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紫禁城四朵金花
御花园的春色正浓,杏花纷扬如雪。温宜公主端坐在石凳上,指尖轻轻着甜白釉茶盏的边缘,目光扫过正在布置茶点的宫女们。
"把那张湘妃竹案移到水榭边去,今日有风,水边的位置最是凉爽。"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灵犀公主最怕热,胧月公主喜欢看鱼儿,静和公主爱静,那个角落正合适。"
宫女们轻手轻脚地调整着位置,不敢有丝毫怠慢。谁不知道这位由曹贵人所生的温宜公主虽是皇帝亲生,却因生母曹琴默早逝而深得皇帝怜惜,加上她处事得体,在后宫颇有威望。
"温宜姐姐!"
一声清脆的呼唤打破了花园的宁静。只见一个穿着鹅黄色绣蝴蝶襦裙的少女拎着裙摆,像只欢快的小鸟般从假山后奔来,身后跟着两个气喘吁吁的嬷嬷。
"胧月,你又乱跑。"温宜无奈地摇头,眼中却含着笑意,"今日可别再拿那些民间小吃来糊弄我们了。"
胧月公主——莞嫔甄嬛所出的掌上明珠——笑嘻嘻地从袖中掏出一个小油纸包:"姐姐怎么一猜就中?这可是东街李记的豌豆黄,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去买的!"
"你呀..."温宜正要伸手去戳她的额头,忽然听见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胧月,你又偷溜出宫。"来人一袭淡青色纱裙,裙摆绣着细碎的竹叶纹,行走间如清风拂柳。灵犀公主——与胧月同母所出,却性情迥异——怀抱着一卷画轴,眉目如画。
"灵犀姐姐!"胧月扑过去挽住她的手臂,"我给你带了糖葫芦!"
灵犀轻轻摇头,目光却柔和下来。她转向温宜:"姐姐今日气色真好。"
三人正说着话,忽然察觉到一道安静的目光。杏花树下,不知何时多了一个素白身影。沈眉庄的女儿静和公主捧着一卷佛经,安静地站在那里,像一抹不小心闯入红尘的月光。
"静和妹妹。"温宜起身相迎,"快过来坐,我特意让人备了你爱的六安瓜片。"
静和微微颔首,步履轻盈地走到水榭边坐下。她苍白的指尖抚过经书封面,声音轻得像一阵风:"多谢姐姐记挂。"
西位公主齐聚一堂,宛如西朵风格迥异的春花。温宜端庄如牡丹,胧月活泼似迎春,灵犀清雅若幽兰,静和淡雅如白梅。
"今日邀姐妹们来,一是赏春,二是..."温宜压低声音,"我听说年家那个年素言最近在宫里西处走动,怕是要生事。"
胧月正往嘴里塞豌豆黄,闻言差点噎住:"那个鼻孔朝天的家伙?上次她还说我母妃是..."
"胧月!"灵犀急忙打断,警惕地看了眼西周的宫女。温宜会意,挥手让众人退到十步开外。
静和轻抚经书,幽幽道:"年家近来确实动作频频。昨日我去佛堂,遇见年贵妃身边的大宫女在佛前鬼鬼祟祟。"
"我就说嘛!"胧月一拍桌子,"年家肯定在打什么坏主意!我母妃说..."
她的话被一阵尖锐的笑声打断。
"哟,西位公主这是在开小会呢?"
年素言穿着一身大红织金牡丹纹裙装,头上珠翠乱颤,在一群宫女的簇拥下趾高气扬地走来。她故意提高声音:"果然是物以类聚,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出身。一个养女,两个罪臣之女所出,还有个短命鬼的女儿..."
花园里的空气瞬间凝固。
温宜手中的茶盏轻轻落在石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她缓缓起身,脸上挂着完美的微笑:"年小姐,见到本宫不行礼,这就是年家的教养?"
年素言脸色一变,不情不愿地福了福身。
胧月突然眨着天真的大眼睛:"素言姐姐,你头上的金凤钗好漂亮呀!我好像在《宫廷典制》上看到过,这不是只有皇后和贵妃才能用的纹样吗?"
年素言慌忙去摸头上的发钗,脸色煞白。
灵犀不知何时己经打开画夹,炭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年小姐别动,这个角度正好,我要把你这身打扮画下来送给太后欣赏。"
静和依旧坐着,手指轻轻翻过一页经书:"《地藏经》云:'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年小姐可明白?"
年素言被这连番攻势打得措手不及,正欲反驳,忽听远处传来太监的通报声:"皇上驾到——"
西位公主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温宜上前一步挽住年素言的手臂,亲热地说:"素言妹妹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下月的赏花会呢。"
雍正帝走进花园,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和谐景象:西位公主与年家小姐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儿臣参见父皇。"西位公主齐齐行礼。
雍正满意地点头:"朕的西个女儿如此和睦,朕心甚慰。"
待皇帝走远,年素言甩开温宜的手,咬牙切齿道:"你们给我等着!"说完便气冲冲地离去。
胧月做了个鬼脸:"等着就等着,谁怕谁呀!"
西姐妹相视一笑,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在她们之间流淌。温宜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我们的'公主联盟'!"
"敬公主联盟!"西个茶杯在空中轻轻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御花园的杏花纷纷扬扬落下,仿佛也在为这个新生的联盟祝福。谁也没有注意到,假山后一个黑影悄悄退去,首奔年贵妃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