝点,贵子去帮忙一会儿猪蹄让你啃舒服了,跟着李二婶学着点,以后自已酱着吃”。
施贵笑了一下转身去了厨房,这小子从住进来就不想回家了,这里有师公有四叔有好吃的,有铁锤光英光雄大哈二哈。
吃完饭郑瑜带着施贵去送饭,半锅王八汤一份酱肉,两个猪蹄四个馒头。
林玖则是回到耳房写报告,这份计划书是未来十年的生活总纲,投入的心血可想而知,大纲初稿已经完成,现在是填充细节填写计划表。
写了两个小时换了毛笔抄写大山川,练习了三天的毛笔字,觉得差不多就开始抄书了,只是速度比较慢。
用了三天抄完张凌手记,今天开始抄大山川。
说起林玖这几年成就很大,市里两次奖励农业部一次,三个课题得到农业部推广,农学院的学生是托着关系希望能到农场实习。
彭强能够上班给他们开了一扇门,让他们看到可以留农场上班的可能。
有几个学生甚至托了关系留级一年,只为了多一年多学一点东西。
章平是以农场为家了,在学院只带一个班的课,也就是每星期去两个上午,其他时间都泡在农场,反而是研究课题不断增加。
许多以前不敢碰的有了林玖的启发也开始实施了,这次规模增加后会同时上十几个课题,学院其他教授也有跟着来的。
这些教授除了带着自已的课题来做实践,另一个不能说的原因就是来和林玖取经的,许多几年想不通的过程和环节在林玖这里就不是个事。
林玖这次的课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章平只是和院长沟通指导教授的事情,第三天院长就和农业部的官员来到农场。
在会议室听了林玖两个小时汇报,院长当即同意和章平一起做指导教授,农业部官员表态全力支持。
第四天有文件下发,本项目作为未来三年农业部的重点项目,支持资金第一期两千元到账。
围墙外增加两百亩地的批文同时到达,还有一块牌子【国家农业重点实验项目】。
这样实验用地从原来的两百亩增加到了四百亩,加上大棚和果林,这次项目的总用地是一千一百亩。
涉及农作物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土豆,七种果树九种蔬菜,猪鸭鱼蜂。
林玖将这件事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誓言要做出成绩,其实这些都是后世有过的路径,只不过占了穿越者的福利,把这个时间提前了十年。
但是功夫得做足了,各方的大锣也得敲响了,为今后十年的平安做足了铺垫。
大口号喊出来了,每天也带着人大干特干,但是计划没有被提前。
报告一直压着,得到九月份才会上报。
蒋白兔在医院只住了一晚就出院了,回到院里有李二嫂郑瑜照顾,施大嫂帅二嫂郑三嫂也是排了班的,蒋正龙每天都会来看上一两次。
蒋白兔给孩子起名刘子君,又叫刘幺妹,可是乐坏了光英光雄,每天要来看上四五次。
刘一钢第二天就去上班了,农场又进入接待高峰期。
院子养着三十多条鱼,林玖又丢了五只王八养在缸子里,农场杀猪的猪蹄也每天归了刘一钢,蒋白兔这个月子可是有口福了。
安排完了家里的事情林玖回归正常上班生活,两天同济堂坐堂,三天农场摸鱼。
现在第一季庄稼已经种完,从秦家村、陈家沟、丁园村抽来的一百五十人参加建设,挖四个鱼塘,夯六十七道土墙。
雷成功带二十五个人砌烟道烟囱,又是李勇带队焊接网架。
围墙外的四百亩地耕地机已经跑了一遍,都是四十公分的深耕,现在撒猪粪养着,计划十天后耕第二次。
东北学习的人只学了半个月就回去了,林玖安排他们十一月底再来,那时候开始冬季育苗,那才是大棚菜的开始。
这几天又是李怀德的高光时刻,为了养地林玖掏了四个鱼塘,八万多斤鱼轧钢厂是每人一条,有一万八千条经他的手开出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