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监国:皇孙开局血洗朝堂

第60章 储位之争

加入书架
书名:
十岁监国:皇孙开局血洗朝堂
作者:
不剥皮生吃洋葱
本章字数:
3752
更新时间:
2025-07-09

金銮殿的蟠龙柱投下沉重的阴影时,皇后林氏正扶着赵睿的手拾级而上。

小皇子穿一身月白锦袍,发间系着母妃亲手绣的并蒂莲,腰间的玉牌随着步伐轻响——那是三年前赵煊亲手赐的“承乾”玉,刻着“仁孝”二字。

“陛下,诸位大人。”林氏的声音清润如泉,“今日朝议立储,臣妾斗胆,先替睿儿讨个公道。”

赵煊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左都御史陈廷敬捻着胡须,户部尚书王衍低头拨弄算盘,兵部侍郎张九的嘴角还挂着冷笑——这些人,昨日还在私下议论“幼主难承大统”。

“皇后这是何意?”陈廷敬率先开口,“储位乃国之根本,岂能由妇人……”

“陈大人莫急。”林氏将赵睿往前带了半步,“睿儿虽幼,却有仁德在胸。臣妾且说几桩事,诸位大人听后,便知这储位该属谁。”

她转身看向赵睿:“睿儿,你且说说,去年冬天,你在御花园数蚂蚁的事。”

赵睿歪头想了想,脆生生道:“儿臣数着玩呢。不过母妃说,蚂蚁搬家要下雨,得赶在雨前数清楚,不然它们的家就没了。”

殿内响起低低的笑声。林氏却正色道:“这不是玩。御花园的蚂蚁,是宫娥们养来给花松土的。睿儿数它们,是怕移花时伤了蚁群——他知道,每只蚂蚁都是活物,都该被好好对待。”

陈廷敬的脸色缓和了些。林氏又道:“再看今春的‘茶马五市’。睿儿提议用江南布铁换北蛮战马,还亲自画了五市的方位图,标着‘限市额’‘查商队’。他说,‘北蛮人要布做衣裳,要铁打农具,咱们要马打仗,各取所需,才是长久之道’。”

“那是孩子过家家!”张九冷笑,“北蛮人狡猾得很,去年就用‘蚀骨粉’换了咱们的盐!”

“张大人记性差。”林氏从袖中取出张泛黄的纸,“这是睿儿让人抄的《盐铁论》,他在书里批注:‘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他还说,‘若只盯着眼前的利,忘了长远的和,便是竭泽而渔’。”

赵煊的手指在龙案上轻叩。他想起三个月前,李昭从漠南带回来的密报——北蛮的“蚀骨粉”因销路被断,部落里己起了内乱。而这一切,正是赵睿“茶马五市”的功劳。

“还有雁门关。”林氏的声音突然哽咽,“那日北蛮箭雨倾盆,睿儿扑在陛下身上,后背中了三箭。他疼得首发抖,却还喊着‘父皇别怕,儿臣护着您’。”

殿内一片寂静。赵煊望着赵睿后颈那道淡粉色的伤疤——那是箭簇擦过的痕迹。他想起昨夜批奏折时,李昭在密报上写:“雁门守将皆言,若非小殿下以身挡箭,十万大军恐难稳住。”

“陈大人,王尚书。”林氏转向两位老臣,“你们总说‘幼主难当’,可睿儿今年十岁,能背《孝经》,能算粮账,能在万军之前护父周全。更重要的是——”她指着赵睿胸前的玉牌,“他记得太祖爷的训诫:‘帝王之德,在于保民。’”

赵煊突然起身。他走下龙椅,将赵睿揽进怀里,声音发颤:“睿儿,你告诉朕,为何要当这个皇帝?”

赵睿仰起脸,眼里闪着光:“因为儿臣想让天下没有饿肚子的孩子,没有冻破手的老人,没有仗势欺人的官儿。就像母妃说的,‘仁德不是挂在嘴边的,是要做出来的’。”

殿外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赵睿的玉牌上,“仁孝”二字泛着暖光。陈廷敬突然跪下,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陛下,老臣有眼无珠。睿儿仁德若此,实乃天命所归!”

王衍跟着跪下,算盘珠子撒了一地:“臣……臣这就去户部,把今年的赈灾粮提前拨下去!”

张九红着脸站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得叮当响:“末将……末将这就去雁门,替小殿下犒劳将士!”

赵煊望着满朝跪伏的大臣,又看了看怀里的赵睿,突然笑了。他摸出怀中的虎符,与赵睿的玉牌轻轻相碰——两件信物发出清越的鸣响,像极了当年太祖爷在鄱阳湖,用虎符调兵时的声音。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不大,却震得殿角铜铃乱响,“立皇子赵睿为太子,即日举行大典;着礼部尚书,速备冕服、玉玺;再着天下州县,张榜告示,让百姓都知道——”他低头吻了吻赵睿的额头,“大昭的储君,是位仁德的少年。”

林氏的眼泪落下来,滴在赵睿的锦袍上。她望着殿外翻涌的朝霞,想起二十年前在冷宫里,她曾对天发誓:“若我儿能活,定要他做个仁德的皇帝。”此刻,她终于信了——这天下,终会因他的仁德,而更温暖几分。

退朝时,赵睿牵着赵煊的龙袍往殿外走。他回头望了眼丹墀下跪着的大臣,又摸了摸腰间的玉牌,轻声道:“父皇,儿臣会努力的。”

赵煊蹲下身,与他平视:“睿儿,你不用努力做皇帝。你只要记住,做个仁德的人,就够了。”

风卷着花香扑来,赵睿望着远处飘起的杏花,突然想起昨日在御花园数蚂蚁时,母妃说的话:“蚂蚁虽小,却能搬动比自己重的东西。人也一样,只要心怀仁德,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而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要搬动的,是大昭的未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