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清风、蝉鸣与偶尔的马蹄声中悄然滑过。
畅春园的避暑生活,比起紫禁城的规矩森严,确实多了几分自在惬意。
胤礽每日除了晨昏定省,便是陪着胤禛读书习字,或是带着他去马场溜达几圈,偶尔也会指点一下胤祉新学的调息术,生活规律而充实,气色也越发红润起来。
这日,康熙正在清溪书屋批阅奏折,梁九功轻手轻脚地进来禀报:“皇上,惠妃娘娘在外求见。”
康熙搁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淡淡道:“让她进来。”
不多时,惠妃款款而入。
她今日穿了件石青色绣折枝玉兰的旗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上面几支赤金点翠簪子在殿内柔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眉宇间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恭谨与期盼。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惠妃敛衽行礼,声音柔婉。
“起来吧,赐座。”康熙抬了抬手,目光重新落回御案上的奏折,似是随意问道:“爱妃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惠妃在宫人搬来的绣墩上侧身坐了,双手交叠放在膝上,语气中带着为人母的殷切:“皇上,臣妾是为大阿哥的婚事来的。胤禔如今也大了,过了年便十五了,这福晋的人选……臣妾想着,也该是时候为他相看相看了。早日定下,也能让他收收心,为皇上分忧。”
康熙闻言,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目光深邃地看了惠妃一眼。
胤禔……确实不小了。身为皇长子,他的婚事的确该提上日程。这不仅是胤禔个人的事,也关乎皇室的颜面和朝堂的稳定。
沉吟片刻,康熙颔首道:“嗯,胤禔是该议亲了。这事儿,朕会交给内务府去办,你若是有中意的人选,也可列个单子上来,朕酌情看看。”
“谢皇上隆恩!”惠妃面露喜色,连忙起身再次福了一礼,“臣妾一定仔细斟酌,不敢劳皇上费心。”有康熙这句话,胤禔的婚事便算是落定了大半。
康熙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礼:“行了,你先退下吧,朕还有政务要处理。”
“是,臣妾告退。”惠妃目的达成,心满意足地退了出去。
殿内一时又恢复了安静,只余下康熙翻阅奏折的沙沙声。
良久,康熙放下奏折,目光投向窗外。惠妃为胤禔议亲,让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儿子——太子胤礽。
胤礽……过了年也十西了,虽然比胤禔小两岁,但太子不同于其他皇子,他的婚事更是国之大事,马虎不得。
想起胤礽,康熙的眼神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梁九功,”康熙忽然开口。
“奴才在。”梁九功连忙上前。
“去,请太子过来。”
“嗻。”
不多时,胤礽便来到了清溪书屋。
他今日穿了身天水碧的常服,因着刚从外面进来,额上还带着一层薄汗,更显得他肌肤莹白,眉目清朗,一双凤目顾盼间神采奕奕,与数月前那苍白虚弱的模样判若两人。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胤礽恭敬行礼。
“起来吧,坐。”康熙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语气温和,“刚忙完功课?”
“回皇阿玛,刚陪西弟温了会儿书,便听闻皇阿玛传召。”胤礽据实以告。
康熙点了点头,看着儿子日渐康健的模样,心中甚慰。
他沉默片刻,状似随意地开口问道:“保成啊,方才惠妃来为胤禔议亲,朕想着,你也到了该考虑这些事的年纪了。你……可有自己中意的姑娘?或者,喜欢什么样性情的女子?”
胤礽闻言,微微一怔。
议亲?这么快?他心里咯噔一下。
他面上却是不显,只是略微垂下眼帘,沉吟了片刻,才抬起头,望向康熙,语气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平和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回皇阿玛,儿臣不像大哥有惠妃娘娘事事费心操持。”
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轻了些,带着几分孺子对父亲的全然依赖:“儿臣自幼失恃,额娘去得早,儿臣的婚事自然是全凭皇阿玛做主。皇阿玛的眼光,必定是为儿臣选最好的。儿臣只盼着,未来的太子妃能孝顺皇阿玛,体恤儿臣,便心满意足了。”
康熙听着胤礽的话,心头蓦地一紧,像是被什么东西不轻不重地刺了一下。
是啊,他怎么忘了。
胤禔有惠妃,事事有额娘在后头张罗。可他的保成呢?生母赫舍里去得早,虽然他亲自将这孩子抱到身边,可是有额娘和没有额娘到底是不同的。
他这个太子,看似尊贵无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在这种最需要母亲拿主意、提供参考的私事上,却显得如此孤单。
康熙望着胤礽那张与赫舍里有几分相似的清俊面庞,以及那双故作平静却难掩依赖的眼眸,心中顿时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内疚与疼惜。
他这个儿子,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从前是身子弱,如今身子好些了,却又要在这些事情上让他感到委屈。
“保成……”康熙的声音有些干涩,他伸出手,想像小时候那样拍拍儿子的肩膀,却又觉得此刻任何安慰都显得苍白。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温情:“是皇阿玛疏忽了。你放心,你的福晋,皇阿玛一定会亲自为你细细挑选,定会选一个最好的、最适合你的女子。绝不会让你受了委屈。”
胤礽见康熙神色动容,知道自己这番话是说到位了,心中暗暗松了口气,面上却依旧是全然的信赖与孺慕:“儿臣谢皇阿玛。有皇阿玛在,儿臣什么都不担心。”
康熙看着他,眼神复杂而温暖。他暗下决心,定要为太子择一贤良淑德的福晋,不仅能母仪东宫,更能真心实意地照顾好他这个从小就历经坎坷的儿子。
这不仅仅是为了大清的未来,更是为了他的保成。
一时间,书屋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凝,窗外的阳光透过格扇照进来,将胤礽身上那身天水碧的衣衫映照得越发清透,也让康熙眼底的暖意更深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