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狗都不当

第51章 让内阁去干活

加入书架
书名:
明代宗?狗都不当
作者:
小鸽子123
本章字数:
433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偏厅窗外的日头洒进来,映得杨园那张圆脸上油光发亮,他搓着手,声音里是压不住的亢奋:“王爷,大赚啊!才开卖两天,账上折合白银就近万两了!而且还有价无市,贵妇名媛们都抢疯了!”

他眼中放光,仿佛看到了金山银海,“这还只是在京城,若是推广到全国,那银子……”

朱祁钰斜倚在紫檀榻上,指尖捻着颗冰镇葡萄,神情闲适:“还行吧。不过是仗着东西新鲜,京城里的冤大头……咳,权贵够多罢了。换到其他地界,可未必有这行情。”

“王爷您这话说的,”杨园连忙道,“说到权贵,顺天府多,应天府(南京)也不少啊。眼下唯一卡脖子的就是产能,小的和几位老板合计了,准备再开几家作坊,日夜赶工……”

“低劣些的肥皂,可以敞开了做。”朱祁钰慢悠悠地吐掉葡萄籽,话锋一转,“但那顶级的‘玉蕊琼英皂’和极品‘凝霜雪’,产量不许动,就按现在的来。”

“啊?这……”杨园脸上的喜色僵住了,满眼困惑,“王爷,这是为何?供不应求,加产不是赚得更多吗?”

“这叫‘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杨园咀嚼着这个古怪的新词,眉头拧成了疙瘩。

朱祁钰稍加点拨了几句“物以稀为贵”、“吊足胃口”、“维持身价”的道理。

杨园听着听着,眼睛越来越亮,到最后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王爷天纵之才,小的服了,五体投地地服了!此等妙法,闻所未闻啊!”

送走千恩万谢、走路都发飘的杨园,朱祁钰惬意地伸了个懒腰。钱袋子鼓了,修忠烈祠的银子不愁了,日后逍遥快活的资本也厚实了,这感觉……啧,那叫一个爽!

只可惜不能一首爽下去,书房内还有无数公文等着呢。

他才埋头批阅了一会儿,脖颈就开始发酸,手腕也沉甸甸的。

兴安抱着又一摞文书,猫着腰悄无声息地进来,觑着主子阴晴不定的脸色,小心翼翼地将文书放在桌角:“王爷……这是今日最后一批了。您若是乏了,不妨明日……”

朱祁钰重重叹了口气,认命似的挥挥手:“搁着吧,本王来。”

他也想摆烂,学学嘉靖万历,可这念头只是一闪,便又被压了下去。

这些案牍劳形,在他眼里或许只是枯燥的文字,可落在地方上,便是千家万户的生计、黎民百姓的冷暖。

他朱笔批红慢上一日,下面可能就有人要遭无妄之灾,饿肚子,甚至掉脑袋。

“这差事,真他娘的累人。”他低声嘟囔了一句,看向那堆积如山的公文,一个念头如同水底的鱼泡,忽然冒了出来。

要不……学学明朝中后期的法子?让内阁先看条陈,贴黄票拟(在公文上贴小纸条写处理意见),司礼监再批红核准?

如今的内阁和司礼监,地位比太祖、太宗那会儿是涨了些,但远未到后期权柄滔天的地步。

现在的内阁更像是个高级顾问团,皇帝不问,他们基本就干坐着喝茶,提建议也得看皇帝心情。

可想到内阁首辅陈循那张老脸,朱祁钰心里就一阵腻味。这老家伙近来愈发碍眼,最近没少给自己使绊子。

等等!朱祁钰眼神倏地一亮。陈循是可恶,但能力是实打实的,处理具体政务绝对是把好手。

把这些繁琐的文书都丢给内阁去“贴黄”,不仅能大大减轻自己的负担,更能把这老狐狸的精力牢牢拴在案牍之上,省得他闲得发慌,总琢磨着怎么给自己使绊子。

这么一想,简首豁然开朗!

至于他会不会在条陈里夹带私货?朱祁钰倒不太担心。

内阁做的,终究只是“建议”,最终拍板定调的权力,依然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地方奏报上来,内阁拟出处理意见,自己过目,觉得行,就批红让六部去办;不行,打回去重议,或者另找人商量便是。

不过……眼下内阁实在寒酸了点。

土木堡一役,阁臣凋零,只剩首辅陈循和东阁大学士王文两人。

得赶紧物色几个得力又相对可靠的人塞进去,把这架子搭结实了,才好把这“贴黄”的差事正式派下去。

更重要的是,等朱见深那小子亲政前,这改制后的内阁,不正是一个天然的辅政班子么?就像宣宗给朱祁镇留下的“三杨”那样!

“嗯,一石二鸟!”朱祁钰越想越觉得此计甚妙,几乎要为自己的“偷懒大计”得意地笑出声来。

次日,郕王府那间专议要事的小厅里,气氛肃然。

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左右都御史,加上内阁仅有的两位大学士陈循和王文,济济一堂。

大明中枢的核心,尽数在此。

众人眼观鼻,鼻观心,心里都清楚得很。摄政王殿下今日把这帮核心中的核心都召来,绝非品茶闲谈,必有石破天惊之举。

果然,朱祁钰没有半句寒暄,开门见山便抛出了对内阁职能的改制构想——不再是单纯的顾问秘书机构,而是要成为协助处理天下政务的中枢。

虽然他强调内阁只负责阅览奏章后“贴黄”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最终定夺仍须由他(或未来的皇帝)裁决,司礼监批红方能生效。

话虽如此,在场哪个不是人精?

谁都明白,这天下政务浩如烟海,摄政王也好,皇帝也罢,精力终究有限。

毕竟不是谁都像朱元璋那样,一天连干十几个小时都不喊累。

既然让内阁“贴黄票拟”,那绝大多数不涉及根本的日常庶务,内阁的意见,几乎就等同于最终裁决了。

这看似只是“提建议”的权力,但其实权之大,几乎触摸到了“宰相”的权柄!

陈循垂着眼皮,捻着稀疏的胡须,心中惊涛骇浪翻涌。他万没想到,朱祁钰竟舍得将如此重的权柄分出来!

这摄政王究竟意欲何为?是试探?是陷阱?还是……另有什么自己无法揣度的惊天图谋?

只可惜,饶是他智计百出,绞尽脑汁,此刻也如同雾里看花,怎么也参不透这年轻的摄政王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