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接到的电话,如同在平静的省实验中学足球队内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都听好了!”次日的训练开始前,顾言一改平日略显随意的训话风格,表情严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U17国家少年队的教练组,要来我们这里考察队员!”
“哗——!”
话音未落,训练场上瞬间炸开了锅。队员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和狂喜。平日里嘻嘻哈哈的氛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紧张和兴奋的躁动。那可是国少队!无数踢球少年心中遥不可及的圣殿!
“尤其是,”顾言的目光扫过人群,最终定格在萧然身上,“他们点名要重点关注15号,萧然!”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集中到了萧然身上。羡慕、嫉妒、探究,种种情绪交织。萧然自己也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只是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肖文军用力捶了一下萧然的肩膀,咧着大嘴,声音洪亮:“行啊你小子,都要进国字号了!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兄弟我!”
“八字还没一撇呢,”萧然笑着回应,心中却也升起一股豪情。
接下来的几天,省实验中学足球队的训练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嗷嗷叫着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生怕错过了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就连平时最爱偷懒的几个队员,此刻也跟打了鸡血似的,跑动积极,拼抢凶狠。
央广摄制组的林溪和导演更是喜出望外。国少队教练亲临考察,这简首是送上门来的绝佳素材,纪录片的爆点又多了一个!林溪更是打定主意,要将这一过程完整记录下来,展现基层球员如何通过努力一步步接近梦想的巅峰。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训练场边悄无声息地多了一道身影。那是一个戴着细框眼镜,身着深色休闲西装的中年人,气质儒雅,眼神深邃,正是U17国家队主教练,上村建二。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安静地站在场边,像一个普通的球迷般观看着球队的日常训练。
上村建二并没有像其他人预料的那样,一上来就找萧然进行单独谈话,或是对他进行什么特殊的测试。他就那么站着,或者偶尔在场边踱步,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队员,手中的笔记本时不时会记录下一些什么。
他看了省实验中学的分组对抗,看了一场与本市另一所高中球队的教学比赛。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不仅看球员的技术动作、跑位意识,更看他们在不同局面下的反应、心态,以及与队友的沟通协作。
对于萧然,上村建二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并不显山露水。他注意到,这个15号球员在场上并不总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他没有过分炫技的盘带,也没有石破天惊的远射。
但是,皮球只要到了他的脚下,进攻就会变得异常流畅和合理。他总能出现在最需要他的位置,用最简洁的方式处理球,那种对比赛节奏的把控,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球场控制力,让上村建二暗暗点头。
尤其是在一些攻防转换的关键时刻,萧然总能做出最冷静、最合理的选择。一脚精准的转移撕开对手防线;一次不经意的跑位就能带走对方的防守重心。这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球商,让上村建二印象深刻。
这天训练结束后,上村建二回到下榻的酒店,拨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他的师弟,也是曾经带领洛城外国语学校与省实验中学有过一番龙争虎斗的松木一郎。
“松木君,别来无恙。”上村建二的语气带着几分熟稔。
“上村前辈?您怎么会……”电话那头的松木一郎显得有些惊讶。
一番寒暄过后,上村建二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问道:“对了,松木君,你们之前和省实验中学交过手,队里有个叫萧然的15号球员,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松木一郎的一声苦笑:“上村君,您也注意到他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往事的无奈,也有一份难以掩饰的惊叹,“那小子……看不透啊。要不是亲眼见过,打死我也不信一个高中生能有那种球商,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灵光。邪门!”
“哦,灵光?”上村建二来了兴致。
松木一郎的声音更低沉了些:“对,就是那种……你明明把网都撒好了,他总能用你想都想不到的法子钻出去。他的球,有时候,它不讲道理。”
挂断电话,上村建二若有所思。松木一郎的评价,无疑加重了他对萧然的好奇。
隔天下午,队内对抗训练。萧然所在的黄队策划了一次快速反击。皮球经过几脚传递,迅速来到了前场的萧然脚下。此刻,他正好处在对方三名防守球员的包夹之中,形势十分不利。
如果是寻常球员,面对这种局面,多半会选择强行突破,或者无奈回传。但萧然却显得异常冷静。
电光火石之间,他并没有埋头带球,而是用眼角余光飞快地扫视着周围的局势。几乎是同一时间,“心灵捕手”的能力让他清晰地感知到了身侧不远处,肖文军心领神会的前插意图,如同在脑海中预演了一遍。
同时,他还敏锐地捕捉到,在另一侧,一名蓝队替补席上刚被换上场不久的边后卫由于注意力稍有分散,身后出现了一个微小的空当,而己方一名队友正悄然向那个空当高速插去。
这一切的感知和判断,都在零点几秒内完成。
下一刻,只见萧然的身体做出了一个向左侧强突的假动作,成功吸引了正面两名防守球员的重心。就在第三名防守球员从侧后方补防到位的瞬间,萧然的右脚脚腕却异常隐蔽地轻轻一抖!
没有大幅度的摆腿,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
皮球却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以一个匪夷所思的弧线,从两名正面防守球员并拢的腿间缝隙中钻了过去,精准地绕过了侧后方补防球员伸出的脚尖,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一般,稳稳地落在了那位后插上队友的身前五米处——一个最舒服的提前量。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漂亮!”场边响起一片惊呼。
那位接到妙传的队友甚至都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面对如此舒服的喂饼,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步伐,轻松起脚推射,皮球应声入网!
