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

第80章 开学第一课,思想激荡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5430
更新时间:
2025-05-14

国家行政学院的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节奏之快,强度之大,远超陈默之前的想象。

开学典礼,简单而隆重。一位国家级的领导人亲临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又语重心长的讲话,对这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精英寄予了厚望,要求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增长才干,锤炼党性,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讲话虽然是官样文章,但那种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的视野格局,以及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还是让陈默深受触动。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未来的舞台,绝不仅仅是凤山镇,甚至不仅仅是云溪县、南江市,而是……整个国家!

开学第一课,主讲人是国内一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讲授的题目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走向》。

老教授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世纪之交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亚洲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下岗分流压力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各种相互交织的矛盾,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在老教授的娓娓道来中,如同抽丝剥茧般,清晰地呈现在学员们面前。

陈默听得如痴如醉!

这些宏观层面的分析,很多都与他前世的记忆相互印证,让他对这个时代,有了更加深刻、更加立体的认识!

但同时,老教授的一些观点,也引发了他的深入思考。比如,在谈到如何应对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冲击时,老教授强调要“加强政府干预,保护民族产业”。陈默却结合自己前世的经验,敏锐地意识到,过度保护可能会扼杀创新,阻碍市场竞争,从长远来看,未必是最佳选择。更重要的,或许是“苦练内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去……

再比如,在谈到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时,老教授提出的思路,更多地还是依靠国家财政的“输血”和政策倾斜。陈默却想到了他在凤山镇实践的“造血”模式——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信息赋能,来激发贫困地区自身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堂课下来,陈默感觉自己的大脑,如同经历了一场高强度的“思想风暴”!既有知识的极大扩充,也有观念的激烈碰撞!

课后的讨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

学员们来自五湖西海,各自的经历和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千差万别。

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学员,更关注如何抓住全球化机遇,发展外向型经济;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员,则更关心国家如何加大扶贫力度,缩小区域差距;来自中央部委的学员,则更侧重于从宏观政策层面进行探讨……

思想的火花,在激烈的辩论中不断迸发!

陈默一开始,并没有急于发言。他知道自己来自基层,理论功底相对薄弱,需要先认真倾听,学习吸收。

但他很快就发现,很多学员的发言,虽然理论水平很高,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但似乎……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了对中国基层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缺少了那种“泥土的芬芳”。

他们谈论的“宏观调控”、“产业升级”、“国际接轨”……似乎与他所熟悉的那个贫穷、落后、却又充满生机和渴望的凤山镇,隔着一层厚厚的壁垒。

就在大家围绕着“国企改革”问题争论不休,有的主张“一刀切”快速私有化,有的主张继续加强国家控制时,陈默终于忍不住,举起了手。

主持人(一位年轻的助教)看到他,示意他发言。

陈默站起身,略微有些紧张,但声音却异常清晰和沉稳: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来自南江省云溪县凤山镇,一个国家级的贫困乡镇。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关于国企改革,我想结合我们凤山镇的一些实际情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他的开场白,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一个来自国家级贫困乡镇的干部?他能有什么高见?

“在我们凤山镇,也曾经有过几家小型的镇办集体企业,比如农机厂、茶场、棉纺厂等。它们都经历过辉煌,也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走向了衰落甚至破产。”陈默娓娓道来,“对于这些企业的改革,我们没有搞简单的‘一卖了之’,也没有搞‘大包大揽’。而是采取了‘分类施策、因企制宜’的办法。”

“对于那些还有一定基础、有市场潜力的企业(比如老茶场),我们通过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品牌化、市场化)、争取外部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动群众参与等方式,进行‘盘活重生’!”

“对于那些彻底失去市场、负债累累、难以挽救的企业(比如老棉纺厂),我们则坚决进行破产清算,但重点是做好职工的安置和再就业工作!我们利用政府的培训中心,为下岗工人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的谋生手段!同时,积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比如发展特色农业、引进加工企业),让他们能够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

“我认为,国企(集体企业)改革,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民生问题!‘效率’固然重要,但‘公平’和‘稳定’,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在我们广大的基层,更要充分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和实际需求!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改革速度’,而牺牲掉普通职工的利益,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陈默的发言,没有引用任何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朴实、最真切的语言,讲述着来自基层的实践和思考。

但正是这份来自实践的真知灼见,以及其中蕴含的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让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了下来。

那些之前还在高谈阔论的“理论家”们,此刻都陷入了沉默和思索。

主讲的老教授,也抬起头,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发言的年轻人,眼中露出了赞许的光芒。

“这位……陈默同志,是吧?”老教授笑着问道,“你刚才谈到的‘分类施策、因企制宜’,以及‘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观点,非常好!非常有见地!这说明,你在基层工作中,是真正动了脑子,用了心的!能不能……再详细谈谈你们那个‘农民实用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模式?我觉得这个,对于解决下岗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很有借鉴意义。”

被国内顶级的经济学家点名提问和肯定!

陈默的心中,涌起一阵激动!但他很快就平复下来,将林雪负责的那个培训中心的运作模式、课程设置、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未来与省城院校合作的设想,都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一遍。

他的介绍,再次引发了在场学员和老师们的浓厚兴趣!

一时间,这个来自偏远小镇的年轻副书记,竟然成为了课堂上的焦点人物!

思想,在激荡中碰撞!视野,在交流中提升!

陈默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在国家行政学院这一年的学习,将是他人生中一次极其宝贵的“充电”和“淬火”!他将在这里,汲取最前沿的知识,砥砺最坚韧的意志,结交最优秀的朋友,为未来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而他带来的那股来自基层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凤山新风”,也必将在这座国家最高行政学府里,激荡起别样的涟漪!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