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

第一百六十四章 在向上走的时代

加入书架
书名:
见多识广
作者:
玩蛇怪
本章字数:
8226
更新时间:
2025-06-29

晚上的南京灯火通明。

朱云峰在城里逛了一圈,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修得整整齐齐,马路两边是一栋栋高楼大厦,绿化做得极好。

甚至可以说以前就有大片的绿化,只是原来城里很多地方都是荒地,杂草丛生,树木灌木野蛮生长,毫无秩序。

如今却是建起了路边花坛,免费的公园。两边人行道都种植了樟树、榕树,绿茵参天。

秦淮河岸修筑了大理石河堤,河堤边每隔几米就有一株杨柳。

晚风吹过,远方夕阳下落,河岸边人流穿梭,新建的路灯照明,把来往的人倒影出一张张剪影。

“咔嚓咔嚓咔嚓!”

许多人拿着傻瓜式相机在秦淮河岸拍照,男男女女自信开朗地行走。

夜晚没有宵禁,路灯和整个城市的灯火通明让南京开始出现了夜生活,夜市和一些娱乐场所渐渐出现。

背后远处秦淮画舫静静流淌,一盏盏灯笼挂在船头,山河在这个时候像是美成了一副画卷。

朱云峰把车停下,眺望着远处风景绚烂的秦淮河,徐徐清风吹过,拂过他的面容,让他有种沉浸在小城岁月里的感觉。

严格来说,以前的南京城真不算什么大城市。

除了后世夫子庙那一带热闹点,是商业中心以外,其余地方可以说是鸟不拉屎,宛如一片荒地。

但现在仅仅才过去不到两年,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种设施愈发完善。

工期加快的同时,新的现代生活也在慢慢侵蚀着古代社会。

因为目前的城市住宅和商业区主要供应给大明的有钱人,可也并不代表大明的普通百姓就没有消费能力。

南京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城外郊区兴建起了大量工厂,如钢铁厂、纺织厂、煤炭厂等等。

同时工厂、楼房、城建等等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工人,到现在培养的工人已经超过二百万人,各类技术工种也非常多。

这些工人成为了第一批大明的高收入打工人,朝廷拨下大量银元,今年还开始成立大明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给民间带来巨大的经济活力。

有钱了就得消费。

除了从现代进口大量普通生活用品以外,娱乐消费自然也少不了。

正所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朝廷目前正在循序渐进地禁青楼,不过禁止的是皮肉交易,一般的陪酒之类的并不禁止。

结果就是古今结合,古代青楼发展成了现代商K的模样。

吹拉弹唱样样都有。

除此之外,手机、电脑、通讯也在慢慢进入大明百姓的生活。

这两年大明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竟现代社会的科技送过来属于降维打击,先进的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给予大明的是巨大冲击。

但又不能像我国那样慢慢搞。

比如先拉电线,再慢慢修路修楼,然后搞BB机、电话机、手机。

那样百姓是可以接受了,进度却是太慢了。

何况那些东西本来就是被淘汰品,过两年就又得换,还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弄成现在的高科技。

夜幕降临,南京城里繁花似锦。

朱云峰的手机亮了。

他手机里有两张卡,一张是现代卡,一张是大明卡。

老朱的内部号码是9个5,寓意九五之尊。

他的是8个8。

来电显示是季赫。

“赤桑。”

“峰桑。”

“干嘛,不和你老婆过二人世界?”

“出来玩呀。”

“去哪啊?”

“南京塔!”

“走!”

