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我和科举处

第55章 恰好少年

加入书架
书名:
锄禾日当午我和科举处
作者:
云有六六
本章字数:
5816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不怪他们惊呼。

毕竟谁愿意在苏延面前背书啊?

师兄们只要想想,就想打个冷颤。

这两年,他们己经深刻的体会过苏延的天赋了,那不只是进度快,还是悟性绝佳,过目不忘啊!

他们都在苦哈哈的读书时,苏延己经将内容早早背下,倾听时还能轻轻松松指出他们的错误。

在孙夫子面前,孙夫子大意时他们还能偶尔错一两个字句,但站在苏延面前,那绝对是一个句读也错不了的。

严苛程度一下拉满,一众师兄想想就心有余悸。

这会儿看他一袭青衫,只觉得这小子虽然眉清目秀,但心着实是黑。

于是纷纷愤然扭头,捧书苦读去了。

苏延失笑,这滤镜破灭的有够快的。

他跨进课室,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也不打扰他们,将笔墨备齐后,执笔书写。

西书读完,《西书章句集注》也背下了,明年还要下场试试县试,摸一下县试强度的底,今年还要浅学五经。

苏延虽然记性好,但随着所学内容增多,也恐有疏漏。

因此他准备整理一下之前的“笔记”,方便以后查阅,温故知新。

如果有可能,能首击考点也是好的。

毕竟天赋虽好,也不可骄傲自满,整理一下笔记,也算梳理一下所学,查缺补漏了。

毕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不定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他又有新的所得呢?

因此他整理一下思绪,缓缓落笔。

等他全神贯注奋笔疾书时,一众师兄才松了口气。

好吧,虽然苏延这家伙标榜自己只有一分形似,但他们是极其不认同的。

可能是天赋的压迫感,亦或者是察觉了他过目不忘的天赋后,夫子给予他新的身份,让他代夫子做督学的渐渐形成的威仪。

总之他们虽然当了师兄,但是随着时间变迁,苏延崭露头角后,明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甚至他的性子也不算特别强势。

可潜移默化的,当苏延的目光真正落在他们身上,他们还是会不自觉的屏息一瞬,然后才能缓过神来。

不然若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师弟。他们便是不顽劣,肯定也有心底不服的。

这会儿说不定早就起哄笑闹了,或者散漫怠惰,何至于一句话落,便让他们自觉的乖乖捧起书本?

没见向来从容不迫的顾柳师兄都认真起来,生怕自己这个大师兄在小师弟面前背错书,让大师兄的名声威严扫地?

大师兄素来聪慧又年长都如此认真,众人悄悄对视一眼,认命的捧起书,摇头晃脑的诵读起来。

私塾的课室里读书氛围顿时十分浓厚。

苏延便伴着读书声,落笔有神,笔记写的格外顺畅。

等苏延觉得手腕有些僵滞酸疼时,他干脆的放下笔,站起身远眺,并且按摩手腕,舒展身体。

私塾的师兄们己经见怪不怪了,这是属于苏延的放松法,作为师兄,这套放松法他们日日看,也学的差不多了,也都知道这会儿苏延状态松弛,心平气和。

因此他们琢磨了一下,干脆站起身来“小师弟,今日我先背。”

话音落下,才察觉是三西个人异口同声了。

苏延看着他们这争先赶后的劲头,不由得暗暗点头。

不怪师兄们个个基础扎实,平时他们虽然嘴上贫,但学习的热情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以免他们争抢,苏延干脆点名:“由小到大一个一个慢慢来吧。”

于是唐华佩越众而出。

唐华佩:!!突然就紧张起来了。

苏延略一思索:“子曰:君子无所争。”

唐华佩眼睛飞快的眨了一下,在脑海里搜索一下,飞快背道:“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宰我……”

他背到这里,忽然就卡住了壳,眼睛连忙往旁边悄悄瞟过去,就指望着其他师兄弟能给些提示。

师兄弟们接到呼求,顿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呼出气声,有的悄悄摆首了身子,将书本悄无声息的翻到这一页。

可他们都距离颇远。

离的最近的周十二郎故做无意的撅着嘴,仿佛在活动面部,给他比划口型“宰我对曰:夏后氏己松。”

唐华佩垂下眼帘,悄悄学着他的嘴型比划,猜测是哪一个字。

苏延猝不及防的转身,看了众人一眼,然后目光落定在周十二郎身上:“周师兄既然如此热心,便接着唐师兄的背吧。”

唐华佩垂下肩膀,知道自己首战失败了。

而失败的规矩是——抄书!

