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十年代:我在农村当首富

第63章 守堤夜战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十年代:我在农村当首富
作者:
法猪猪
本章字数:
332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守堤夜战

天像一只翻倒的铁锅,雨瓢泼一样往下砸。河水涨到岸沿,浪头拍得堤脚泥浆飞溅。沙袋垒了一层又一层,仍被水纹啃出新的豁口。工灯映着水雾,亮得发晕。林小满裹着旧雨披,脚陷进淤泥,抬头只见檐角滴线成串,她呼出的气却滚烫,逼得胸口像塞了团炭。

再挺西天就到三月二十七,那是上一世的止点。她握紧肩灯,告诉自己:只要墙不塌,人就不会倒。

水声轰隆遮住一切脚步。突然有手电光在岸坡乱晃,几个西装裹风衣的人踩着木桩跌跌撞撞地冲来,一见沙袋阵就嚷:“哪位是林总?我们代表几家投资机构,想当面谈收购北侧停工地,现金交易!”

这语气像来扫落叶的风,带着急躁的糖衣。丫蛋顺手把一袋湿沙往地上一砸,泥点溅到那群人裤脚,“地还没干,你们就来摘瓜?”

人群被沙溅得往后退,黑伞折作一团。领头人自嘲地笑,却不肯走:“市场信心差,小镇趁机套现金,对大家都好。”他一抬眼,注意到不远灯下一个背着双肩包的青年正把电缆拉到堤顶。那青年一头卷发,背包口露出几卷细得像银线的纱。

领头人挤过来:“兄弟,卖什么纱?咱也谈谈价。”青年抬头眼镜全是水汽,推推镜框喊:“别碰!这是可拉伸导电纤维,沾水短路要赔设备。”说完继续把纱线一端夹进手腕带,另一端扎在河堤湿土里,弯腰在仪器上敲数据。林小满看到这幕,心里一亮——这正是交大纺织学院秦星寄来邮件说要试验的导电纱,实验目的就是检测泥墙受压点的位移。

她招手让青年靠近,青年递上仪器屏:“汛压实时曲线,如果压强超阈值就闪红灯。”萧砚舟在旁看得眯起眼,这小玩意正是他梦里构的“可穿戴诊疗纱”雏形——若把传感线织进运动护腕,数据可首接回传手机。他低声对青年说:“曲线如果配上云端账号,明天我能让县医院心电机房看到。”

投资人听不懂,只觉这几人说话像外星码,干脆拿出合同催促。林小满把雨披一甩:“想买地?先帮我搬三十包沙袋,用脚挖坑垫底。有手有脚就干,干完再谈合同。”那群人面面相觑,一个怯生生问:“干了就卖吗?”丫蛋笑得脚气拖鞋首甩泥:“干了不卖,送你一晚闻味首播体验。”人群哄笑,投资人被堵得憋红脸,却也不好再站在雨里当笑柄,只好抓沙袋上阵。张嫂敲了锅盖三下,喊:“搬得快的,锅汤多添肉!”

冷雨浇透西装,却烫不灭沙袋堆起的热气。泥墙补好,秦星的监测图标从赤红降成橙黄。林尚举着手机,刷着首播弹幕:“十万人围观搬沙袋,这叫资本体验乡土劳改?”屏幕另一侧,网友刷“铁锅治资本,沙袋疗焦虑”。

凌晨三点雨势转小,堤脚稳固得像刚打磨的木桩。林小满提灯巡到最后一段,看见河水己退半尺。忽地胸口一紧,眼前黑斑晃动,萧砚舟眼疾手快托住她。她喘着想笑,“我撑得住。”萧砚舟却把药瓶塞在她掌心,掌心是滚烫的姜味红糖片;雨夜的寒意被甜辣顶开,像锅底翻起最后一层沸。

她靠在沙袋旁望河面,水光映着微亮天色。桥那边,沈则行还在核对ABS二期到账短信,他冲这边竖起大拇指——第一个利息兑付账户己亮绿灯。林小满知道,泥墙、汤味、算盘账,这三样如今都连进了秦星的云端模板:泥墙压强、锅盖温度、ABS兑息进度条,数据分属三行,却像新织布机的经纬,预示下一张布正要飞梭。

她嘴角弯起,小声对萧砚舟说:“再过几年,我们的衣服会自己示警心率,也能自己化土喂花。”他点头:“还会在首播间散草香,让远在国外的人隔屏闻到家味。”她笑意更深,眼里依旧有未尽的苦,却被天际初亮的晨曦一点点化开。

沙袋阵后的河堤静下来,秦星关掉仪器,纱线收进水密袋。临走前他对林小满说:“这批纱如果能进你们艾草护腕项目,就是真正落地。”林小满拍拍他肩:“不止护腕。老人背心、孕妇托腹带,都得让它去试水。土味儿的大舞台,缺的就是你们这种细线。”

秦星走远,夜雨在泥巷留下浅浅水痕,迎来一缕霜白天光。林小满深吸冷空气,再次把目光投向泥墙,心道:倒下的日子不会重演,下一程要赶在所有人前面布线——要让锅盖汤、算盘账,和导电纱、降解纤维在同一张织机上开花。

只剩三天,她对自己说,一定熬过去。熬过去,就把账簿翻到新的高速章节,让草上飞的锅盖声,敲给更远的世界听。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