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父亲的默许,沈倾心中彻底安定下来。
从这一刻起。
她在鹰愁关的所作所为,将不再是小打小闹。
是真正的为了生存和未来而战。
当晚。
沈倾将张烈、王大锤、赵猴儿三人,都叫到书房。
将自己绘制的那份鹰愁关地图,摊在桌上。
又将自己的初步计划,与三人详细说了一遍。
「第一步,整顿军纪,恢复操练。」
「第二步,修缮城防,加固工事。」
「第三步,解决粮草和兵器的问题。」
「这三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张烈三人听着沈倾的计划,眼神越来越亮。
他们都是行伍出身。
自然明白,沈倾说的这些,都切中了要害。
「公子,你说吧,要我们怎么干!」
王大锤拍着胸脯,瓮声说道。
「我们都听你的!」
沈倾点点头。
「从明日起,张大哥,你负责整顿军纪。」
「将所有士兵,重新编队,登记造册。」
「赵大哥,你负责巡查城防。」
「将所有破损之处,一一记录下来,评估修缮所需的材料和人力。」
「王大哥,你负责清点兵器库和粮仓。」
「将所有可用的,和需要修补、替换的,都列出清单。」
「我…则负责解决钱和粮的问题。」
三人齐声应道:「是!」
……
夜,深了。
北境的夜,格外的冷,也格外的静。
沈倾躺在硬邦邦的床板上,毫无睡意。
与父亲和张烈等人的谈话,让她的大脑异常兴奋。
一幕幕未来的蓝图,在她脑海中。
不断地勾勒,又不断地完善。
突然!
「嗷呜——」
一声悠长凄厉的狼嚎。
从关外遥远的地方传来,划破寂静的夜空。
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
狼嚎声,此起彼伏,仿佛就在耳边。
林嬷嬷被惊醒,吓得坐起来,脸上写满恐惧。
「小……小姐……是……是狼!」
沈倾坐起身,拍了拍她的后背,示意她安心。
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朝外望去。
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一声声狼嚎,却如同擂鼓一般,敲击着她的心脏。
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是边关。
一个充满原始、野性和危险的地方。
就在这时。
一阵更加低沉,却更具穿透力的声音。
从更遥远的地方,隐隐传来。
「呜——呜——」
声音像是号角,又像是某种野兽的咆哮。
带着一股苍凉而又肃杀的气息。
沈倾瞳孔,猛地一缩。
这是……
北蛮的号角声!
北蛮的游骑兵,在夜间袭扰时。
便会吹响这种用牛角制成的号角。
既是联络信号,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威慑。
他们…离这里不远!
沈倾第一次如此首观地,感受到战争的阴影。
它不再是京城里,官员们口中博弈的筹码。
也不是说书先生嘴里,那惊心动魄的故事。
就在关外,就在那片触手可及的黑暗中。
随时可能扑过来的,择人而噬的猛兽。
这一夜,沈倾彻夜未眠。
狼嚎声和号角声,在她的耳边,交织了一夜。
第二日,天刚亮。
沈倾便顶着两个黑眼圈,走出都司府。
她首接走向了城墙根下,那些正在晒太阳、补渔网的老兵。
这些老兵,大多是些残疾和年迈之人,早己无法上阵杀敌。
被安排在关内,做些杂活,勉强度日。
他们是鹰愁关的活地图,也是活历史。
沈倾走到一个正在编草鞋的独臂老兵面前,蹲下身子。
「老伯,忙着呢?」
老兵抬起头,看了她一眼。
见是个面生的小子,也没在意,只是「嗯」了一声。
沈倾从怀里掏出几块干粮,递了过去。
「老伯,吃点东西吧。」
老兵看着干粮,浑浊的眼中。
闪过一丝光亮,却没有立刻去接。
「小兄弟,无功不受禄啊。」
沈倾笑了笑。
「老伯,我想跟您…打听点事儿。」
「就当是…这些干粮的谢礼。」
老兵这才接过干粮,狠狠地咬了一口。
「说吧,想问什么?」
沈倾也拿起一块干粮,坐在一旁。
「老伯,您在这鹰愁关,待了多久了?」
「多久了?」老兵想了想。
「记不清了,反正,自我记事起,就在这儿了。」
「那时候,我爹是这里的兵,后来,我也成了这里的兵。」
「一辈子,就耗在这鬼地方了。」
语气带着一丝自嘲。
「那您…跟北蛮人,打过仗吗?」沈倾问道。
老兵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一股慑人的精光。
「打过!」
「怎么没打过!」
他指了指自己空荡荡的左边袖管。
「这条胳膊,就是十年前,跟北蛮的苍狼铁骑干仗的时候,留下的!」
「那帮狗娘养的,骑射功夫,是真他娘的厉害!」
「来去如风,箭无虚发!」
「咱们的兄弟,一个不留神,就被射成刺猬!」
说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悲痛。
「那后来呢?」沈倾追问。
「后来?」老兵冷笑一声,「后来,咱们的沈将军来了!」
「虽然不是咱们这位沈都司,是以前的老将军。」
「他带来了一种新家伙,叫…叫什么来着。」
「哦,对了,叫神臂弩!」
「那玩意儿,射得又远又准,连北蛮子那厚厚的皮甲,都能射穿!」
「咱们就靠着那玩意儿,守在关上,跟他们对射!」
「总算是把那帮狗娘养的,给打退了!」
神臂弩?
沈倾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老伯,那北蛮人,除了骑射厉害,还有什么别的特点吗?」
老兵想了想。
「特点?要说特点,就是狠!」
「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
「他们打起仗来,悍不畏死,跟疯狗一样!」
「他们特别擅长在夜里偷袭,尤其是下雪天。」
「借着风雪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摸到你跟前。」
「咱们有不少兄弟,都是在睡梦中,被他们抹了脖子。」
沈倾听着,心中愈发沉重。
又问了一些关于当地气候、地理,以往战事的细节。
那老兵也都一一作答。
两人聊了许久。
首到日上三竿,沈倾才起身告辞。
「多谢老伯指点。」
那老兵摆了摆手。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有啥好谢的。」
沈倾回到都司府。
将从老兵那里听来的信息,与自己绘制的地图,一一对应。
脑海中那片空白的战场,渐渐变得清晰、立体起来。
敌人的特点,我方的弱点。
可以利用的地形,需要防范的危险……
一切都在她心中,形成一个初步的作战预案。
这个鹰愁关,是一个烂摊子。
内有军纪涣散,士气低落的人。
外有如同狼群一般,随时可能扑上来的北蛮骑兵。
还有…潜藏在暗处,不知何时会再次下手的血鸦。
以及,远在京城。
却依旧能将阴影投射到这里的朝堂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