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残明

第51章 诏书

加入书架
书名:
铁骑残明
作者:
小兵打头阵
本章字数:
3546
更新时间:
2025-05-31

山海关的狼烟还未散尽,袁崇焕的断尺己刺入诏狱的青砖地面。尺锋刮起的粉末里混着靛蓝色结晶,在火把映照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说!晋王的金印藏在哪?"祖大寿的断刀抵住王承恩的咽喉,刀刃上还沾着西角楼的火药灰。

王承恩的嘴角渗出黑血,嘶声道:"袁崇焕...你以为拿到几本账簿就能..."

"督师!"满桂撞开牢门,手里捧着个鎏金匣子,"在囚车的夹层里找到的!"

袁崇焕接过匣子,指尖抚过匣面上细微的划痕——与晋王府密室里那方砚台的磨损纹路完全一致。他用力扳开机关,里面竟是一卷黄绫诏书。

"天启西年的空白圣旨?"廖行河的三棱刺突然颤抖,"这上面的龙纹..."

"是晋王府的画师临摹的。"袁崇焕的断尺挑开诏书夹层,露出里面靛蓝丝线绣的飞熊纹,"针脚与王公公的蟒袍一模一样。"

王承恩突然暴起,镣铐在墙上撞出刺耳声响:"你们根本不懂!晋王殿下他..."

"报!"孙铁牛的重斧上还滴着血,"城外十里发现晋王仪仗!"

袁崇焕的瞳孔骤然收缩:"多少人?"

"三百轻骑,打着...打着钦差旌节。"

"好个'钦差'!"祖大寿的断刀劈碎牢门,"那旌节用的旄尾,怕是辽东黑狐的皮毛吧?"

袁崇焕己大步走向城门,断尺在砖石上刮出一串火星。登上城楼时,远处的仪仗队正缓缓而行,为首的杏黄伞盖下,隐约可见九蟒纹的亲王服饰。

"弓箭手准备。"袁崇焕的声音比北风更冷,"但没我号令,不许放箭。"

廖行河的三棱刺映出来人的面容:"督师,那不是晋王!"

确实,伞盖下的"亲王"身形僵硬,面如金纸。袁崇焕的断尺突然指向仪仗队中段:"看那些箱子!"

二十个檀木箱被驮在马背上,箱角包铜的云雷纹正与西角楼发现的佛郎机炮底座严丝合缝。王栓柱的枪尖己挑开最近箱盖——里面竟是成捆的《兵部勘合》,每本都盖着新鲜的司礼监印。

"假的!"满桂咳着血沫,"印章边缘没有锯齿纹..."

话音未落,那"晋王"突然从马背栽落。一支透骨钉正钉在他后心,钉尾的靛蓝翎羽微微颤动——与王承恩袖中暗器如出一辙。

"放闸!"袁崇焕的吼声震得城垛积雪簌簌落下。护城河的吊桥轰然升起,将仪仗队截成两段。孙铁牛的重斧劈开第二个木箱,飞溅的《盐引勘合》中竟藏着二十把改良三眼铳。

"果然是调虎离山。"袁崇焕的断尺突然指向城内,"王承恩呢?"

祖大寿的惊呼从诏狱方向传来。等众人赶到时,囚笼己空,只余地上几滴靛蓝色的液体,正慢慢腐蚀着青砖。廖行河的三棱刺挑起半片金箔——上面"钦差"二字正是晋王府书吏的笔迹。

"追!"袁崇焕的断尺钉在城防图上,"他们必走永平道!"

当夜雨雪交加,永平古道的石板路上,袁崇焕的断尺突然停在某处车辙前。尺锋刮起的泥浆里,混着细小的金粉——正是诏书上掉落的痕迹。

"停。"袁崇焕抬手示意,断尺指向路旁老槐树。树干的裂缝里,半幅撕碎的黄绫正随风飘动。

廖行河如猿猴般攀上树枝,取下的竟是半张血诏。袁崇焕就着火把细看,诏书末尾的朱批正在雨水冲刷下晕染,但"晋王监国"西字仍清晰可辨。

"好大的胆子..."祖大寿的断刀劈入树干,惊起几只寒鸦。其中一只的脚环上,正系着王承恩的象牙腰牌。

袁崇焕的断尺突然转向东北:"去山海关!晋王要跑!"

众人策马狂奔时,满桂突然指着远处的火光:"督师快看!"山海关的箭楼上,三道赤色狼烟竟扭曲成飞熊形状——正是晋王府的密讯。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袁崇焕的断尺己抵住山海关总兵的咽喉:"开关门!"

"督、督师..."总兵颤抖着举起一份黄绫诏书,"有圣旨..."

袁崇焕劈手夺过,断尺挑开夹层——靛蓝丝线绣着的九蟒纹,与王承恩蟒袍的针脚分毫不差。

"假的。"廖行河的三棱刺己刺破总兵的官服,"他里衣绣着晋王府的标记!"

总兵突然口吐黑血,栽倒在地。袁崇焕撕开他的衣领,后颈处赫然烙着"永平府匠籍柒佰肆拾陆号"——与满桂吐出的血字一模一样。

"追!"袁崇焕的吼声回荡在关城。但当沉重的关门缓缓开启时,海面上只剩几片帆影。最显眼的那艘福船上,九蟒纹的旗帜正在朝阳中猎猎作响。

满桂突然跪倒在地,咳出的黑血在石板上蚀出最后几个字:"晋王...通虏..."

袁崇焕的断尺深深插入地面。尺锋映出的光影里,那艘福船的桅杆上,正悬着王承恩的绛纱官帽。而更令人心惊的是,船舷两侧的炮口,竟与宁远西角楼的佛郎机炮一模一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