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环赌债风波的喧嚣中,贾府仿佛陷入了一场无法挣脱的泥沼。
身为贾氏一脉里后辈长孙,宝玉感到压力山大。面对这接踵而至的混乱,心中的焦虑如同疯长的藤蔓,紧紧缠绕,令他几近窒息。
贾政在盛怒之下,对贾环的惩罚丝毫没有留情。
他命人将贾环按在凳上,抄起板子便狠狠落下,每一下都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怒火。
贾环杀猪般的嚎叫声在屋子里回荡,听得众人心中发怵。贾政边打边骂:“你这逆子,整日不务正业,如今竟做出这等败坏家风之事!贾府的脸面都被你丢尽了!”
王夫人听到动静,匆匆赶来,见此情景,心疼得泪如雨下,赶忙上前阻拦:“老爷,莫要再打了,环儿他还年轻,不懂事,您就饶了他这一回吧!”
贾政哪里肯听,手中的板子依旧不停:“都是你平日太过宠溺,才让他如此无法无天!今日若不狠狠教训,日后还不知会闯出什么大祸!”
宝玉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贾环此举实在荒唐,可看到贾政如此动怒,又担心真的将贾环打出个好歹来。他上前几步,劝道:“父亲,先消消气,环弟固然有错,但此刻贾府正是多事之秋,还需从长计议,莫要气坏了身子。”
贾政这才停下手,喘着粗气,指着贾环道:“今日暂且饶了你,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贾环趴在地上,浑身颤抖,脸上满是泪痕与恐惧。
王熙凤好不容易将那些闹事的混混打发走,回到府中,也是疲惫不堪。
她心中暗自埋怨贾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担忧此事会对贾府的声誉造成更大的影响。
“这贾府如今是怎么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再这么折腾下去,可如何是好?”王熙凤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自言自语。
而此时的黛玉,在潇湘馆中也听闻了贾环的丑事。她心中本就为宝玉的亲事忧虑,如今贾府又出了这等事,更觉前途渺茫。
她坐在窗前,手中握着那封写给宝玉的信,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宝玉,如今贾府这般混乱,我们的未来究竟在何处?”黛玉轻声呢喃,仿佛这声音能穿越重重楼阁,传至宝玉的耳畔。
宝玉回到怡红院后,将自己关在房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他知道,贾环的事情只是贾府诸多问题的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危机来自于忠顺王府对他亲事的干涉。
“忠顺王府到底意欲何为?他们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插手我的亲事?这与贾府的命运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宝玉在房中来回踱步,试图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理出一丝头绪。
突然,他想起妙玉曾说过要留意府中与忠顺王府相关的动向。
“或许,贾环此次闹事,并非单纯的巧合,背后会不会有忠顺王府的影子?”
宝玉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决定从贾环入手,查一查这件事与忠顺王府是否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
宝玉稍作整顿,便起身前往贾环的住处。
一路上,他留意着府中的下人,只见众人皆是神色匆匆,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贾府往日的繁华与安宁,此刻己被阴霾所笼罩。
来到贾环住处,贾环正躺在床上,身上的伤痛让他时不时发出几声呻吟。看到宝玉进来,贾环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转为不屑:“你来做什么?来看我的笑话?”
宝玉并未在意贾环的态度,轻声说道:“环弟,我知道你心中不痛快,但此刻贾府面临诸多困境,我们兄弟需同心协力才是。我来是想问你,此次赌博欠下赌债,背后是否有人指使?”
贾环心中一紧,犹豫了一下,说道:“哪有人指使,不过是我自己手气背罢了。”
宝玉看着贾环闪躲的眼神,心中更加笃定此事必有蹊跷:“环弟,如今贾府危在旦夕,你若知晓什么,万不可隐瞒。如实说来,或许还有转机。”
贾环咬了咬牙,沉默片刻后说道:“前几日,我在外面喝酒时,遇到一个自称是忠顺王府下人的人。他说只要我能给贾府找点麻烦,日后少不了我的好处。我当时只想着能捞点钱财,便答应了他。没想到……”
宝玉心中一惊,果然与忠顺王府脱不了干系。“那你可知他让你给贾府找什么麻烦?为何要这么做?”宝玉追问道。
贾环摇了摇头:“他没说太多,只说让我搅得贾府不得安宁就行。”
宝玉心中暗自思忖,忠顺王府这一招可谓阴险,先是通过干涉亲事扰乱贾府人心,再利用贾环制造事端,意图让贾府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可他们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从贾环处出来后,宝玉径首去找贾政。他将贾环所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贾政。
贾政听后,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忠顺王府此举,看来是有备而来。他们如此处心积虑地针对贾府,背后必定有着重大的图谋。只是,我们目前还不清楚他们的底线与最终目的,切不可轻举妄动。”
宝玉焦急地说道:“父亲,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林妹妹她……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她整日以泪洗面。”
贾政叹了口气,说道:“此事急不得,我们需从长计议。如今贾府内部混乱,若贸然行动,只怕会中了他们的圈套。你这段时间,依旧留意府中的动静,切不可再让忠顺王府有机可乘。”
宝玉无奈地点了点头,心中却满是不甘。
回到怡红院,他看着黛玉写给他的信,心中暗暗发誓:“妹妹,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定不会放弃。哪怕拼尽全力,也要护你周全,与你长相厮守。”
然而,忠顺王府并未就此罢手。就在贾府众人努力应对内部危机之时,忠顺王府又在暗中策划着一场更大的阴谋。
他们派人在京城中散布关于贾府的谣言,说贾府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种种恶行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一时间,京城中议论纷纷,贾府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些平日里与贾府交好的官员,此刻也纷纷与贾府保持距离,生怕受到牵连。贾府在朝中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仿佛被孤立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贾政得知这些谣言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尽快平息这场风波,贾府只怕会面临灭顶之灾。
他一面派人西处打点,试图澄清谣言,一面与几位亲信商议应对之策。可谣言如同野草,春风吹又生,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都难以彻底消除其影响。
黛玉在潇湘馆中,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她心中对贾府的担忧,对宝玉的牵挂,让她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不堪重负。
她每日咳嗽不止,紫鹃在一旁悉心照料,却也只能看着黛玉日益憔悴,暗自落泪。
“姑娘,您可要保重身体啊!宝二爷他一定会想出办法的。”紫鹃劝道。
黛玉微微摇头,说道:“紫鹃,我只怕贾府此次难以度过这一劫。宝玉他……我与他的缘分,恐怕也快要尽了。”说着,泪水又顺着脸颊滑落。
宝玉得知黛玉身体抱恙,心急如焚,却又因贾府的诸多事务缠身,无法脱身去看望黛玉。
他只能写了一封书信,让小厮偷偷送去潇湘馆,信中满是对黛玉的牵挂与安慰:“妹妹,你一定要保重身体。贾府之事,我定会全力以赴。无论结果如何,我对你的心意,至死不渝。”
在这风雨飘摇的贾府中,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如同狂风中的烛火,虽顽强地燃烧着,却随时可能被无情的现实扑灭。
而贾府,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正在忠顺王府的步步紧逼下,寻求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