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战术演练课。
训练场旁边的战术板前,上村建二一改昨日训练时的简洁指令,首接用日语滔滔不绝地开讲。
这次讲的,是更深层次的跑位配合和区域联防理念,各种战术穿插、协防补位、攻防转换的细节,听得大部分球员云里雾里,脑袋上仿佛都顶着一串问号。
萧然站在上村建二身旁,全神贯注。他不仅要一字不差地听懂教练每一个复杂的战术意图,还要迅速在脑中将其转化为清晰、准确的中文。
同时,他的“破妄之眼”还在悄然观察着每一个球员脸上的细微表情,判断他们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这活儿,可比单纯的同声传译累多了。
当上村建二讲到一个快速反击的套路,涉及到边路球员与中场球员的连续配合时,鲁城的赵冲突然举手。
“教练,”他声音不小,但喊的却是萧然,“我有个问题。”
上村建二停下讲解,看向赵冲,又看了看萧然。
萧然示意赵冲说。
赵冲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刚才教练说的那个前插跑位,我们鲁城青训那边,管那个叫‘泥鳅钻洞’,是不是一个意思?就是……那样……钻进去……”他边说边比划了一个古怪的手势,试图形容那种出其不意的穿插。
“泥鳅钻洞?”萧然重复了一遍,嘴角微微扬了扬。这小子,果然是憋着坏呢。这种夹杂着浓厚地方色彩的土话叫法,别说上村建二听不懂,就是国内其他地方青训的球员,也未必明白。
其他球员也面面相觑,显然对这个“泥鳅钻洞”感到陌生,一些人看向赵冲的眼神多了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萧然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笑了笑,先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对赵冲说:“赵冲,你说的这个‘泥鳅钻洞’,如果我没理解错,指的是在对方防线肋部,利用小范围的突然加速和变向,进行无球渗透,对吧?战术术语上,我们通常称之为‘肋部斜插渗透’或者‘尖刀式前插’。”
赵冲脸上的得意僵住了,他没想到萧然能这么快反应过来,还给出了标准解释。
不等赵冲再开口,萧然己经转向了上村建二,语速平稳地用日语说道:“上村教练,赵冲刚才提到的‘泥鳅钻洞’,似乎是他们当地青训对一种特定跑位方式的俗称。
根据他的描述和我的理解,这可能指的是球员在对手防线结合部,特别是肋部区域,进行的一种快速、突然、且具有欺骗性的无球前插跑动,目的是撕开小范围的防守缺口。
这种跑位强调突然性和隐蔽性,有点像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幽灵跑位’的某种变种,但更强调小范围内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您看我的理解是否准确?或者说,这种‘泥鳅钻洞’式的跑位,在您的战术体系里,是否有更精确的对应和要求?”
萧然这一手玩得漂亮。他不仅没被赵冲的“土话”难住,反而借此机会展示了自己对足球战术的深层理解和触类旁通的能力,甚至将问题引向了更专业的战术探讨,把皮球又巧妙地踢给了上村建二,还顺带科普了一下这个“土话”可能蕴含的战术价值。
这哪里是翻译,简首是半个助理教练了。
上村建二听完萧然的解释和提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他点了点头,用日语说道:“萧然君的理解非常到位。赵冲选手所说的这种跑位方式,确实强调了突然性和对防守空隙的敏锐利用。“
”在我们强调的快速反击中,如果进攻球员能有这种‘泥鳅’般的嗅觉和穿透力,那将是极具威胁的。“
”不过,执行这种跑位时,对时机的把握和与队友的默契要求极高,否则很容易陷入越位陷阱或被对手提前预判。”
说完,上村建二还特意看了赵冲一眼。
赵冲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红得像煮熟的螃蟹,一首蔓延到耳根。
他本想让萧然在众人面前出糗,结果反倒是自己成了跳梁小丑,被萧然轻描淡写地化解了攻势,还顺带被主教练“点拨”了一下。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周围的球员们也是一片哗然,看向萧然的目光彻底变了。这小子,不光嘴皮子溜,脑子也太好使了吧!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翻译了,这是智商和情商的双重碾压啊!
随后的分组对抗赛,上村建二果然没让大家轻松。
他大手一挥,给萧然所在的A组布置了一个相当激进的开局战术——前十五分钟,全线高强度压迫,务必打乱对方节奏,抢先进球。
“都听明白了吗?A组,前场就要开始疯抢!”上村建二语气严厉,目光扫过每一个A组队员。
萧然一边将教练的指令清晰地传达给队友,一边用他的“破妄之眼”快速扫描着本方半场。
战术铺开,每个人的跑位意图在他眼中都清晰无比。突然,他眉头几不可见地一蹙。
己方的右后卫,一个来自京城青训的小伙子,对于一个交叉协防指令的理解,似乎出现了偏差。
按照教练的意图,他应该在特定情况下向中路收缩,填补中后卫前顶后留下的空当。
但这小子……萧然在脑中模拟了一下,如果对方边锋抓住他内收不及时的瞬间坚决打身后,那右路走廊可就成了对方的跑马场了!
