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这把不当牛马

第44章 学宫·格物·寒门起势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三国:这把不当牛马
作者:
东城墙的五月十七
本章字数:
9856
更新时间:
2025-06-13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夏末,伏龙匠城的心脏地带,匠造广场边缘那片曾被爆炸撕裂的土地上,一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飞檐斗拱,只有厚重的青砖水泥墙体、宽大明亮的琉璃窗和坚固的钢铁桁架屋顶。门楣之上,悬着一块巨大的、未上漆的原木牌匾,上书三个遒劲有力、以烧红铁钎烙刻而成的大字:

*匠 城 学 宫

字迹边缘焦黑,带着灼热的力量感,如同匠城本身,粗粝而灼热。

开宫之日,没有钟鼎礼乐,只有熔炉的轰鸣和蒸汽机的喘息作为背景音。学宫前的空地上,黑压压挤满了人。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队列,而是泾渭分明的两股洪流:一侧是数千名穿着统一靛蓝粗布“学徒工装”、大多面黄肌瘦却眼神晶亮的寒门子弟,他们紧握着新发的、印着齿轮锤纹的“学宫工分券”,兴奋又忐忑地交头接耳;另一侧,则是人数稀少得多、衣着虽不华丽却整洁得体、神情矜持甚至带着一丝倨傲的士族子弟及其仆从——他们是匠城在冀州、兖州等地“特邀”而来,或是某些投奔匠城但依旧心念“诗书传家”的旧士族之后。

陈墨立于学宫高台,身后是甄宓、左慈、华佗、赵铁锤等核心。他没有长篇大论,只将一卷散发着墨香、以活字印刷术批量印制的书籍高高举起。书封之上,是同样烙铁而成的书名:

**《基础格物》**

**《劳动算经》**

“今日起!” 陈墨的声音穿透喧嚣,冰冷而清晰,“匠城学宫,开门授业!无门第之别!无资财之槛!唯以‘工分’为束脩!唯以‘格物致知、劳力兴业’为圭臬!”

他猛地将手中书卷掷向下方人群!

“此二书!乃学宫根基!亦为匠城血脉!其中所载,非圣贤空言,乃天地运行之理,器物造作之法!学通者,可为匠师!精研者,可掌工坊!立新功者,可晋大匠,议匠城事!”

“凡我匠城学徒、匠人子弟,皆可凭工分券,入此门,习此道!”

“开——宫——!”

沉重的学宫大门缓缓洞开!如同开启了知识与力量的新闸门!

---

学宫内部,宽敞明亮。巨大的琉璃窗将阳光引入,照亮一排排整齐的原木桌椅。墙壁之上,没有悬挂圣人画像,而是张贴着巨大的、绘有各种机械结构、杠杆原理、齿轮咬合、乃至简易蒸汽机剖视图的挂图!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料和油墨的气息。

最大的“格物堂”内,人头攒动。第一课,由左慈亲授。老道须发皆白,道袍飘飘,立于一面巨大的黑板前(涂黑漆的木板)。黑板上,用白色石膏笔勾勒着一个极其常见的物件——水井轱辘。旁边标注着力臂、阻力臂、支点等符号。

“今日,不论玄虚,只谈此物!” 左慈的声音苍老却洪亮,他枯瘦的手指指向轱辘,“此乃汲水之器,田间常见。然,诸君可知,为何小小童稚,亦可借其力,提起百斤水桶?”

堂下鸦雀无声。士族子弟们面露不屑,觉得此等粗鄙之物也配登堂入室?寒门学徒则屏息凝神,他们在田间地头见过无数次,却从未深思其理。

“其奥妙,尽在‘杠杆’二字!” 左慈手中的石膏笔在力臂与阻力臂上重重一点,“力臂长一分,省力十分!此乃天地间至简至朴之‘力理’!明此理,可造千斤吊机,可开万钧山门!而非…空谈仁义,坐困愁城!”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些面露不屑的士族子弟,语带机锋。

“此…此乃奇技淫巧!匠作小道!岂能与圣贤微言大义相提并论!” 一个坐在前排、身着锦缎儒衫的年轻士子终于忍不住,涨红了脸,低声驳斥,声音虽不高,但在寂静的课堂中格外刺耳。他是兖州名士郑玄的远房族侄,郑峤。

左慈尚未回应,一个坐在角落、穿着洗得发白的靛蓝学徒工装、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猛地站了起来!他皮肤黝黑,手指粗大,显然是常年劳作的痕迹,眼中却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求知光芒。他正是第一批涌入匠城的寒门子弟之一,兖州流民之后——王燧!

“先生!” 王燧的声音带着乡音,却异常响亮清晰,“杠杆之理,非小道!乃大道!” 他指着黑板上的轱辘图,“若依圣贤书,童稚提百斤水,乃孝感天地,神力相助?放屁!” 粗俗的话语引得堂内一片哗然,郑峤更是气得脸色发白。王燧却不管不顾,抓起桌上一个简易的木质杠杆模型(学宫统一配发),几步冲到黑板前,将模型支点、力臂、阻力臂与黑板图示一一对应!

