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第32章 皇城更替青龙劫

加入书架
书名: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作者:
有志之峰
本章字数:
5080
更新时间:
2025-05-30

邺城太极殿内,龙涎香的烟雾在蟠龙柱间缭绕不散,将西十八名重臣的面容晕染得影影绰绰。

冉闵褪去染血的战甲,一袭素白丧服外披着玄色大氅,腰间那柄两刃矛却始终未曾离身,金属的冷芒与殿内摇曳的烛火相映,透着肃杀之气。

司徒申钟捧着黄金打造的劝进表,表文上的朱砂字迹还未干透,在烛光下宛如凝固的血迹。

“将军破石氏于宫阙,驱胡虏于邺城,此等功绩,当载史册!” 申钟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笏板举过头顶时微微发颤,“臣等恳请将军顺应天命,早登大宝!”

殿内群臣齐刷刷跪倒,玉笏撞击青砖的声响此起彼伏,“恳请将军登基!” 的呼声震得梁上积尘簌簌而落。

冉闵负手而立,目光扫过阶下众人,最终落在李农身上。

这位追随他多年的老将铠甲未卸,胸前绷带渗出的血渍在甲胄缝隙间若隐若现。

“李农将军随我南征北战,九死一生。” 冉闵缓步走下丹墀,玄靴踏过石鉴血迹未干的龙椅台阶,“论资历,他是先帝旧臣;论战功,昌黎之战他为护我身中七箭;论仁德,每次战后他都将赏赐分给士卒。”

他伸手虚扶李农,“这皇位,理应由李将军继承。”

李农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半步,铁手套在青砖上擦出刺耳声响。

“真折煞末将!” 他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末将本是寒门武夫,蒙将军不弃才有今日。若觊觎皇位,便是不忠不义!” 说着竟抽出佩剑横在颈间,寒光映得他眼底血丝分明,“将军若再推辞,末将唯有以死明志!”

“李将军不可!” 群臣大惊失色,纷纷劝阻。

冉闵眉头紧皱,上前握住李农持剑的手:“李兄,你我情同手足,何必如此?”

“正因为情同手足,末将才更不能夺将军之位!” 李农眼眶通红,“将军心怀天下,有勇有谋,唯有你才能带领汉人走出这乱世!若我坐了这皇位,天下人必说我李农贪权忘义,背叛兄弟!”

殿内陷入僵局,气氛紧张得仿佛一根绷紧的弦。

郎阗见状,连忙出列:“二位将军皆为社稷栋梁,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百废待兴,若因皇位之争伤了和气,岂不让亲者痛仇者快?”

冉闵与李农对视良久,谁也不肯让步。

郎阗继续劝道:“如今外有鲜卑压境,内有流民待哺,若因皇位之争延误军机,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殿内陷入僵局,唯有寒风穿过破败的窗棂,卷着几片枯叶在龙椅前打转。

李菟一袭黑衣,如鬼魅般闪至冉闵身侧,低声道:“将军,石氏余孽虽除,但鲜卑慕容儁己屯兵卢龙塞,羌氐各部也在蠢蠢欲动。此时若不速登大位,恐生变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农,“李将军忠义无双,但治国安邦,非将军莫属。”

王基大步上前,虎目圆睁,声如洪钟:“末将不管什么天命不天命!这些年跟着将军出生入死,就知道将军心里装的是天下汉人!若将军不当这个皇帝,末将第一个不服!” 他腰间的狼牙棒随着动作晃出闷响,震得身旁文官不自觉后退半步。

苏亥则抱拳行礼,言辞恳切:“将军,还记得去年大旱,您带头缩减军粮,将省下的粮食分给百姓。这等仁德,天下谁人不知?若将军不登位,百姓又该指望谁?”

冉闵望着众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又想起去年寒冬,两人被困荒山时,李农将最后半块硬饼塞进他手中的模样。那时李农说:“将军活着,汉人才有活路。” 此刻这话语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诸位,” 冉闵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如暮鼓,“我们原是晋朝的人士,如今晋皇室尚在,偏安江南。”

他望向殿外阴沉的天空,那里乌云翻涌,似有暴雨将至,“我希望和诸君一起分割州郡而治,各自称为牧、守、公、侯,然后上表迎接晋朝天子还都洛阳。如此,既能免百姓生灵涂炭,又可保华夏正统。”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李农挣扎着起身,冲到冉闵面前:“将军!您难道忘了石氏如何欺压汉人吗?”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这皇位,是天下汉人用命换来的!您若不坐,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弟兄吗?”

王霸也跟着喊道:“是啊将军!咱们在战场上拼命,不就是为了让您能带领汉人过上好日子?您要是把皇位让出去,弟兄们的血就白流了!”

尚书胡睦越众而出,紫色朝服上的云纹随他急促的步伐微微起伏:“陛下圣德!” 他突然以 “陛下” 相称,惊得众人倒吸冷气,“自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大地群胡肆虐。陛下驱羯奴、灭石氏,这是上天降下的救世主!如今晋氏衰败,偏安一隅,如何驾驭英雄,统一西海?天命所归,非陛下莫属!”

冉闵沉默良久,目光扫过胡睦腰间新换的玉带 —— 那原是石鉴赏赐给宠臣的物件。

他又看向阶下群臣,有人眼神闪烁,有人面露赞同。殿外忽然响起闷雷,震得殿内烛火明灭不定。

“胡尚书之言,真可谓识时务、知天命啊。”冉闵缓缓开口,伸手接过申钟手中的劝进表。羊皮卷展开时发出细微的脆响,朱砂字迹在雷光中红得刺目。

他轻抚表文,想起阿伊莎临终前说的 “汉人需要自己的皇帝”,想起陈林死时攥着的半块布条,想起邺城街头堆积如山的尸体。

三日后,邺城郊外的祭坛被白雪覆盖。冉闵身着十二章纹龙袍,头戴垂旒冕冠,在三百亲卫的簇拥下缓步登上祭坛。

坛下,李农率文武百官跪倒,呼出的白气在寒空中凝成霜雾。当冉闵将玉璧投入祭天鼎时,天空突然裂开一道金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他身上,宛如神谕。

“臣等恭请陛下登基!” 西十八名重臣齐声高呼,声浪惊起远处林梢的寒鸦。冉闵望着鼎中腾起的青烟,恍惚间又看到阿伊莎的笑容。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群臣,冕旒晃动间,帝王的威严尽显:“自今日起,国号大魏,年号永兴!”

然而,这场登基大典并未如预想般顺利。

当夜,太极殿后的议事厅内,冉闵摘下沉重的冕冠,揉着发疼的额头。

李农站在窗前,望着宫墙外此起彼伏的火把,突然开口:“将军... 不,陛下... ?”

冉闵苦笑:“李兄可知,方才祭天时,我手中的玉璧险些掉落。”

他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中原大地的版图,“石氏虽灭,鲜卑、羌氐、匈奴如虎狼环伺。若不称帝,如何号令天下共抗外敌?又如何实现让汉人安居乐业的承诺?”

李农沉默良久,忽然单膝跪地:“无论陛下如何抉择,末将永远是陛下手中的刀。”

他抬头时,眼中有泪光闪烁,“只是希望这把刀,今后能少染些汉人之血。”

窗外,大雪纷纷扬扬落下,渐渐覆盖了白日里祭坛的血迹。

冉闵望着纷飞的雪花,心中清楚,建立冉魏只是开始。这乱世的棋局才刚刚落子,而他,己没有退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