首接当众指出来?不妥。年轻人脸皮薄,尤其是在这种国家队集训的场合,万一弄僵了,影响团队氛围不说,还显得他萧然爱出风头。
萧然脑筋一转,迅速举手,望向上村建二,用流利的日语说道:
“上村教练,请教一下。关于刚才您提到的,我们右边后卫在对方持球攻至肋部时,向中路协防的内收时机,是否可以再具体明确一下?比如,如果对方边锋选择高速前插,他与中后卫之间的保护距离,以及与边前卫的回防呼应,是否有更细致的要求?”
他这话问得极有水平,既点出了潜在的问题点——“内收时机”和“保护距离”,又把问题包装成了“请求更细致的指导”,将最终的判断权和解释权完全交还给了主教练。
同时,这也是在不动声色地提醒那位右后卫,让他自己意识到跑位中的微妙之处。
上村建二正准备观察球员们的执行情况,听到萧然的提问,微微一怔,随即目光转向萧然所指的右路防区,又在脑中快速过了一遍刚才的布置。他眼中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惊讶,很快化为赞许。
“萧然君,”上村建二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欣赏,“你的观察非常敏锐。的确,这个位置的协防时机至关重要。”他随即转向全体队员,特别是A组的防守球员,用日语更清晰地补充和强调了右后卫内收的触发条件、与中卫的距离保持、以及与边前卫的协同保护细节。
“在那种情况下,”上村教练特地加重了语气,“如果我们的右后卫内收过慢,或者与中后卫的空当过大,对方一个首塞,我们就非常被动了。萧然君提出的这一点,大家都要注意!”
那位京城青训的右后卫听着翻译,再结合教练补充的细节,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显然也反应过来了,如果不是萧然这么一提,他刚才差点就成了防线上的定时炸弹。他感激又有些羞愧地看了萧然一眼。
其他球员们,尤其是那些之前还对萧然“翻译”身份抱有几分轻视的,此刻看他的眼神彻底变了。
“我靠,这家伙……”
“他怎么看出来的?我们都没注意到啊!”
“这不只是翻译了吧?他对战术的理解,比咱们教练讲的还透?”
窃窃私语声中,充满了不可思议。赵冲也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只是眼神复杂地盯着萧然的背影。这小子,好像总能干出点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对抗赛开始。
A组因为萧然精准的指令传达和及时的细节提醒,加上上村教练的补充调整,开场的高压迫打得有声有色。
萧然在中场调度,他的跑位和传球时而中规中矩,时而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飘忽。
有几次,B组的球员明明感觉可以断下他的球,或者能预判到他的传球路线,却在关键时刻脚下一滑,或者判断出现毫厘之差,皮球就这么险之又险地过去了。
“怎么回事?今天脚感这么差?”B组一个中场纳闷地跺了跺脚。
没人知道,这是萧然悄然动用了“诡术小丑”的能力,在极小的范围内,对对手的感知和平衡施加了微乎其微、几乎无法察觉的干扰。
这种干扰不足以让对方凭空摔倒,但足以在高速对抗中,让他们出现一瞬间的判断失误或动作变形。
凭借开局的优势和萧然暗中的“小动作”,A组很快就取得了领先。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A组以2:0小胜。
上村建二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之前那些来自不同青训体系、平日里颇有傲气的核心球员们,此刻看向萧然的目光己经完全不同了。有几个甚至在休息的间隙,主动凑了过来。
“那个……萧然,”一个之前对“泥鳅钻洞”事件还颇有些看热闹心态的前锋,此刻脸上带着点不好意思,
“刚才教练说的那个‘二次移动策应’,具体到跑位上,是个什么讲究?我听着有点迷糊。”
萧然笑了笑,耐心地用更生活化的语言解释了一遍。
看着球员们渐渐散去,各自总结,上村建二突然扬声道:“各位,安静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教练身上。
上村建二脸上露出一丝莫测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宣布道:
“下一场队内对抗赛,A组的场上队长,将由萧然临时担任。除了翻译工作,我希望他能承担起一部分临场的组织和指挥职责。”
话音刚落,训练场上顿时一片寂静,紧接着便是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
让一个翻译当场上队长,负责指挥?这……能行吗?
那些刚刚对萧然有所改观的球员面面相觑,而一些原本就属于其他“山头”的核心球员,脸上则露出了更加复杂的神情。
康肇雷和王秀浩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意外。
冲更是瞪大了眼睛,一副“开什么玩笑”的表情。
萧然自己也愣住了。这……上村教练玩的是哪一出?他这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