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狗都不当

第47章 文人内斗

加入书架
书名:
明代宗?狗都不当
作者:
小鸽子123
本章字数:
4782
更新时间:
2025-06-26

朱祁钰刚以为这朝会总算能消停了,没成想工部尚书石璞又给他来了个大的。

德胜门外建碑立庙的事,是他朱祁钰当着三军将士的面亲口许诺的,岂能说停就停?

况且,作为一个从后世来的人,朱祁钰太清楚这忠烈祠的分量了。

它不光是几块石头几片瓦,更是军队的魂,是能点燃军民热血、让百姓懂得家国大义的活教材!提升士气,凝聚民心,全指着它呢。

石璞的提议,让他心头火起。

“此战惨烈,将士用命,血染疆场,方保社稷无虞。本王意己决,择地建庙立碑,供奉此役阵亡将士英灵,使其永享香火,受万民敬仰!礼部、工部,速议章程!”

石璞硬着头皮上前:“殿下英明仁厚,体恤将士,臣等感怀,然……然此事恐难速行。大战方歇,国库……实己空空如也!抚恤伤残、重建京营、赈济流民、修缮边墙……桩桩件件都急等用银!这建庙工程,耗资何止巨万?钱粮……钱粮实在无从筹措啊!”

“区区一庙宇,怎会至于无从筹措?!”朱祁钰眉头拧成了疙瘩,雨带愤怒,“我大明国库,连这点钱都挤不出来了?!”

户部尚书张凤苦着脸出列:“殿下明鉴!今岁兵灾耗费远超常例,田赋未收,盐税、商税亦是锐减。太仓库银,不及往岁十之二三!各处待支款项列于册上,己有三十万两之巨亏空尚待填补!这新建庙宇,石料木料、工匠役夫,耗银至少十万两起……臣……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祁钰脸色阴沉,好家伙,都一伙的是吧:“不必多言!此庙,非建不可!国库空虚?好!所需钱粮,本王来想办法!户部只管配合划拨地方、人夫便是!此事,不容再议!”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微起骚动。王爷自掏腰包?这手笔和决心可太大了!几个勋贵武将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土木堡之变后,武勋们可都担心他们的地位会如前宋一般下落,现在看来摄政王殿下还是在乎他们的。

内阁首辅陈循站了出来,不卑不亢,引经据典:“殿下明鉴。《礼记·祭法》有云:‘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此乃千古不易之典。阵亡将士,忠勇可嘉,然其功勋、德行、身份,恐未达此‘捍大患’、‘定国’而配享专庙之制!此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历代祀典,皆有定规。或祀天地山川,或祀先圣先贤,或祀忠臣义士、孝子节妇,秩然有序。若为普通士卒广立庙宇,恐开僭越之端,混淆礼秩,祖宗法度何在?后世效仿,规制如何限定?”

“其三,”陈循深深一揖,显得忧国忧民,“将士英灵,自有城隍、土地或地方忠义祠可供入祀,受一方香火足矣。专为其立庙,实无先例,且易与地方祀典冲突,徒增纷扰。殿下仁厚,然礼法乃国之根基,不可不慎啊!”

朱祁钰被这番“礼法大义”堵得胸口发闷,气息粗重。他娘的!这些酸儒,满嘴祖宗礼法,将士的血白流了?!

他攥紧拳头,几乎就要不顾体面地拍案而起,强行下旨。

“殿下!”

就在此时,徐有贞眼珠一转,果断跨步出班,声音清朗有力:“臣徐有贞有本奏!陈阁老所言,句句引经据典,看似有理,实则拘泥古制,未能深察圣王制礼之精义,更未能体察殿下慰忠魂、励士气之圣心!”

陈循微愠:“徐翰林!你此言何意?难道老夫所言礼法有误?”

徐有贞转向陈循,拱手一礼,语气却犀利如刀:“陈阁老,《礼记·祭法》确有此言。然请问阁老,此次为国捐躯之万千将士,奋不顾身,血染沙场,力拒瓦剌强敌,保我大明社稷黎民于危难,此等壮举,难道非‘以死勤事’?非‘捍大患’?!”

他语调抬高,首指核心,“试问,若非他们以血肉之躯‘捍’此‘大患’,国将安在?!其功勋,感天动地,如何不配享庙食?!阁老仅以身份论高低,岂非寒了天下忠义之心?此乃曲解圣贤之意,非礼法之真义也!”

陈循被噎得一滞,强辩道:“这…话虽如此,然专庙祭祀,尚无士卒之例!祖宗成法不可轻废,地方祠祀足矣!”

徐有贞步步紧逼:“本朝并非全无渊源!永乐年间,文皇帝北征,亦曾敕令在边关要地为阵亡将士设坛致祭,虽未立专庙,然其意己彰!殿下今日之举,正是光大祖德,将先帝仁心未竟之功,发扬光大!”

陈循试图转换角度:“立庙祭祀,必引西方军民汇聚。战后人心浮动,若有不轨之徒借机煽惑,以祭祀之名行聚众之实,恐生事端,不利朝廷安定!且殿下厚待将士,三军感奋本是好事,然恩赏须有度。若为士卒立庙,褒扬过甚,恐令武人恃功而骄,轻视文治,长此以往,非国家之福!”

“阁老过虑了!”徐有贞驳斥得干净,“朝廷正祀,礼仪庄严,乃教化人心、导人向善之举!忠烈祠中供奉的,是为国捐躯的英灵,是忠义的化身!百姓祭拜,感念的是朝廷恩德、忠义精神,只会更加拥护朝廷,何来生事之由?若说武人因此骄矜,更是无稽!将士见同袍受此尊荣,感念朝廷恩义,只会更加效忠陛下与摄政王殿下,戮力报国!”

朱祁钰原本对这徐有贞印象极差,没想到今天这投机客倒派上了大用场。文化人这弯弯绕,果然还得用文化人来对付!他眼中怒火平息,露出赞许和如释重负的神情。

徐有贞最后面向朱祁钰,声音洪亮,掷地有声:“殿下!礼法贵在通变,祭祀贵在诚心!将士以血肉‘捍大患’,当享庙食!此乃正人心、厚风俗、兴教化、固国本之盛事!臣徐有贞,恳请殿下颁旨,敕建忠烈祠,永祀忠魂,以慰英灵,以励来者!”

不少武勋其实听不懂这两人的辩论,但见徐有贞越说越得意,而陈循脸色不断发青,就知道谁赢了,一时间心中也是大喜。

立刻大呼起来:“徐翰林说的很对,王爷,陛下,臣等奏请敕建忠烈祠,永祀忠魂,以慰英灵,以励来者!”

陈循脸色变幻,嘴唇翕动了几下,不再言语,算是默认了。

“好!”朱祁钰看着徐有贞,朗声道,“徐卿所言,深得本王之心,更合天地忠义之道!礼法岂是冰冷僵死之物?当为彰忠义、励生者而设!”

目光扫过群臣,斩钉截铁,“传旨:着工部、礼部会同徐有贞,即刻勘定吉地,造‘忠烈祠’建‘英魂碑’!所需银两,由本王支应!务求庄严肃穆,使我大明忠魂,永享祭祀,光耀千秋!退朝!”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