“看!此乃支点!此乃阻力臂!挂水桶处!此乃力臂!人手施力处!” 他一边快速摆弄模型,一边语速飞快,如同在田间向伙伴解释如何省力搬石头,“力臂越长,施力越小!此乃实打实的道理!若将此理用于造吊机!一人之力,可抵十牛!省下的力气,可开荒!可炼铁!可造雷!这…这怎么是奇技淫巧?!这分明是…实打实的造富之力!安身立命之本!”

王燧的话语,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堂内瞬间炸开!

“说得好!”

“对!省力就是多干活!多干活就有工分!就能吃饱!”

寒门学徒们激动地拍着桌子,大声附和!他们不懂微言大义,却懂得王燧手中那个小小模型蕴含的力量!那是最朴素的、属于劳动者的真理!

郑峤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王燧:“粗鄙!粗鄙至极!圣人教化,修齐治平!岂是尔等只知蛮力的匠奴所能妄议?!”

“匠奴?” 王燧猛地回头,黝黑的脸上毫无惧色,只有被激怒的火焰,“没有俺们这些‘匠奴’抡锤开矿,炼铁造器,你们这些念圣贤书的,拿什么写字?穿什么绸缎?住什么高堂?!‘格物’怎么了?‘劳力’怎么了?匠城赤旗上刻着什么?是齿轮!是铁锤!不是之乎者也!侯爷说了,不格物,不知天地力!不劳力,不得口中食!”

“不格物,不知天地力!不劳力,不得口中食!” 不知是哪个寒门学徒率先吼了出来!

紧接着,如同燎原之火!

“不格物,不知天地力!不劳力,不得口中食!”

“不格物,不知天地力!不劳力,不得口中食!”

整齐而充满力量的吼声,如同惊涛骇浪,席卷了整个格物堂!寒门子弟们挺首了脊梁,用最朴素也最响亮的口号,狠狠回击着士族的傲慢!那面烙印在工券上、悬挂在学宫门楣的齿轮巨锤,此刻仿佛在他们眼中燃烧!

左慈抚须而笑,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欣慰与震撼的光芒。他没有阻止这场“粗鄙”的呐喊,反而觉得这才是学宫该有的气象!格物致知,本就该如此生机勃勃,充满力量!

混乱中,谁也没有注意到,一个穿着普通学徒工装、面容清秀、眼神却异常沉静的少年(诸葛亮派来的书童,化名阿亮),正飞快地在膝上的粗糙纸页上记录着黑板上关于杠杆的图示和公式,以及…王燧那番充满火药味却首指核心的辩驳。他的笔尖,在“力臂长一分,省力十分”的公式旁,重重地划了一个圈。

---

课后,学宫布告栏前人头攒动。新贴出的“匠城火器研究所实习岗招募令”如同磁石,吸引着所有学徒的目光。要求极其严苛:需通过《基础格物》《劳动算经》初考甲等,并提交一份“力械巧思”方案。

王燧挤在人群中,看着招募令,心脏狂跳。他摸了摸怀里那份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他根据杠杆原理,结合在矿上看到的滑轮组,草绘的一种“省力矿石提升架”的简陋图纸。这是他熬了三个通宵,用省下的工分券换来的劣质炭笔画的。

“就凭你?一个矿工崽子?也想进火器所?” 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旁边响起。郑峤带着几个士族子弟,抱着手臂,一脸嘲弄地看着王燧,“火器乃匠城命脉!国之重器!岂容你这种只知蛮力、不通文墨的粗胚染指?还是乖乖回去抡你的大锤吧!别污了研究所的清净!”

王燧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拳头捏得咯咯作响。但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理会郑峤的嘲讽,只是将怀里的图纸攥得更紧,眼神更加坚定。他挤出人群,大步走向招募处那排严肃的考官桌。

主考官正是赵铁锤。他黑着脸,看着面前一摞或花哨空洞、或陈腐不堪的“方案”,烦躁地拍着桌子:“废物!一群废物!画得花里胡哨!狗屁不通!火器所要的是能造枪管、调火药的巧手!不是画符的!”

“下一位!” 助手高喊。

王燧有些紧张地将自己的图纸递上。纸张粗糙,线条歪扭,还有几处被汗水浸湿的污渍。

赵铁锤皱着眉,粗粗一扫。图纸上是一个极其简陋的支架结构,核心是利用几组滑轮和杠杆,减少提升重物所需的人力。结构原理简单,甚至有些粗糙。

“矿石提升架?” 赵铁锤瓮声瓮气,兴趣缺缺,“这玩意矿上不是有类似的吗?要你画?”

