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

第179章 蓝图落地,百舸争流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4370
更新时间:
2025-06-15

国之利刃行动的尘埃落定,以及省委、省政府那份特区级别的授权,如同一股东风,彻底吹散了笼罩在云溪县上空所有的疑虑和阴霾。

这也为陈默大刀阔斧地推行他的改革蓝图,提供了最坚实、最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资金支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整个云溪县都如同一个被按下了快进键的巨大工地,处处都充满了热火朝天的建设激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陈默,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也终于可以从那些惊心动魄的暗战和博弈中暂时抽身出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他最热爱、也最擅长的事业之中。

那就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将那份宏伟的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变为现实。

他首先做的,就是将国开行那笔天文数字般的授信资金,以及省里奖励的那一千五百万引导基金,进行最科学、最合理、也最有效率的分配和使用。

他深知,钱是好东西,但如果用不好,也很容易成为滋生腐败、引发矛盾的祸根。

为此,他力排众议,在县里成立了一个由纪委、财政、审计、以及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共同组成的、具有最高权威的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监督委员会。

他亲自制定的《云溪县重大项目资金拨付与监管办法》,更是详细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任何一个项目,想要拿到资金,都必须提交详尽的可行性报告、工程预算、以及明确的进度计划。

资金的拨付也绝不是一次性到位的,而是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分阶段、按比例进行拨付。

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票据和台账,并且要定期向监督委员会和全社会进行公示,接受最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谁要是敢在这笔救命钱、发展钱上动歪脑筋,伸手捞好处,那等待他的必将是党纪国法最严厉的制裁。

陈默这种铁腕治钱的作风,虽然让一些习惯了大手大脚、便宜行事的部门负责人感到有些不适应,甚至私下里抱怨他管得太宽、太细。

但却赢得了全县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信赖。

老百姓们知道,这位陈书记是真的把大家的血汗钱当成了自己的钱在心疼,在守护。

有了资金的保障,有了制度的护航,云溪县的各项重点项目也终于开始全面提速,百舸争流。

凤山振兴路以及后续的三横两纵一环线骨干路网建设全面铺开。

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如同银色的丝带,开始在云溪县的崇山峻岭之间艰难而又坚定地向前延伸。

农副产品加工与物流园区的建设也热火朝天。

标准化的厂房、现代化的冷库、宽阔的货运场站一座座拔地而起。

之前己经签约的那几家企业也纷纷开始进场装修,安装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赣中南优品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陈默的主导和各成员市县的共同努力下,也正式挂牌运作。

公司聘请了专业的品牌策划团队,对赣中南优品这个区域公共品牌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包装,并开始着手建立一套覆盖整个区域的、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追溯体系。

凤山镇的老茶场、石头村的药材基地、核桃湾的经济林果,这些己经初见成效的明星产业,更是如同被注入了兴奋剂一般,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大再生产和产业升级。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之下,一些新的、属于发展中的烦恼和挑战也开始逐渐显现。

第一个挑战,来自县内各个乡镇之间日益激烈的项目竞争和资源争夺。

看到凤山镇因为搞特色产业而率先尝到了甜头,其他乡镇的干部群众自然是又羡慕又着急。

他们纷纷拿着各自的发展规划跑到县里来找陈默,都希望自己的乡镇也能成为下一个凤山,也能得到县里重点的项目和资金扶持。

有的乡镇不顾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盲目跟风,也要搞有机茶、道地药材,结果造成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潜在的恶性竞争。

有的乡镇为了争夺一个加工厂或者一个物流点的落户权,甚至不惜相互拆台,在土地价格、税收优惠等方面暗中较劲,互相压价。

还有的乡镇则倚老卖老,或者打着区域平衡的旗号,向陈默和领导小组哭穷叫苦,认为县里的资源分配不公平,要求给予特殊照顾。

这种内部的无序竞争和利益博弈,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演变成内耗,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云溪县的发展大局。

陈默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更加科学、更加公平、也更具权威性的项目评估和资源分配体系,来引导和规范这种竞争。

第二个挑战,则来自人才的全面告急。

随着各项事业的全面铺开,云溪县对于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

懂现代农业技术的土专家不够用了。

懂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的新农人不够用了。

懂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经理人更是凤毛麟角。

就连那些最基础的、懂得操作电脑、会使用自动化设备的熟练技术工人,都成了各个企业和项目争抢的香饽饽。

林雪负责的那个培训中心虽然己经超负荷运转,但培养出来的这点人才,对于整个云溪县的庞大需求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人才,己经成为了制约云溪县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最大瓶颈。

面对这些新的甜蜜烦恼和成长阵痛,陈默并没有感到气馁。

他知道,这恰恰说明云溪县的发展己经真正地从破局开路的1.0时代,迈向了提质增效、全面振兴的2.0时代。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张巨大的云溪县发展规划图,心中己经开始酝酿起一个新的、更加宏大、也更加系统的解决方案。

他要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一套全新的绩效考核与动态激励机制,来引导良性竞争。

他更要启动一项史无前例的引智归巢工程,为云溪县未来的腾飞注入最强大的人才引擎。

一场旨在推动云溪县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改革,己经箭在弦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