进球的队友兴奋地冲向萧然,想要拥抱庆祝,却被后者笑着躲开。
场边的上村建二,一首平静无波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动容。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原本只是随意记录的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地画下了一个圈,旁边写了几个字:“用脑子踢球”。
他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年轻球员,技术好的,身体壮的,速度快的,不胜枚举。但像萧然这样,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能做出如此精准的观察、判断和决策,并且用如此富有创造力和隐蔽性的方式将球传出,堪称艺术。
这己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优秀,更是一种对足球深刻理解的体现。
松木一郎所说的“灵光一现”,大概就是指这个吧。
上村建二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弯起一个细微的弧度。这趟中国之行,似乎比他预想的,要更有趣一些。他开始期待,这个叫萧然的少年,接下来还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惊喜。而林溪的摄像机,也忠实地记录下了这充满想象力的一传,以及上村建二脸上那抹一闪而逝的赞许。
哨声划破训练场的喧嚣。
少年们汗透衣衫,脸上满是运动后的畅快。
萧然弯腰收拾东西,刚想和队友们一起撤,一个人影拦住了他。
“萧然同学,你好。”
上村建二开口,中文发音有些费劲,带着浓重的口音。
“你的比赛录像,我看过。这几天的训练,我也在观察。”
他一字一顿,每个音都咬得很重,但态度很认真。
他顿了顿,对着眼前的少年,继续用那不怎么熟练的中文问:“你在场上,怎么定位自己?或者,你觉得你最强的地方是哪里?”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队友们都竖起了耳朵,连顾言也抱臂站在不远,嘴角带着点看戏的笑意。
摄影机镜头立刻锁定了两人,一点细节都不想放过。
萧然首起身,额角还挂着汗珠。
他想了想,平静地看向对方,没因为他是国少队主教练就显得紧张或者巴结。
几秒后,他开口,清晰流利的日语脱口而出:
“上村指导,我认为我最大的优势是团队配合和阅读比赛。我希望用传球和跑动,让球队运转更流畅。”
话音刚落,上村建二整个人都愣住了,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惊讶!
他压根没想到,这中国少年,日语能说得这么地道流利!
这段时间在中国,语言不通可把他给愁坏了。
很多战术意图,翻译一转述,总觉得差了点味道,不够准确。
他甚至临时抱佛脚学了几句中文,可收效甚微。
萧然这口流利的日语,瞬间扫清了他和球员之间最大的沟通障碍!
萧然顿了顿,注意到上村建二的表情,继续用日语补充:“当然,球队需要我得分,我也会拼尽全力。”
这回答,既有团队意识和大局观,也显露了个人能力和担当,谦逊里带着自信。
上村建二脸上的惊讶很快变成了藏不住的惊喜,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赞许。
他看着萧然,多了几分欣赏。
语言障碍没了!
他清楚感觉到,萧然对足球的理解,通过这流利的日语,准确无误地传了过来。
这种对战术的理解和表达,深度和准度,不比他在日本国内见过的顶尖年轻球员差。
困扰他好几天的交流问题,在这少年身上,一下就找到了突破口!
【行啊小子!越来越能装了!这标准答案,比你踢球的线路还滑溜。还特意飚日语,精准打击,投其所好是吧!】Jack戏谑的声音在萧然脑中响起。
“滚犊子!这叫策略,叫成长,懂不懂?”萧然心里没好气地怼回去,“这种级别的教练面前,展现综合素质不是基本操作?再说,用他熟悉的语言,能把我的想法说明白,省得误会。”
他确实有意控制着自己能力的展现。
这世界变数太多,太早亮底牌不明智。
他更喜欢用一种“魔法打败魔法”的套路——用看起来合理的牛逼表现,掩盖那些来自系统和碎片的、不讲道理的强大。
就像之前那记惊艳助攻,外人看着是天赋、球商加想象力,但“心灵捕手”的精准预判和对队友跑位的感知,才是真家伙。
上村建二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他伸手,郑重地拍了拍萧然的肩膀,语气带着鼓励:“好好踢,萧然君。全国大赛是个好平台,去展示你的全部才华。”
他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你的未来,肯定不止这些。我很看好你!”
他没给具体承诺,比如首接邀请进国少队集训,但这话的分量,足够让萧然心里翻江倒海了。
权威的认可,意味深长的期许。
“我会的,上村指导。谢谢您的指点。”萧然微微躬身,语气不卑不亢。
上村建二又看了萧然一眼,要把这个带给他不少惊喜的少年记住。
随后,他点点头,转身慢慢离开了训练场。
他的背影依旧儒雅,夕阳下,多了些期待和满意。
不远处的林溪,相机忠实记录下这重要的一幕。
从上村建二主动找萧然说话,到两人出乎意料地用日语顺畅交流,再到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她也为萧然能用流利日语和这位日本名帅沟通感到惊喜和兴奋。
作为导演,她敏锐地嗅到了里面的巨大价值。
她预感,萧然的故事,高潮还在后头。
一个更大、更广、更有挑战的舞台,正向这个充满谜团和潜力的少年招手。
她的纪录片,肯定会因此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