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人在曹魏,苟成第一权臣

第5章 曹操召见

加入书架
书名:
谢邀,人在曹魏,苟成第一权臣
作者:
九个核桃0v0
本章字数:
5094
更新时间:
2025-06-23

寒风似乎依旧盘桓在许昌城的上空,荀彧府邸内的灯火彻夜未熄。

荀彧独坐书房之中,反复思量陆辞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越想越是心惊。

此子对战局的洞察,对时机的把握,己臻化境,荀彧不敢怠慢,连夜将此事密报曹操。

如此人物若不能为曹公所用,将来必成心腹大患。

不出三日,一纸来自司空府的简朴征召令,便送到了陆辞那间破败的小屋。

没有繁琐的仪程,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寥寥数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陆辞接过征召令时指尖微微颤抖,并非因为惧怕,而是因为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

他苦心孤诣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曹操,这位三国时代最具争议也最具雄才的枭雄,终于将目光投向了陆辞这颗微不足道的尘埃。

司空府,议事厅。

与陆辞想象中的奢华不同,此地布置异常简朴,甚至带着几分军旅的肃杀之气。

厅堂正中并未设置寻常的案几坐席,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沙盘。

沙盘之上,山川河流、城郭关隘,皆以细沙堆砌,栩栩如生,俨然便是一处浓缩的战场。

沙盘一侧,负手立着一人。

那人身形不算魁梧,面容黝黑,双目细长,开合之间精光西射,不怒自威。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便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岳,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正是当朝司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陆辞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胸口的翻腾,上前几步,躬身行礼:“草民陆辞,拜见司空大人。”

曹操缓缓转过身,那双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陆辞身上,上下打量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看透。

“陆辞?”曹操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听不出喜怒,“文若向我举荐了你,说你有经天纬地之才。”

陆辞依旧躬着身,声音平静无波:“荀令君谬赞,草民不敢当。不过是偶读史书,略有心得,妄言揣测罢了。”

“哦?妄言揣测?”曹操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意,他伸手指了指那巨大的沙盘,“孤这里,正有一桩棘手之事,想听听你的妄言。”

他踱步到沙盘边,目光落在沙盘西北角,那里用红色的小旗标记着几处地点。

“月前,南匈奴单于呼厨泉遣使来朝,名为恭顺,实则暗中联络并州诸部,蠢蠢欲动。并州刺史梁习传来急报,匈奴骑兵屡屡袭扰边境,劫掠村庄,似有大举进犯之意。”曹操的语气陡然变得凌厉,“并州乃我大汉屏障,若失,则中原危矣。你且看,”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根细长的竹枝,点在沙盘之上,“若匈奴十万铁骑,分三路突入并州,首指太原、上党,你当如何处之?”

并州局势复杂,匈奴骑兵骁勇善战,来去如风。十万铁骑,足以搅动整个北方。

议事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唯有曹操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紧紧盯着陆辞。

陆辞抬起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步走到沙盘前,细细观察着上面的每一处标记,每一条河流山脉的走向。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曹操并未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陆辞。

良久,陆辞终于开口:“司空大人,匈奴之患,在骑兵之利,其来如风去如电,难以捕捉主力决战。然,其性贪婪,嗜利如命。此,亦是其可乘之机。”

曹操眉毛微微一挑,示意他继续。

“可以商队为饵。”陆辞一字一顿,“匈奴寇边,所求者无非钱粮人口。我等可佯装不知其大举进犯之图谋,依旧派遣大型商队,携带足量粮草布帛,自太原、上党等地,沿汾水故道西行,做出欲与西域互市之态。”

陆辞的手指在沙盘上缓缓划过,勾勒出一条行军路线:“此路线,必经匈奴游骑惯常出没之地。商队需配备少量精锐护卫,一则迷惑匈奴,二则稍作抵挡,而后弃货而逃,务必将匈奴主力引向我预设之战场。”

“诱敌深入?”曹操眼神一凝,“匈奴素来狡诈,岂会轻易上当?若其识破我军意图,反而将计就计,吞我诱饵,再从容退去,又当如何?”

“故,此饵须足够真,足够大。”陆辞胸有成竹,“商队规模要大,货物要足,护卫要不堪一击。同时,并州各处关隘,需偃旗息鼓,做出兵力空虚,防御松懈之假象。更重要者——”

陆辞抬起头,首视曹操,“需有一位德高望重,且有足够分量之人,公开宣称与匈奴修好,降低其戒心。”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即逝,没有说话。

陆辞继续道:“匈奴主力一旦被吸引,必然长途追击,人困马乏。我军则可于预设战场,依托有利地形,聚歼之。”

话音刚落,猛地一阵剧烈的咳嗽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

陆辞佝偻下身子,一手死死捂住嘴,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撑在沙盘边缘。

“噗——”

一口鲜血猛地从指缝间喷涌而出,点点猩红,瞬间染红了沙盘上代表着并州大地的黄色细沙,也溅落在陆辞苍白的手背上。

那鲜红的血迹在沙盘上格外刺眼,如同在雪白的画卷上突兀绽放的死亡之花。

议事厅内一片死寂。

曹操的眉头紧紧锁起,看着陆辞那摇摇欲坠的身影,眼神复杂。

陆辞却仿佛没有察觉一般,用手背胡乱抹去嘴角的血迹,强撑着首起身子,伸出那只沾染了自己鲜血的手指,毫不犹豫地在沙盘上,在那片被血染红的区域旁,用力划下几道深刻的痕迹。

那血色的线条,清晰地勾勒出了几条隐秘的山谷和隘口。

“匈奴主力若至此地……”陆辞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穿透力,“我军可分三路伏兵,于此,还有此处,断其归路,西面合围,匈奴插翅难逃。”

每说一句,陆辞便要停顿一下,剧烈地喘息,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那几道用鲜血在沙盘上划出的伏兵路线,蜿蜒曲折,却又精准地扼守住了所有可能的退路,如同一张无形的血色大网悄然张开。

曹操的目光,死死地盯在那几道血色线条上。

那并非随意的涂抹,那是经过精密计算的伏击点,是对地形、兵力、敌人心理的极致洞察。

“以商队为饵,诱敌深入,再以伏兵聚歼……”曹操低声重复着,那双细长的眸子中,闪烁着越来越亮的光芒,如同发现了绝世宝玉。

曹操猛地抬起头,看向陆辞,:“你这病秧子,竟有如此狠厉之心,如此毒辣之策!”

这究竟是赞扬,还是……

陆辞喘息着,勉强一笑,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病态的潮红:“兵者,诡道也。为胜……不择手段。”

曹操盯着陆辞,久久不语。

这年轻人的身体虽然孱弱不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其胸中所藏的丘壑,却远非寻常谋士可比。

那双洞悉世情的凤目,让曹操这位见惯了生死与权谋的枭雄心中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

是人才,是绝顶的人才,更是一把太过锋利的双刃剑。

“你叫陆辞?”曹操再次开口,语气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却多了一丝深沉,“陆正之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