“不…不一样!” 王燧急了,也顾不得紧张,指着图纸上一处关键结构,“大人您看!这里!俺加了个活动卡榫!用杠杆原理!人只要扳动这里的小手柄!就能卡死或者放开绳索!省力!还稳当!比现在矿上用的…至少省三成力!腾出来的人手…可以去干更精细的活儿!比如…比如打磨火枪的撞针!” 他最后一句几乎是喊出来的。

“省三成力?打磨撞针?” 赵铁锤铜铃般的眼睛猛地一眯!他再次仔细看向那简陋图纸上的活动卡榫结构,又看看王燧那双布满老茧、却闪烁着执着光芒的眼睛。作为匠城核心,他太清楚节省人力的意义了!尤其是在火器生产这种需要大量人力的精细环节!这小子…思路清奇!不尚空谈!首指核心!

“你…” 赵铁锤黑脸上挤出一丝难看的笑容,蒲扇大的手掌重重拍在王燧瘦削的肩膀上,拍得他一个趔趄,“叫什么名字?”

“王…王燧!燧石取火的燧!”

“好!王燧!” 赵铁锤声如洪钟,震得布告栏嗡嗡作响,“你的‘省力卡子’…有点意思!火器研究所‘撞针打磨组’…实习岗!归你了!工分双倍!明天上工!干不好…老子亲自把你踹回矿洞!”

“诺!” 王燧激动得浑身颤抖,眼眶瞬间红了!他猛地挺首了单薄的脊梁,如同那图纸上简陋却坚固的支架!

消息如同旋风般传开!寒门子弟王燧,凭一纸粗陋的杠杆图纸,竟破格入选火器研究所!这无疑在学宫投下了一颗更大的炸弹!寒门学徒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而郑峤等士族子弟,脸色则更加难看,如同吞了苍蝇。

---

学宫食堂,巨大的青砖建筑内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嘈杂的人声。长条木桌旁,学徒们按籍贯或工坊分区坐着,边吃边聊。

郑峤和几个士族子弟独占一桌,桌上摆着家中仆役送来的精致食盒,与周围大口啃着杂粮饼、喝着菜汤的寒门学徒格格不入。郑峤用银箸挑剔地拨弄着食盒里的菜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邻桌几个寒门学徒耳中:

“…哼,鸡窝里飞出个野凤凰,还真当自己是回事了?火器所?那是玩命的地方!炸膛了,第一个死的就是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泥腿子!匠城…终究是暴发户,不知礼数!竟让抡锤打铁的贱术,登堂入室,与圣贤书同列?可笑!可悲!”

邻桌一个正埋头喝汤的寒门学徒,握着陶碗的手猛地攥紧!他抬起头,正是王燧同乡的李石头。他猛地放下碗,发出“哐当”一声脆响!他站起身,指着郑峤,因激动而声音发颤:“你…你骂谁是贱术?!抡锤打铁怎么了?!没有俺们抡锤打铁,你们吃的饭勺!穿的衣扣!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侯爷说了!匠城赤旗下!劳动无贵贱!格物是大道!”

“就是!”

“俺们靠力气吃饭!不丢人!”

周围几个寒门学徒纷纷站起,怒目而视!

郑峤被这阵势吓了一跳,随即恼羞成怒,正要反唇相讥。突然,一个稚嫩却异常清晰响亮的声音,如同清泉般在嘈杂的食堂中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食堂门口,一个约莫七八岁、穿着最小号靛蓝学徒工装、扎着羊角辫的女童(正是当初在匠城诵“陈圣语录”、唱“铁脊梁”童谣的那个孩子),手里捧着一个比她脸还大的粗陶碗,碗里是简单的菜汤和半块杂粮饼。她清澈的大眼睛,毫无畏惧地迎向郑峤那羞怒的目光,小嘴一张,用清脆的童音,一字一顿地背诵道:

“不——格——物——者——!”

“不——得——食——!”

童音清脆,掷地有声!如同惊雷,在喧闹的食堂中炸响!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短暂的死寂!

随即!

“不格物者不得食!”

“不劳力者不得食!”

如同燎原之火!从李石头开始,到邻桌的寒门学徒,再到整个食堂里所有穿着靛蓝工装的身影!无论男女老少!皆放下碗筷,挺首脊梁,用尽力气,齐声吼出这来自匠城赤旗下、刻入学宫基石、融入他们血脉的…铁律!

声浪滚滚!如同钢铁洪流!冲击着郑峤等士族子弟摇摇欲坠的傲慢!那面烙印在工券上、悬挂在学宫门楣、更刻在每个人心中的齿轮巨锤,仿佛在呐喊声中显化出实体,带着无匹的力量与冰冷的秩序感,宣告着新世界的降临!

食堂角落,化名阿亮的书童,飞快地在纸页上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幕,在“不格物者不得食”七个字旁,重重画下一个惊叹号。他的目光,透过喧嚣的人群,望向学宫深处那座守卫森严的藏书阁。阁中,《热力简说》的书页,正静静等待着…有心人的翻阅。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