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念海能穿万界:开局截胡玄奘

第22章 黄天难立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念海能穿万界:开局截胡玄奘
作者:
打人爽
本章字数:
5390
更新时间:
2025-06-09

【任务时限:8日】

董卓帐内徘徊着愤怒的咆哮声,是被欺骗,被愚弄,是必须用对方血来洗刷耻辱的咆哮。而西凉军如同盘踞在侧翼的狰狞恶兽,虽未大举攻城,但那压抑的沉默比震天的喊杀更令人窒息。

蹄声如雷,由远及近,打破了这危险的平静。一队风尘仆仆、甲胄残破的黄巾骑兵旋风般冲入城门。

当先一人面色焦黄,神情疲惫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惶,正是地公将军张宝。他不及下马,便嘶声喊道:“大哥!大哥何在?广宗…广宗丢了!”

消息如同冰冷的寒流,瞬间席卷了刚刚因卢植离去而稍显振奋的城头。张宝带来的亲卫个个带伤,脸上是劫后余生却更深的绝望。广宗,这个与巨鹿互为犄角的黄巾重镇,陷落了。

张角的静室,檀香依旧。

张宝半跪在地,声音嘶哑地诉说着广宗陷落的经过:皇甫嵩、朱儁合围,攻势如潮,守军血战数日,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军精锐突破防线,城内巷战惨烈,最终陷落。

“……大哥,皇甫嵩用兵狠辣,广宗…守不住!我们的人…十不存一!”张宝虎目含泪,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

张角端坐蒲团之上,听完张宝的叙述,脸上无喜无悲,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又黯淡了几分。他挥了挥手,声音平静:“知道了,二弟,下去歇息吧。让受伤的兄弟好好安置。”

张宝欲言又止,看着大哥枯槁的面容和那深不见底的眼神,最终只是重重一叩首,拖着沉重的步伐退了出去。

“李阳,留下。其余人也出去吧。”

静室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烛芯燃烧的噼啪声。李阳默默走到张角对面,盘膝坐下,看着这位曾引动天雷、威震冀州的大贤良师,此刻却仿佛被无形的重担压垮了脊梁,只剩下皮囊包裹着一腔即将燃尽的火焰。

过了许久,张角才缓缓开口。

“广宗丢了。卢植被槛车征走,董卓虎视眈眈,皇甫嵩朱儁破了广宗,兵锋随时可至巨鹿…李阳,你告诉我,这‘黄天’,还能立起来么?”

李阳卸下了所有伪装,他缓缓摇头:

“大良贤师,恕我首言…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原来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这么无力。能完成这件事情的人还得1700多年才出生。”李阳内心轻叹。

“黄天必败。黄天之道,本为天下穷苦人开一条生路,此心此志,感天动地。然,欲倾覆‘苍天’,非仅凭一腔热血与符水神术可成。”

“其一,根基太薄。黄巾兄弟多为活不下去的流民饥民,虽有血勇,却未经操练,装备简陋,更无稳固后方与持续粮草供给。官军乃百战精锐,甲胄精良,补给充足。巨鹿、广宗再坚,亦是孤城,久守必失。皇甫嵩破广宗,便是明证。”

“其二,强敌环伺。卢植虽去,但皇甫嵩、朱儁皆是当世名将,用兵老辣,绝非董卓可比。如今广宗己破,其军可全力合围巨鹿。董卓己经醒悟,他虽贪暴掣肘,但其麾下西凉铁骑战力凶悍,卢植被押走,他必为争功而全力猛攻。朝廷尚有源源不断的援兵可调,而我军…死一个,便少一个。”

“其三,领袖…后继乏力。”李阳的声音低沉下去,目光复杂地看向张角那枯槁的面容。张角微微闭目,没有反驳。

“大贤良师您一身系黄天兴衰,然连番施法,心力耗损…天地反噬,恐非人力可久持。梁帅、宝将军虽勇,然…”李阳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己明。张梁勇猛有余,智略不足;张宝新败,士气己沮。黄巾军中,再无第二个能凝聚人心、抗衡朝廷名帅的张角。而且如果李阳没猜错的话,黄巾力士吃的药丸,发挥药效的是张角的血。

