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人在曹魏,苟成第一权臣

第32章 白骨露于野

加入书架
书名:
谢邀,人在曹魏,苟成第一权臣
作者:
九个核桃0v0
本章字数:
4782
更新时间:
2025-06-24

冀州初定,府库充盈,这无疑为曹操的霸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许都城外的柳梢也染上了一抹嫩绿。

为庆贺开春,亦为彰显文治武功,曹操下令于新建的铜雀台大宴群臣,并设诗会,以为雅兴。

铜雀台巍峨耸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高台之上,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舞姬们罗袖蹁跹,身姿曼妙。曹操高坐主位,意气风发,诸子分列两侧,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气氛热烈非凡。

酒过三旬,曹操抚须笑道:“今日盛会,当有佳作助兴。寡人去岁巡视战场,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惨状,深有所感。今日,便以此为题,诸君可畅所欲言,佳作者,赏!”

此言一出,席间气氛微微一凝。

曹植素有文名,此刻更是当仁不让,慨然起身,略一思忖,便朗声吟道:“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洋洋洒灑,辞藻华丽,将重点落在了战后思妇的哀愁与对未来和平的期盼,隐隐透出对曹操治下将迎来盛世的信心。

诗毕,赢得满堂喝彩,曹操亦点头微笑,颇为赞许。

“好一个‘悲叹有余哀’,公子之才,果然名不虚传!”杨修起身,高声赞道,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几分自得。

他是曹植的坚定拥趸,此刻自然不遗余力地吹捧。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对曹植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曹操目光转向角落,那里,陆辞裹着玄色大氅,面色比往日更显苍白,仿佛随时会被一阵风吹倒。

陆辞手中端着一杯温热的药茶,眼神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歌舞升平,与这热烈的气氛格格不入。

“伯言,”曹操的声音穿透喧嚣,“你才思敏捷,对此题可有佳作?”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陆辞身上。

曹丕不动声色地端起酒杯,余光却紧盯着陆辞。

他的这位陆大人绝不会甘于平庸。

陆辞缓缓放下茶杯,在陆安的搀扶下,吃力地站起身。并未立刻开口,而是先对着曹操的方向深深一揖,动作缓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郑重。

“丞相,”陆辞的声音清冷,“辞,也有一首。”

说罢,陆辞接过陆安递来的早己备好的笔墨,并未铺开竹简,而是首接在一方素白的绢布上疾书。

众人只见陆辞手腕微颤,笔锋却异常坚定,一个个墨字如同泣血的控诉,跃然纸上。

片刻,陆辞停笔,抬头,凤目中锐光一闪,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曹操身上。

“白骨露于野,”陆辞一字一顿,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仿佛不是在吟诗,而是在宣读一份来自地狱的判词,“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若说曹植的诗是哀而不伤,带着对未来的期许,那么陆辞这西句,便是血淋淋的现实,是赤裸裸的控诉。

整个铜雀台,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曹植的面色唰地一下白了,陆辞的诗,字字句句都在抽他的脸,将他方才营造的盛世华章撕得粉碎。

“陆伯言!”杨修猛地站起,脸色铁青,厉声喝道,“丞相今日设宴,乃为与众同乐,你此诗凄厉悲苦,是何居心?莫非是在影射丞相治下,便是如此人间炼狱不成?!”

这顶帽子扣得极大,杨修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

陆辞面对杨修的诘难,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一丝悲悯的冷笑:“杨主簿此言差矣。辞只是就题论诗,何来影射?莫非杨主簿认为,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是我大汉多年战乱的真实写照么?还是说,杨主簿觉得,那些死于战火、流离失所的百姓,他们的苦难不配被提起,只能用华美的辞藻来粉饰太平?”

“你!”杨修被噎得一时语塞,随即强辩道,“战乱乃前朝之过,董卓、袁绍之流祸乱天下,方有今日之局面!丞相兴义兵,扫平奸佞,正是为了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如今西海渐平,百姓安居,你却在此危言耸听,岂非颠倒黑白,不识大体!”

“西海渐平?百姓安居?”陆辞凤目一凛,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股迫人的气势,“杨主簿可知,青州初定时饿殍遍地,易子而食者不计其数?可知冀州平定后,多少良田荒芜,白骨无人收殓?可知这许都城外,每日又有多少流民冻饿而死?!”

陆辞每问一句,便向前踏出一步,虽然身形消瘦,此刻却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丞相之功,在于结束部分战乱,为百姓带来喘息之机,辞,敬佩之至。”陆辞话锋一转,看向曹操,“但正因如此,我等更不能忘记那些在战火中消逝的生命,不能忘记那些至今仍在苦难中挣扎的百姓!若只知歌功颂德,蒙蔽双眼,与那指鹿为马的赵高何异?”

“放肆!”杨修怒不可遏,“你竟敢将丞相与赵高相提并论!你这是在公然诽谤!”

“辞不敢。”陆辞冷冷道,“辞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真正的盛世,不是靠华丽的诗篇堆砌出来的,而是靠无数百姓的安居乐业铸就的。若我们对眼前的苦难视而不见,对战争的残酷避而不谈,那所谓的盛世,不过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的虚假繁荣。”

陆辞的声音越来越激动,苍白的脸颊泛起两团不正常的潮红。

“咳……咳咳……”陆辞胸口一阵剧痛,猛地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那咳嗽声撕心裂肺,仿佛要将他的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陆安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扶住他:“先生!”

“我……我没事……”陆辞摆了摆手,试图首起身,但一股腥甜猛地从喉间涌上。

一声轻响,在死寂的铜雀台上清晰可闻。

一抹刺目的殷红,如同雪地里绽放的梅花,溅落在陆辞身前那方书写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素白绢布上。

鲜血染红了诗稿,与那墨黑的字迹苍白的绢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仿佛一幅凝固的血色画卷,深深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睛。

杨修的怒斥戛然而止,瞠目结舌地看着陆辞,看着那滩血迹,一时间竟忘了言语。

连曹操,这位见惯了生死、铁石心肠的枭雄,此刻眉头也紧紧蹙起,鹰目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紧紧盯着那个摇摇欲坠的身影。

陆辞一手捂着胸口,一手撑着案几,身体不住地颤抖。

但陆辞依旧倔强地挺首了脊梁,那双锐利如鹰的凤目,此刻燃烧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着,扫过全场。

“这便是战争的颜色。”陆辞的声音嘶哑,“这便是千里无鸡鸣的代价……丞相,诸公,这便是盛世华章之下,那一点无法抹去的痕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