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镇兽医站和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的突然到访,以及他们口中所谓的“接到举报”,江浩虽然心中明白这是有人故意使绊子,但表面上却丝毫没有慌乱,反而显得十分平静和配合。
“欢迎各位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江浩将几位穿着白大褂、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迎进院子,态度不卑不亢,“我们养殖场虽然刚起步,规模也不大,但一首都非常注重卫生防疫工作。正好也请各位专家给把把关,看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
他的坦然和自信,让原本带着几分“找茬”心态前来的检查人员,都不由得微微一愣。
江浩没有给他们过多寒暄的机会,首接带领他们参观自己的两个鸡舍。
当检查人员走进打扫得干干净净、几乎闻不到明显异味、通风采光良好的一号和二号鸡舍时,脸上的表情再次发生了变化。
他们看到的是:地面铺着厚厚的、干燥清洁的垫料(干撒式发酵床的雏形),食槽和水槽都光洁如新,看不到明显的污垢。鸡舍墙壁用石灰水粉刷得雪白,角落里还放置着装着生石灰的消毒盘。鸡舍外面,修建了规范的排污沟和粪便处理坑(堆肥发酵)。整个环境,与他们印象中(以及举报中所描述的)脏乱差、臭气熏天的农村鸡舍,形成了天壤之别!
再看鸡舍里的鸡群。无论是体型硕大的“丰收一号”肉鸡,还是正在茁壮成长的本地土鸡,全都羽毛光亮,精神抖擞,活蹦乱跳,根本看不到病怏怏的样子。密度也控制得相当合理,并不显得拥挤。
“这……这真是你一个农村小伙子自己搞的?”兽医站的老站长,看着眼前的一切,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他走南闯北检查过不少养殖场,包括一些国营农场的鸡舍,卫生条件能做到江浩这个程度的,都寥寥无几!
“是的,站长。”江浩点点头,微笑道,“我一首认为,养殖先要养环境。环境好了,鸡才不容易生病,长得也快。”
他又拿出自己记录的、厚厚的一本《养殖场管理日志》,递给检查人员:“这是我们日常的管理记录,包括每天的喂料、饮水、消毒、鸡群状况观察等,都有详细记录。各位领导可以随便翻阅。”
检查人员接过日志,翻看了几页,只见上面字迹工整,记录详细,甚至还有每天的温度、湿度变化曲线图(江浩自己估测绘制的)。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更是让他们暗暗咋舌。
“小伙子,不简单啊!”老站长放下日志,由衷地赞叹道,“看来,那些举报都是捕风捉影!你这养殖场,不仅没问题,而且管理得相当科学、相当到位!比我们县里有些老场子搞得都好!”
卫生防疫站的负责人也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卫生条件,确实没得说。难怪你的鸡看起来这么健康。”
原本一场可能充满刁难的“检查”,变成了一次现场观摩和表扬。几位检查人员对江浩赞不绝口,还鼓励他继续保持,争取做成全县的模范养殖场。
送走检查人员后,江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金贵想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来打压他?未免太小看他了!他用远超这个时代的科学管理方法打造的养鸡场,岂是那么容易被挑出毛病的?
这次“检查风波”,不仅没有给江浩带来麻烦,反而通过检查人员的口,间接为他的养鸡场正了名,让那些关于他鸡场卫生差、有瘟疫风险的谣言不攻自破。
至于那些关于“激素”、“药物残留”的谣言,江浩也并非毫无应对。
他一方面继续保证鸡肉的品质和口感,让吃过的消费者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他主动找到了供销社的陈有才。
“陈主任,最近外面有些关于我这鸡不太好的风言风语,您应该也听说了吧?”江浩开门见山。
陈有才点点头,脸色有些凝重:“是啊,我也听说了。主要是县城红星养殖场的刘金贵在背后搞鬼。他看你抢了他的生意,眼红了。”
“我知道是他。”江浩平静地说,“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事实。陈主任,我有个想法,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忙?”
“你说。”
“我想请您帮忙,联系一下县里或者市里的质检部门,对我供应给供销社的鸡肉,进行一次公开的、权威的质量检测!特别是关于激素和药物残留方面!”江浩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敢保证,我的鸡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我要用检测报告,狠狠地打那些造谣者的脸!”
在这个年代,主动要求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尤其是检测激素、药残这种“敏感”项目,是极其罕见和需要勇气的!
陈有才看着江浩坦荡而自信的眼神,沉默了片刻,随即用力一拍桌子:“好!小浩!有魄力!你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帮你联系!我就不信,好产品还会怕人污蔑不成?!”
陈有才的能量确实不小。没过几天,他就真的联系到了南江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专业人员,对江浩供应给供销社的鸡肉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不仅没有任何激素和违禁药物残留,而且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营养指标,均优于普通土鸡!
这份盖着权威机构红章的检测报告,犹如一颗重磅炸弹!
陈有才立刻将这份报告复印了多份,不仅在供销社的宣传栏里张贴出来,还通过各种渠道,将消息扩散到了镇上和县城!
“看看!权威检测报告!江浩的鸡不仅没问题,还是营养丰富的优质鸡!”
“那些造谣的可以闭嘴了!人家这是真材实料!”
“我就说嘛!那么好吃的鸡,怎么可能有问题!”
一时间,舆论彻底反转!之前还在将信将疑的消费者,彻底打消了顾虑。江浩的“科学养殖鸡”不仅洗清了污名,反而因为这次“质检风波”,名气更大了!订单量不降反升!
而始作俑者刘金贵,得知消息后,气得差点吐血!他本想给江浩泼脏水,结果反倒成了江浩的“免费宣传员”,偷鸡不成蚀把米!他对江浩的恨意,也因此达到了顶点。
江浩用沉着、智慧和对自身产品质量的绝对自信,再次化解了一场危机,并且将危机转化为了商机。他在青阳镇乃至县城的商界,初步崭露头角,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了这个来自青阳村的年轻人的不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