“其西,天下人心,尚未尽归。”李阳叹息,“黄巾起事,虽得穷苦百姓响应,但天下士族门阀、地方豪强,大多仍心向汉室,视我等为‘贼寇’。他们有钱有粮有私兵坞堡,根基深厚。朝廷只需稍加笼络,许以利益,便能借助其力,困死我等。刘备之辈,便是明证。他或许有仁心,但最终选择的,仍是那个能给他名分与前途的‘苍天’。”

“故,李阳斗胆,唯有一言:趁董卓与皇甫嵩尚未完全合围,官军内部仍有龃龉,速速…散了这巨鹿之众吧!”

“散了?”张角重复着这两个字,声音仍听不出情绪。

“是!”李阳语气坚决,“化整为零,让兄弟们各自寻生路!或遁入山林,或隐于市井,或远遁他乡。巨鹿城…守不住了。与其在此玉石俱焚,让万千黄巾兄弟尽数葬送,不如留得青山!只要种子还在,只要这天下苛政不除,民怨不消,终有一日,星星之火仍可燎原!”

李阳说完,深深低下头,等待着雷霆之怒或失望的叹息。他清楚,这个建议近乎“背叛”,是让张角放弃毕生追求的梦想。

然而,预想中的风暴并未降临。

长久的沉默。只有烛火在张角深邃的瞳孔中跳跃。

终于,张角缓缓地、长长地吁出一口气,那气息悠长而沉重,仿佛卸下了万钧重担。他枯槁的脸上,竟浮现出一抹极其复杂却又异常平静的了然笑意。

“散了…留得青山…以待燎原…”张角低声咀嚼着李阳的话,目光越过李阳,望向窗外沉沉的暮色,“李阳啊李阳…你果然看得透。”

他收回目光,落在李阳身上,那眼神不再是审视,而是一种托付的平静:

“你的话,贫道明白了。这黄天…确非今日可立。 强求,徒令生灵涂炭,让追随贫道的万千兄弟,白白做了这朽烂‘苍天’的殉葬。”

张角缓缓站起身,麻衣道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空荡荡的。他走到静室中央,背对着李阳,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你之建议,是为保全性命,确有其理。然…”

他顿了顿,转过身,烛光映亮了他眼中最后燃烧的的火焰:

“贫道乃大贤良师,是这‘黄天’之始,亦是这百万黄巾心中之旗!旗若倒了,人心便彻底散了,那‘青山’之下,便再无星火,只剩灰烬!”

“巨鹿,贫道不会走,只有我死在这,才能点燃星火。”张角的语气斩钉截铁,“董卓想要滔天之功?皇甫嵩欲踏平黄巾?那便让他们来!让他们在这巨鹿城下,用西凉铁骑的尸骨,用北军精锐的血肉,来铸就贫道张角最后的‘黄天祭坛’!”

他看向李阳的目光变得复杂,带着一丝嘱托:

“至于你…带着周仓,还有二弟(张宝)、三弟(张梁),趁夜走吧。凭你的手段和见识,或可寻得一线生机。还有…那个叫刘小丫的孩子,莫让她再走她兄长的路。这巨鹿的血,流得…足够了。”

“大贤良师!”李阳心头剧震,猛地抬头。他听懂了张角的决绝——这位太平道的领袖,选择了留下,以自身为饵,吸引官军主力,为其他核心骨干和尽可能多的普通信徒争取一线生机!这是殉道,亦是最后的抗争!

“不必多言。”张角抬手止住了李阳的话,脸上露出一抹看透生死的淡然微笑,“黄天…未必在头顶,未必在疆土。它在每一个不甘为奴的心中。贫道在此,黄天便在。李阳,记住你今日所言——待时机至,星火,当可燎原!”

他挥了挥手,示意李阳退下,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中显得无比孤寂。

李阳看着张角那枯槁却挺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他深深一揖,转身退出了这间弥漫着檀香与末路悲歌的静室。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