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喷吐着浓烟,在坑洼的土路上剧烈颠簸着,终于远远望见了向阳大队村口那几棵标志性的老槐树。
村口土路两旁,早己三三两两聚拢了不少看热闹的社员。
日头西斜,正是下工时分,男人们扛着锄头、铁锹,女人们挎着篮子,孩子们光着脚丫在尘土里追逐打闹,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辆载着“新鲜血液”的拖拉机上。
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那些原本压低的议论声也清晰地飘进了车斗里知青们的耳朵里,带着乡下特有的首白和粗粝:
“嚯!这回来的娃子不少啊!五个闺女!啧啧!”
“快看快看!车斗边上那个穿花衣裳的闺女!长得可真俊!跟年画上的仙女似的!”
“俊有啥用?一看就不是能下地的料!那细皮嫩肉的,锄头都拿不稳吧?屁股倒是不小,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生养……”
“旁边那个戴眼镜的男娃子,白净得跟豆腐似的,也是个读书的?这能干啥活?”
“哎呦,那个黑壮实的后生看着行!一看就有把子力气!”
“还有那个缩在角落灰扑扑的丫头,蔫头耷脑的,瞧着就晦气,不像有福气的……”
“可不嘛,你看她那面相,眼梢吊着,一看就心气高又命薄,不像能生儿子的……”
这些肆无忌惮、夹杂着对女性容貌、生育能力、劳力价值品头论足的议论,狠狠抽打在车斗里几个女知青的心上。
苏月艳丽的脸庞瞬间冷了下来,漂亮的桃花眼里闪过一丝冰冷的怒意,但也只是微微扬起下巴,用手帕更紧地掩住口鼻,仿佛隔绝的不仅是尘土,还有那些粗鄙的话语。
赵红霞和李红梅脸上也涨得通红,嘴唇紧紧抿着,眼神里充满了屈辱和愤怒,却碍于初来乍到,不敢反驳。
刘招娣的头埋得更低了,指甲死死抠着车斗边缘的铁皮,她本就灰败的脸色更加难看。
孙晓芸则吓得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身体微微发抖。
沈清川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清俊的脸上有点不耐。
王铁柱和周卫民则有些尴尬地移开了目光。
只有大队长,坐在车头,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
过了村口,拖拉机终于“突突突”地喘着粗气,在知青点前停了下来,卷起的尘土缓缓落下。
巨大的噪音停止,周围反而陷入一种短暂的、带着审视意味的寂静。
“知青点到了!都下车!拿好自己的行李!”大队长跳下车,声音洪亮,打破了沉寂。
新知青们如蒙大赦,纷纷手脚发软地从剧烈颠簸的后遗症中挣扎起身,互相搀扶着跳下车斗,拍打着身上厚厚的尘土,狼狈地整理着散乱的头发和衣物。
刘招娣和孙晓芸更是动作僵硬,脸色依旧苍白,显然还没缓过神来。
知青点前院的几间屋子门口,此刻也聚拢了不少人。正是下工回来的老知青们。
点长王海峰和张建军、李卫国两个男知青,以及周萍、刘娟两个女知青正站在门口,显然是在等新知青。
其他老知青,后院单间的周文斌、刘红英、赵大柱,还有林晚、吴爱红、陈志强、孙卫东等人,也都站在院子里,好奇地张望着,低声议论着。
吴爱红撇着嘴,挑剔的目光在新来的女知青身上扫来扫去,尤其在苏月身上停留最久,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嫉妒和不屑。
林晚也不明白她为什么……
她抿了抿嘴,不再看吴爱红。
大队长环视了一下新旧知青,指着王海峰介绍道:“这位是你们知青点的点长,王海峰同志。以后你们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找他协商。”
王海峰上前一步,对新知青们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公事公办的沉稳笑容:“欢迎新同志们。”
接着,王海峰言简意赅地介绍了知青点的基本情况,声音洪亮,确保每个人都能听清:“咱们知青点分前后院。前院这三间大通铺,”
他指了指那几间看起来相对宽敞但陈旧的屋子,“一间住男同志,一间住女同志,还有一间空着,地方还算宽敞,挤挤能住七八个。不用交钱。”
“后院,”他手往后一指,“有十间单间小屋,一年12块租金。自己住,清静点。里面有现成的土炕和灶台,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家什,得你们自己想法子置办。现在还剩三间空着。”
“想住的,待会儿要去大队部找大队长签个协议,把一年的租金十二块钱交了,就能搬进去。”
大队长的目光在新知青脸上扫过:“没错!要住单间的待会找我。另外,新来的知青等会儿都去领你们这个月的口粮!现在,具体怎么住,你们自己商量着办。我还有事,先走了!”
说完,大队长干脆利落地转身,迈着大步离开了晒谷场,留下新老知青面面相觑。
新知青们听着介绍,看着眼前略显破旧但还算规整的知青点,再想想刚才公社门口的一幕,没人再敢对住宿条件提出任何质疑。
只是当听到“单间一年12块的租金”时,人群里起了点小骚动。
“我要租单间。”一个清越平静的声音响起。沈清川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他更看重独处的空间和清净。
“我也租一间。”几乎是同时,苏月清冷悦耳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苏月神态自若,一块钱的月租对她来说不值一提。
林晚注意到她说话时,那份从容不迫,确实不像普通家庭出来的。
刘招娣听到“单间”时,眼睛猛地一亮,但随后脸上闪过一丝挣扎和不甘。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那洗得发白的衣兜,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目光扫过周围,尤其是想起大队长那张黑脸,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脸上只剩下掩饰不住的失落和一丝怨怼。
林晚将她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心中了然:这是个既想享受又舍不得付出、还容易嫉妒的性子。
其他新知青则各有考量。
王铁柱和周卫民互相看了看,又看看前院的大通铺,憨厚的王铁柱挠挠头:“俺…俺们住大通铺就行,人多热闹!”
周卫民也连忙点头附和,他家境普通,能省一块是一块。
李红梅和赵红霞也低声商量了一下,赵红霞爽利地说:“点长,我们俩也住前院大通铺吧,跟老同志一起,也好有个照应。”她们对刘招娣的印象实在不佳,不想跟她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