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风波平息,林氏医庐的声望更上一层楼,每日里求医问药者络绎不绝。林阳却并未因此沾沾自喜,反而眉头深锁。这几日的义诊,让他接触了大量底层病患,也让他对大秦医疗的另一个顽疾——药材质量,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先生,这是今日新入的一批白术,您过过目。”苏晴捧着一小捆干制药材,走进内堂。
林阳拈起一根,仔细端详,又凑到鼻尖轻嗅,眉头皱得更紧:“晴儿,你看这白术,色泽发暗,隐有霉点,气味亦不正。此等药材,非但无益于病情,反而可能延误乃至加重。这绝非个例,义诊时我便发现,许多百姓所用汤药,药材低劣者十之七八。”
苏晴闻言,俏脸也凝重起来:“先生说的是。如今咸阳城中药材生意,多为几家大药商把持。他们仗着家大业大,货源广博,时常以次充好,甚至混入伪品,寻常百姓和小药铺根本无从分辨,只能任其宰割。我家当年也曾深受其苦。”
林阳眼神一凛:“药材乃治病救人之本,岂容奸商如此亵渎生命。此事若不整治,我纵有通天医术,也难救万民于水火。”
数日后,太医令林阳上奏始皇帝,痛陈如今药材市场之乱象,首指假药劣药横行,贻害无穷,恳请陛下下旨,于咸阳试行药材检验之法。凡入市药材,需经太医署查验品级,合格者方可流通贩售,并明码标价,杜绝以次充好、漫天要价之举。
此奏一出,朝堂之上便起微澜。
始皇帝认为药材关乎民生,林阳所言有理,准其试行。
消息传出,咸阳城内的药商们立时炸开了锅。
“什么?药材检验?还要太医署的人来定品级?”咸阳最大的药材商之一,平日里脑满肠肥的钱掌柜,此刻在自家密室中急得跳脚,“这不是断咱们的财路吗!”
另一位瘦削的赵掌柜阴声道:“那林阳,先是义诊收买人心,如今又想插手咱们的生意!他一个黄口小儿,懂什么药材!咱们卖了半辈子药,难道还不如他?”
“哼,他这是想把咱们的利润都刮走!”
“不能让他得逞!咱们若是不反抗,日后岂不是任他拿捏!”
几家大药商一拍即合,为首的钱掌柜狠声道:“明日起,咸阳所有药铺,一律罢市!我倒要看看,没有药材,他林阳如何治病救人!百姓一旦无药可用,怨声载道,看那始皇帝还如何偏袒他!”
翌日,咸阳城中大小药铺,果然齐齐关门歇业,门板上贴着药材短缺,暂缓营业的告示。一时间,城中药材供应骤然断绝。普通百姓家中有个头疼脑热,竟无处抓药,顿时怨言西起。
“先生,不好了!”老周气喘吁吁地跑进医庐,“城里所有药铺都关门了!那些天杀的药商,这是要逼宫啊!”
苏晴亦是面色焦急:“今日己有不少病患因无药可用,病情反复。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出大事!”
林阳面沉似水,眼中却闪过一丝寒芒:“他们以为垄断了药材,便能扼住我的咽喉,扼住大秦万民的性命?痴心妄想。”
晴儿,立刻传下话去,就说我林阳三日后要在医庐前的广场上,公开传授百姓辨识常用药材真伪之法,并高价收购民间优质药材。”
“先生,这……”苏晴有些迟疑,“百姓即便识得药材,可货源仍在那些药商手中啊。”
林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大秦地大物博,奇花异草遍布山野,岂会只有他们识得采摘炮制?真正的宝藏,在民间。我要让那些自以为是的药商看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消息一出,咸阳城再次轰动。
“林太医令要教咱们认药材?”
“还高价收药?这是要跟那些大药商对着干啊!”
“太好了!再也不用怕被那些奸商骗了!”
三日后,林氏医庐前的广场人山人海。
林阳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身前摆放着数十种真假对比的药材。
“诸位乡亲!”林阳声若洪钟,“今日,林某不谈医术,只教大家如何辨识药材!你们看,这株人参,形态,纹路清晰,参须完整,此乃上品!而这株,看似粗大,实则内里松散,纹路模糊,便是以萝卜仿冒的伪品!”
林阳拿起两味黄芪:“再看这黄芪,正品皮黄肉白,有菊花心,味甘。而这劣品,色暗质枯,药效十不存一!”
林阳一一讲解,从色泽、气味、形态、质地,深入浅出,辅以实物对比。百姓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惊叹。医庐的学徒们则在台下分发一些简单的图谱,帮助记忆。
“先生真是活菩萨!不仅给我们看病,还教我们认药!”
“以后再也不怕买到假药了!”
与此同时,苏晴则在一旁设立了收购点,按照林阳定下的标准,对一些世代采药的药农带来的药材进行检验和收购。
一位来自骊山脚下的老药农,捧着一包小心晾晒的柴胡,激动得声音发颤:“老汉采了一辈子药,头一回遇到肯给这等公道价钱的贵人!以往那些药商,把我们的价钱压得比草还贱!”
苏晴温婉一笑:“老丈放心,只要药材地道,林太医令定不会亏待大家。”
一连数日,林阳一面教导百姓辨药,一面组织收购。那些罢市的药商们原本在家中坐等林阳服软,却不料等来的竟是这般景象。
钱掌柜等人派去打探消息的伙计回报,无不面如土色。
“掌柜的,那林阳……那林阳把辨药的法子都教给老百姓了!”
“他还……他还从那些山野村夫手里收药,听说给的价比咱们平日里还高!”
“什么?!”钱掌柜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面色惨白,“他这是釜底抽薪啊!”
赵掌柜也慌了神:“这下如何是好?百姓都识得真假了,咱们那些次等货、伪劣品,日后还怎么卖得出去?”
更让他们绝望的是,随着林阳的行动,越来越多深山中的药农、村寨里的采药人,带着自家珍藏的优质药材涌向咸阳。林氏医庐的药库迅速充盈起来,甚至开始向一些愿意接受新规的小药铺供货。
那些罢市的大药商们,眼看着自己囤积的药材无人问津,而林阳扶持的民间药源却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彻底慌了手脚。他们试图降价抛售,却发现百姓们手中有林阳教的火眼金睛,假劣药材根本卖不出去。
不出十日,曾经不可一世的药材垄断联盟,在林阳雷厉风行的组合拳下,己是土崩瓦解。钱掌柜等人不得不灰溜溜地重新开门营业,并且乖乖接受太医署的药材检验制度。
咸阳药材市场焕然一新,百姓们买到了放心药,纷纷称颂林太医令的功德。而那些被扶持起来的民间药农,更是将林阳视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