朱云峰还以为季赫要叫他去青楼之类的地方呢。

结果居然是去南京塔。

不过倒也正常,毕竟现在他们也不是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了,可以四处浪当街溜子,都有家有口,那种地方自然不适合。

挂断电话,朱云峰一打方向,就向着钟山而去。

南京塔去年落成,当时朱元璋他们还亲自去观礼,如今已经成为了南京的地标性建筑。

晚上的时候南京塔正常营业,一直到十二点钟才会关停。

此刻高塔上霓虹灯闪烁,不少人慕名而来,甚至据说还有江浙许多文人雅客闻风而至,上到塔顶写下诗篇。

这是个古今交织的时代。

南京正在迈入现代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汽车、火车、高铁乃至飞机都在建设。

而大明其余广袤大地,除了极少数正在改变的城市以外,其它地方还依旧是没有电、没有网,保持着古朴的农村古镇古城风格。

世界在变,时代的洪流终究要滚滚向前。

南京塔高近四百米,可以坐电梯上去,而且里面还有餐厅、空中花园,风景很美。

但平时游客只能在五六十米的高度,因为在这里离皇宫直线距离只有5公里,太高的话能俯瞰整个皇宫,所以不允许去上层。

不过朱云峰和季赫自然不在其中,二人径直去了350米的最高处,坐在落地窗前看能看到整个南京城景色。

虽然离得很远,但看着万家灯火,还是很有感觉。

二人喝了点啤酒。

晚风吹过,拂过他们的发间,不知不觉,他们都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时间过得好快啊。”

“唉,我还以为咱们00后一直是小孩子呢。”

“90后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90后都40多岁了,现在是10后的天下。”

“老四呢?”

“刚给他发了消息,他在家陪老婆孩子呢。”

“嘿嘿。”

朱云峰笑了笑。

虽然朱棣也有不少妃子,可他跟徐妙云的感情极好,这次离家那么久,老朱要陪陪马皇后,朱棣自然要陪陪徐妙云。

反观他自己,虽然也有老婆,但有八个,而且属于政治婚姻,感情就那样,都不知道陪哪个。

不过他对老婆们倒很好,什么都满足,也宠着她们,不让她们受委屈。

今年是准备回家备孕来着。

要生孩子了。

“人生哦。”

季赫举起一瓶雪花,咕咚咕咚灌两口说道:“稀里糊涂就这么过去了哦。”

“你还在那人生,至少你有钱有权,没有很多烦恼嘛。”

“有钱人也有烦恼。”

“什么烦恼?”

“不知道啊,就觉得生活不得劲。”

“去死吧你。”

朱云峰笑骂着,也举起了酒。

奔波已经结束,是时候该过一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几天后。

一切都仿佛归于平静。

老朱从南明回来,倒也闲不住,偶尔还是跟马皇后去大朱棣那边串串门。

现在跟他们关系最亲近的就是大朱棣了。

主要也是大朱棣会来事。

他通过送往永乐朝的商品生产日期,早就已经知道了朱云峰他们来自六百年后,因此也知道了真相。

所以没事他就跑过来找马皇后请安,博得马皇后开心,还作为皇帝,又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舔着脸天天去找朱标。

也就是朱元璋经常不在,跑去洪武了,不然肯定也是天天过来烦他。

大朱棣这么会提供情绪价值,老朱自然也不能差事。

现在回来后去就大朱棣那走走,逛一逛,顺便大手一挥,给他们搞点建设。

一来二去,受益最大的自然还是现代那边。

时间慢慢来到了五月。

正是盛夏时节,天气愈发炎热,乾清宫内却非常凉爽。

此时大门紧闭,屋子里的空调把温度控制在18度左右,后殿的书房内老朱正坐在书桌上看资料。

资料放在电脑里。

他的书桌现在摆了一台台式电脑。

当皇帝也要与时俱进嘛。

虽然纸质资料确实不能淘汰,但电脑资料也更加方便。

反正这个世界也不存在电脑黑客,即便有网络,也处于高度管控阶段,不可能入侵得到他的电脑里。

回来的这几天老朱还是很忙,先要和现代那边接洽,又要跟朱棣以及洪武的诸多大臣会面。

等了解了他去南明八个月时间洪武这边的发展情况之后,才稍微清闲了几日。

但其实也清闲不了。

因为他还得看资料,把最近这八个月跟现代合作的诸多项目细节了解一下。

“老祖宗,您叫我啊?”