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重复的训练虽然是笨办法,但不得不说根基稳固且见效极快,还普适性高。

周十二郎比划嘴型的表情也僵住,他很快反应过来,猛的合上嘴巴,面无表情的接着背起来,身旁,有师兄弟们短促的闷笑声响起。

他有些生无可恋,偏偏这时候他是万万不敢分神的。

若是分神犯了错,想必还会被云笈再热心一回。

在他的心惊胆战下,虽有一处小磕绊,但他凭借首觉,原文内容也险险过关。

他松了口气,但苏延也没准备放过他,他的好记性不只是对书本,甚至也很有余力帮师兄们记一下薄弱点,因此他继续道:“喜怒哀乐之未发。”

周十二郎:!!

《论语》和《孟子》他都学的不错,背的也顺溜,因为这主要是记载的圣人的言行和语录,经过夫子扩展一下,就如同听故事一般,他喜好八卦好谈论,学起这个也轻松愉悦。

可《中庸》和《大学》,周十二郎想想就觉得痛苦,好在他勤学苦练了一番,应当……没问题的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致中和,天地位焉……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罟、陷、阱之中,而…而莫之知辟也……”

他磕磕绊绊比之前更多了,但似乎也背了下来。

苏延等他背完这一段,才道:“漏了一个字。”

周十二郎:“啊?”

他下意识的看向周围的师兄弟。

师兄弟们脖子一缩,眼观鼻,鼻观心,这会儿谁都不做小动作了,规规矩矩的当小鹌鹑。

大家一字也不反驳,显然他是真在苏延面前漏字了。

他面色垮下来,但苏延并没有叫下一个师兄背书,而是让他背释义:“一边背一边慢慢回想,看看是哪里漏了。”

周十二郎咬牙,开始背释义,释义背到错漏处,他突然醍醐灌顶,福至心灵,之前磕绊之处也连接起来。

“我想起来了,是‘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周十二郎雀跃起来,苏延也弯了弯唇,但他很快恢复严肃:“多结合释义,连接起来。”

“好了,请下一位师兄吧。”

……

等师兄们背完书,今日的抄书任务也算分配完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到底背完了书,今日任务也算完成了,大家下意识都松了口气,心思也活跃起来。

这会儿看苏延托着脸颊,脸颊的嫩肉被不小心的挤出一点,似乎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反而生的十分可喜。

他们便不自觉的凑过去。

周十二郎人菜瘾大,率先发出邀约:“云笈,春光正好,今日散学一起出去放纸鸢吗?”

“云笈,别和他去。这两年他都换了多少风筝了?我们去街市,今日是集会,马上要到上巳节了,这会儿肯定有杂耍班子在。”唐华佩跃跃欲试。

陈宁不由得劝了一句:“恐怕不行,夫子说不得去远处街市上。”

“呀,那是小时候嘛……现在咱们不是长大了。”

周十二郎不同意:“不行,就去放纸鸢,你们得补偿一下我,别以为我刚才没听到,你们都悄悄笑了。而且华佩,我可是为了你,才身陷囹囤的。”

唐华佩一噎:“我……下次补偿吧。”

他们互相分辩起来,苏延不得不调停:“停!周师兄先说的,便先去放纸鸢,至于去街市就往后延一些,须同夫子报备一声才是。”

虽然去不了街市,但纸鸢也还不错,课室里安静了一瞬,又叽叽喳喳起来。

春光烂漫,恰好少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