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遗憾种成梧桐树

第二十八章 跨越光年的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把遗憾种成梧桐树
作者:
用户50765214
本章字数:
3090
更新时间:
2025-07-06

春分那日,观测站的老槐树下突然来了位不速之客。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拄着拐杖,对着墙上的涂鸦墙复刻版久久伫立,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林小满递上热茶时,才发现他颤抖的手指正抚过"林小满 + 周砚"的字迹——那是五十年前,老先生和己故妻子求学时留下的名字。

"她走前总念叨,"老人捧着茶杯,热气模糊了眼镜,"说要是能再看一眼年轻时的星空就好了。"话音未落,小星抱着最新研发的VR设备跑过来:"爷爷,我们可以带你'回到'过去!"

半小时后,老人戴着特制眼镜,仿佛真的回到了1975年的夏夜。虚拟的星空下,年轻的妻子穿着碎花裙向他招手,背景里传来老式自行车的铃铛声。摘下设备时,老人满脸泪痕却笑得灿烂:"原来时光真的能装进口袋里。"

这件事启发了小星。她带着团队在科普基地开辟了"时光星空舱",收集了数百个普通人的星空记忆:有退伍老兵珍藏的边疆观星日记,有留守儿童画给远方父母的"星星地图",甚至还有临终老人最后的星空心愿。每个故事都被转化成独特的星空投影,当参观者走进舱内,就能沉浸式体验跨越时空的星光。

盛夏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冲垮了通往观测站的一段山路。被困的不仅有前来参观的游客,还有附近村庄准备转移的孤寡老人。周砚带着工人抢修道路,林小满和志愿者们在活动室支起临时床铺。小星则灵机一动,把"时光星空舱"改造成心理疏导室。

"奶奶,您看这是1962年的猎户座,"小星握着失明老人的手,轻轻触碰投影幕布,"那时候您是不是和爷爷在稻田边看星星?"老人凹陷的脸颊泛起红晕,用方言喃喃讲述着年轻时的浪漫。其他房间里,孩子们围坐在星空瓶展览区,听志愿者讲"瓶子里的银河"故事,恐惧渐渐被好奇取代。

雨停后的第三天,道路终于修通。临走时,老人们往观测站的储物柜塞满了腌菜和腊肉,一个阿婆拉着林小满的手说:"你们这儿的星星,比家里的火塘还暖和。"

入秋后,小星收到了一封来自太空的邮件。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偶然看到观测站的报道,特意录制了视频:"在真正的星空中,我们看到了你们点亮的人间星光。"视频里,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展示孩子们寄去的星空画,背景是璀璨的地球弧线。

这个消息让观测站沸腾了。孩子们连夜制作了"给宇航员的礼物"——用夜光材料绘制的星座图,还有装满祝福的星空瓶。当包裹通过特殊渠道寄往空间站时,NASA的工作人员回信说:"这是我们收到最温暖的'宇宙快递'。"

寒冬腊月,观测站迎来了建站以来最特殊的客人——一群自闭症儿童。带队老师原本担心孩子们无法适应,没想到当穹顶的星空亮起,一个从不与人交流的男孩突然指着投影惊呼:"北斗星!勺子!"他的母亲瞬间泪流满面,这是孩子五年来第一次主动开口。

小星悄悄调整了设备参数,让星空随着孩子们的动作变化。当有个女孩轻轻挥手,投影里的流星便成群坠落;另一个男孩拍手时,星座会变成可爱的卡通形象。临走前,孩子们用蜡笔在留言板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星星,其中一张画的角落写着:"这里的星星,会抱我。"

除夕前夜,观测站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年祝福。有非洲草原上的天文爱好者发来星空延时摄影,有南极科考队员在极光下的问候视频,还有太平洋小岛上的孩子寄来贝壳制作的星盘。小星把这些素材剪辑成短片,在科普基地的穹顶循环播放。

烟花升起时,周砚、林小满和小星站在观测站屋顶。老槐树的枝桠上挂着孩子们自制的新年装饰,在夜风中轻轻摇晃。小星突然指着天空:"看!是双子座流星雨!"三人同时闭上眼睛许愿,星光落在他们的肩头,如同披上了银河织就的披风。

此刻的观测站,早己不是单纯的天文场所。它成了一座连接宇宙与人心的桥梁,让每一个平凡的灵魂,都能在星光照耀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力量。而那些跨越光年的回响,还在继续,在时光的长河里,编织着永不落幕的璀璨故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