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发展果园的大方向,并得到了村长李大山毫无保留的支持,江浩立刻行动起来。他知道,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周密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周期较长的果树种植。
首先,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虽然系统首接将【果树嫁接技术】提升到了LV2,并解锁了更多资料,但理论终究要结合实践。江浩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沉浸在系统提供的海量信息中。
他仔细学习了劈接、切接、芽接、靠接等各种不同的嫁接方法,了解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的不同果树和季节。他还重点研究了如何选择和处理砧木(被嫁接的树桩)和接穗(优良品种的枝或芽),如何进行嫁接口的包扎和后续管理,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系统的资料库异常强大,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清晰的三维动态图演示,甚至模拟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失败情况及应对方法。江浩看得如痴如醉,感觉自己仿佛上了一个浓缩版的园艺技术速成班。
光看不练假把式。江浩决定先拿一些普通的树木练练手。他让王铁柱去山里砍了一些常见的杂木枝条回来,又从自家院子里那棵半死不活的老桃树上剪下几根枝条。
然后,他就躲在屋子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他特意磨得非常锋利),对着那些枝条,一遍遍地练习削砧木接口、削接穗、对齐形成层、绑扎……
一开始,他的动作还很生疏,削出来的接口不够平滑,对齐也不够精准。但他精神力强大,学习能力极强,再加上系统的辅助纠正,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几天练习下来,他的动作己经变得相当娴熟、精准,削出来的接口光滑平整,对接严密,绑扎也松紧适度。
王铁柱看着江浩拿着小刀,对着几根破树枝“削来削去”,还时不时用布条缠起来,觉得十分好奇:“浩子,你这又捣鼓啥呢?神神秘秘的。”
“学手艺呢。”江浩头也不抬地回答,“以后有大用处。”
王铁柱撇撇嘴,虽然不懂,但也没再多问。他现在对江浩是彻底信服,知道他做的每一件事,肯定都有他的道理。
掌握了基本的嫁接技术后,江浩开始着手准备砧木和接穗。
砧木相对好解决。青阳村附近的山上,生长着不少野生的桃树、李树、山楂树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砧木资源,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江浩计划着,等开春后,组织人手去山里挖掘一些长势健壮的野生小苗,或者采集它们的种子进行育苗。
关键是接穗——也就是优良品种的来源。这首接决定了未来果园的经济效益。他可不想辛辛苦苦种几年,结果种出来的是市场上没人要的大路货。
他再次求助系统。系统商城里确实有【优质果树接穗兑换】选项,里面罗列了各种后世经过市场检验的优良水果品种,比如水、红富士苹果、巨峰葡萄、甚至还有一些南方特色的荔枝、龙眼等。
看着那些的品种介绍和图片,江浩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一看兑换价格,他的心又凉了半截。这些优质接穗的价格都不便宜,一根(通常只能嫁接一两棵树)就需要5到20积分不等!他现在总共只有125积分,就算全换了,也支撑不起一个果园的规模。
“看来,系统商城只能作为补充和应急,不能完全依赖。”江浩冷静下来,“还是得靠自己去寻找现实中的优良品种资源。”
他计划着,等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就抽时间再去一趟县城,甚至到更远的南江市(省会,大纲中提到是沿海开放城市,商贸中心),去那里的农科所、大型苗圃或者水果批发市场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优良品种母树,购买或者交换一些枝条回来。
在准备果园的同时,江浩也没有放松养鸡场的管理和发展。
随着天气转凉,他也开始考虑鸡舍的保温问题。他利用系统知识,指导王铁柱和几个学习班的村民,一起动手给鸡舍加装了简易的挡风设施(比如用草帘或塑料薄膜封堵部分通风口),增加了垫料的厚度,还尝试着用煤炉给小白鸡的“单间”进行加温。
他的香辣鸡丁和卤鸡块,在小范围内试售后,也受到了不少好评。一些头脑灵活的村民甚至向他打听制作方法,想学着自己做。江浩对此持开放态度,他将简化后的配方和制作要点教给了几个最可靠的学习班成员,并鼓励他们尝试。他知道,只有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形成产业效应,才能把市场真正做大。
当然,他也留了一手。最核心的调味比例和一些能提升口感的关键步骤,他并没有完全公开。这是他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就这样,江浩一边悉心照料着小白鸡这个“战略核心”,一边稳步推进着养鸡场的运营,一边悄然布局着未来的果园计划,同时还不忘向村民们传授技术,凝聚人心。
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扎实,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深思熟虑。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棋手,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落下一颗又一颗充满希望的棋子,耐心等待着它们最终连成一片,改变整个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