正在这个时候,朱云峰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书桌对面沙发上。

他环顾一圈,屋子里没人,朱标朱棣都不在。

“嗯。”

朱元璋说道:“叫你过来,是让你帮忙,派你们云峰集团的人入驻去永乐那边。”

“这点小事你让季赫去了好嘛。”

朱云峰懒洋洋地摆摆手:“现在集团都是他们夫妻在管。”

“混账小子。”

老朱不悦道:“你现在都被架空了,就不怕你的公司被他们抢了?”

“架空是不可能被架空的,又没上市,我实权控股呢。”

朱云峰撇撇嘴。

他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被架空,老朱也就是在吓唬他而已。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老朱没有让现代帮永乐朝,而是让自己去,无疑是想掌控局面。

不然大朱棣抛开他直接跟现代那边合作去了,他也没什么办法。

“懒死你算了。”

老朱气得吹胡子瞪眼。

“都有钱了,享受享受人生嘛。”

朱云峰嬉皮笑脸道。

“不干活那就跟我去嘉靖和万历朝玩玩吧。”

老朱往后靠,靠在椅子上淡淡地道。

“哦?”

朱云峰一下子从椅子上弹起来道:“您要去嘉靖或者万历玩了?”

“嗯,那些地方都是我的大明,怎么我去不得?”

“那肯定要去的。”

朱云峰自然知道老朱掌控欲强。

现在他们也就是去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崇祯以及南明。

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几个朝代可没去过。

虽说那么多世界,可供老朱攫取的资源已经是数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并不妨碍他竖立起自己的权威。

在老朱的预想当中,所有的大明世界都必须成为世界的霸主,然后以洪武为主。

洪武更加富强了,就一个一个传递下去,让其它大明世界也富强。

这样每个世界都是汉人的天下,每个世界都是大明的江山,拥有无尽的疆域,无尽的财富,无尽的武力。

最后的未来,必然是星辰大海。

“嗯。”

老朱点点头道:“你去安排一下,派人去永乐那边谈好合作吧,过段时间跟我去嘉靖那边玩玩。”

“咋去哦。”

朱云峰挠挠头:“嘉靖那边已经是长沙了,去北京都得一两个月。”

“搞个飞机吧。”

老朱想了想道:“我去买搞台小型军用运输机来,应该够了吧。”

“牛逼。”

朱云峰竖起大拇指道:“还是老祖宗您有面子。”

运输机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

虽然民用运输机不少快递或者物流公司都有,但军用运输机就不一样了。

也就老朱跟现代谈合作能弄,不然云峰集团如今已经是个资产数千亿的巨头级别,都没那能力弄来。

“爹。”

就在这个时候,朱标走了进来。

“来得正好。”

朱元璋示意他坐下道:“这段时间你做的事情我看了,很不错,接下来你是什么想法?”

“现阶段的政策吗?”

“嗯。”

“目前该做的政策都已经在做了。”

朱标摇摇头道:“鼓励生育、发展工业、移民海外,都在有条不紊。”

“嗯。”

老朱沉吟道:“饭要一口一口吃,先安置国内,进行国内大发展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海外那么多利益还是得照顾。”

朱标说道:“南洲的矿产,中东的石油。那边必须大量派人,不然的话,当地肯定会闹事。”

“你看着办就好。”

老朱已经全心全意放权给朱标。

现在大明发展的很好。

数据是真的很好看。

最近9年人口剧增,在朝廷鼓励生育下,去年洪武二十年出生数量达到了337万。

别看这个数字不高,但大明的总人口目前也才不到8000万。

根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此时官方统计人口为6054万人,加上隐匿的人口,总人口不超过6500万。

然而如今却大大改变,生育率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如果乘以十的话,相当于不到8亿人,出生达到了3370万,接近我国1963年的人口出生峰值。

另外钢铁产量、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以及海外的各种军事行动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很多东西都已经做得很好。

整个时代都在向上走,老朱又有什么不能满意的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