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憨邻村有个叫来运的同学,两个村子挨着种地,大人们小孩们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然就都熟悉啦。来运比老憨大两岁,在小学五年级复读一年后,考上了乡镇的普通初中。后来,也不知道他走了啥后门,竟然也转到了这所乡重点初中,跟老憨成了同级不同班的同学。那时候,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科老师,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教同年级的两个班。来运的班主任老师教老憨的英语课,老憨的班主任教来运的数学课。因为是邻村,两家住得也近,回家拿馍的时候还能顺路一起走,所以老憨和来运在学校吃饭时经常一起搭伙儿。来运有个伯伯,比来运的父亲大三岁,跟来运的父亲是同一个爷爷,属于叔伯兄弟,在县城水利局上班,听说还是个领导呢,在附近这十里八村可算是个名人啦。那时候,农村要是能出个在外工作、不用在家种地的人,村民们都会称呼他们是“吃公家饭的”,也就是公家人。哪怕是在县里水泥场上班的普通工人,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也比在家种地的普通农户收入稳定的多,都会让在家里干活的村里人羡慕得不行,要是能在公社(后来的乡政府,在生产队的时候叫人民公社,简称公社)或者县城的某个部门工作,那可就更受人尊敬啦。
快放暑假的一个上午,眼看着要吃午饭了。来运的伯伯专门来到学校,先去见了校领导和班主任,说了说想让来运走内招的事儿,顺便了解一下他的学习情况。看到跟来运一起拿着饭碗走过来的老憨,他伯伯还特别和蔼可亲地笑着摸了摸老憨的头,对来运的班主任说:“要是这孩子能参加内招的话,那肯定没问题啊!”“是啊,石头同学一首都是全年级的尖子生呢,今年肯定能考上小中专或者重点高中……”来运的班主任回答道。
也就是这个时候,老憨才明白,原来初中生毕业除了能通过报考小中专提前参加工作外,还有一种通过培训学习就业的办法叫内部招生,简称内招呢。来运这次可真是撞大运了,有一个参加内招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他本家的伯伯给提供的,属于参考本次中考成绩划线录取的那种内招方式哦。因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各部门都急需人才呢。一些机关单位就会按需给上级部门打个报告,上级政府批准后,就可以通过单位组织的专门考试,或者参照中招考试成绩划出内招的录取分数线啦(这分数线可是比普通的小中专低太多啦,跟重点高中比起来也低不少呢,就连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都比它高一些哦!竞争力那自然也就小很多咯)。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录取一些成绩不错的内部职工的孩子啦(这里的子弟就是指自己的孩子哦,可不是弟弟呢),像农业部门、水利部门、建筑部门、银行系统、邮电系统、财政部门啥的。这些内部子弟一旦被幸运的录取了,在学完相关专业知识后,就可以去各单位的工作岗位啦。哇塞,这些内部子弟可真是捡到时代的大便宜啦,比普通家庭的农村孩子幸运多了呢!
这可是只招内部员工自家孩子的哦,可能来运的伯伯是领导吧,来运这个侄子也沾到了本家伯伯的光了,国家政策也会照顾这些为国家经济建设有大贡献的领导们呢。本来就是单位内部招生嘛。而且啊,再早一点的时候,国家还有工作人员子女接替父母工作的接班制政策呢;还有从农村推荐一批根正苗红、思想又红又专的人上大学的推荐大学生制,一般推荐出来的大部分也都是大队干部家的孩子哦。反正呢,每次国家政策一调整,就会有一批幸运儿诞生。这可真是吃到了时代的红利啊!
老憨的父母都是在农村种地的,不属于任何机关部门的职工子弟,所以他没有参加内招考试的资格。那些和老憨一样父母在农村种地的初中生们,和那些能参加内招的同学比起来,要想有个好出路,可就辛苦多啦。大多数农村的初中生,要想有个好前程,也只能靠自己努力学习啦,争取在初中毕业时考上小中专,考不上小中专,就只能继续学习,努力在高中毕业时考上大学,没别的办法啦。因为名额有限,大家都想上,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得拼尽全力杀出一条路来呢。要是考上了,那可就是前途一片光明啦;要是名落孙山了,就只能回家种地,像父辈一样,一辈子务农,没有别的选择咯。
或许是时运不济,又或是命运使然。老憨读初三那会,小中专依旧是初三毕业生的热门之选,可本地高中的招生政策却有了新的变化。以前报考小中专的学生,要是没被小中专录取,中招成绩只要达到重点高中录取线,就能被县城第一高中(全县独一无二的重点高中,更是全县应届毕业生有望考上大学的唯一一所高中呢!)录取。可现在呢,凡是报考小中专的同学,要是没被小中专录取,就算达到了一高的录取分数线,一高也不会要,那可就只能去普通高中读书,或者重回初三复读一年,再去考这所重点高中第一高中啦。这就意味着成绩好的初中毕业生在填报中招志愿时,只能在小中专和一高之间二选一,没法再“脚踩两只船”咯。没办法,这也是为了保证重点高中的生源质量,给大学多输送些人才嘛。
或许是当初报考小中专时,报名的院校过于厉害,在全省或全市的招生人数只收一两个;又或许是英语学科拖了后腿;也可能是中招考试时,家里太穷没买备用笔,结果考试时唯一的一支笔在作答卷时,笔水断断续续的,急得满头大汗;再不然就是沙眼病没治好。反正,看着考卷上的试题时,文字都变成了重影(字的笔画都成双道了),模模糊糊的,影响了发挥。老憨没能成为那个幸运儿,最终在中招考试中败下阵来,与小中专擦肩而过。中考成绩虽然不低,可他报的院校录取分数线到底是多少,他自己也稀里糊涂的。
老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中充满了无奈和迷茫。他曾经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但现实却无情地将他推向了一条看似平凡的道路。在接到离家较近的一所普通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后,尽管心中有万般不甘,老憨还是决定接受现实,前往这所普通高中就读。这所学校虽然没有那么耀眼的光环,但它依然是老憨继续求学的地方,是他实现梦想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