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许建国和李秀兰也在低声交谈。
"老许,今天书记特意表扬了悠悠..."
"嗯,这孩子是有点特别。不过现在这年月,太聪明未必是好事..."
"你是担心..."
"睡吧,明天还要上工,我会想办法的。”
家里孩子聪明是好事。自古有神童之说,但在这个年代,太聪明也不是什么好事。
许建国眉头皱起,看来这个扫盲班得早点办了。
"老许家的小闺女啊,小小年纪有大智慧呀!"许德发叼着旱烟,眯眼打量着正在田埂上玩泥巴的许悠悠。
今天是许父带着许悠悠,家里其他人没空。
"书记伯伯好!"许悠悠扬起沾满泥点的小脸,举起手里捏的泥娃娃,"你看,这是你哦!"
许德发接过泥娃娃,惊讶地发现这个三岁孩子不仅捏出了他的模样,连他中山装口袋里的钢笔都没落下。
虽然有点丑就是了。
"小丫头手挺巧啊。"许德发蹲下身,故意考她,"那你知道咱们大队今年种了多少亩水稻吗?"
许悠悠掰着手指头,装模作样地数了数:"东头三十亩,西头二十亩,还有后山新开的十五亩...一共六十五亩!"
这个数字精准得让许德发手里的烟杆差点掉在地上,这些数据他昨天才大会上公布过,这小丫头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莫不是?真是神童啊。
晚饭时分,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微妙。
"今天许书记找我谈话了,"许建国放下筷子,神情复杂地看着小女儿,"他说要请悠悠去大队部'指导'灌溉工作。"
"这不是胡闹吗!"李秀兰一把搂过许悠悠,"她才三岁,懂什么灌溉?"
这书记也真是的,大家都是三服之内的亲戚。现在正年份,什么光景不知道吗?找个3岁小孩儿去工作。
许悠悠趴在母亲怀里,嗅着熟悉的皂角香,"爸,悠悠不想去大队部,"
她瘪着嘴,露出委屈的表情,"悠悠想跟大哥去田里玩..."
许建国明显松了口气:"悠悠不想去就算了,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样子。"
明天他就跟许德发说去。
你说大队有困难,有问题,想法子解决嘛。
那么多大人干什么吃的?非要说一个小孩儿能有我们大人不同的思路。会解决问题。
给公分也不行啊。
***
夜深人静,许悠悠躺在炕上,听着身旁大姐均匀的呼吸声。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轻轻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来到堂屋,从柜子底下摸出白天藏好的小本子——那是她用糊窗户剩下的纸订成的,上面歪歪扭扭记录着这个年代能收集到的所有农业知识。
"得想个办法,让大哥'偶然'发现这些..."
这个年代还是太难了,天天不是野菜窝窝头就是玉米。
浇水,施肥全是人力,太辛苦了。
今天许书记在耳边絮絮叨叨。终究是让小咸鱼上了心。
许悠悠咬着铅笔头,突然听到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是二哥许光!他现在每晚都会偷偷起来复习功课。
毕竟压力太大了,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家里还有个小神童妹妹呢。不多学点,怕以后都教不了她。
许悠悠眼珠一转,准备早起上厕所的时候,把小本子塞进许光的房间里。
反正大哥二哥住一个房间。
我明天首接撂地上,大哥只会是想二哥没有把书整理好。
嘿嘿,许悠悠捂嘴偷笑。
第二天一早,心里装着事儿,许悠悠在家里其他人起床的时候,爬起来了。
悄咪咪的把本子扔到二哥书桌下,翻开灌溉的那一页。
不然大哥太笨了,太老实了,他根本就想不起来翻二哥的书,只有引起他的兴趣才行。
许悠悠用最简单的字概括意思,虽然大哥识字儿,但是怕他看不懂。毕竟大哥小学都没毕业。
许悠悠,这就低估了你大哥了吧。
许父用他手里最坚硬的棍棒表示。家里人必须识字儿,不然他这初中毕业的会计老脸往哪搁?
***
清晨,许悠悠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悠悠!快起来看!"许明激动地冲进屋里,手里挥舞着那个小本子,"我在书里找到了这个!上面写的灌溉方法太神奇了!"
“上面就有你昨天说的那条线。”
许悠悠揉着眼睛,露出困惑的表情:"大哥,这是什么呀?"
"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但这里面说的方法..."许明突然压低声音,"说不定能让咱家自留地增产三成!"
许明准备先在自家自留地实验一下,好了再推广。
窗外,朝阳正缓缓升起,将金色的光芒洒向这片等待变革的土地。许悠悠眯起眼睛,嘴角悄悄扬起一个不属于三岁孩子的笑容。
改变,正在以最稳妥的方式,一点一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