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第34章 变革图存

加入书架
书名:
杀胡令:重生冉闵之不负人屠之名
作者:
有志之峰
本章字数:
4704
更新时间:
2025-05-30

永兴元年春,邺城太极殿内弥漫着浓重的硝烟气息。

冉闵的心中寄宿着林默的灵魂,虽然己完成冉魏政权的建立,但是他知道从历史来看,只存在两年的冉魏很快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甚至很少都为后世提起。

想到这里,冉闵心里不禁产生了一丝悲哀。

或许历史不能改变,但是既然让我穿越而来,必然是有一定的历史使命。

他盯着舆图上用朱砂标注的敌境范围,鲜卑慕容氏盘踞幽州如恶狼环伺,羌族姚弋仲在关中虎视眈眈,更有石琨、刘显据守襄国负隅顽抗。

他的指尖划过东晋所在的江南版图,前世历史中冉魏孤立无援的结局如芒在背。

“陛下,各地奏报己到。” 李农捧着厚厚一摞竹简踏入殿内,甲胄缝隙间还沾着昨日巡视城墙的尘土,“流民仍在不断涌入,粮仓储备仅够支撑三月,且春耕农具损毁严重......”

冉闵抬手打断,目光扫过殿内噤声的群臣:“诸位,本王问你们 —— 若鲜卑、羌氐、襄国三方同时来犯,冉魏能撑几日?”

殿内死寂如坟。

王基握刀的指节发白,憋出一句:“末将愿率死士守城门!” 苏亥却微微摇头:“陛下,粮草不济、军械残缺,单靠武勇难以为继。”

“所以本王决定,遣使东晋。” 冉闵的声音掷地有声,惊得文官们手中笏板轻颤,“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但正统犹在。若能与东晋结为盟友,至少可解南方之忧。”

“万万不可!” 御史大夫张平出列,官服上的云纹随着颤抖的身躯扭曲变形,“陛下以杀胡立国,而东晋朝堂多有袒护胡人者。昔日陛下杀石鉴,他们恐早己视您为逆臣!”

冉闵冷笑,两指夹起案头密报:“张大夫可知,鲜卑慕容儁己与东晋暗通书信?若冉魏不主动示好,便是将盟友推向敌手。” 他将密报甩在地上,“远交近攻,才是破局之道。”

当夜,冉闵在书房召见李菟。

烛火摇曳中,黑衣情报首领展开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襄国城防部署。

“石琨近日频繁与刘显发生争执,” 李菟指尖划过地图上的红点,“刘显部粮草短缺,正派人劫掠周边郡县。”

“继续紧盯。” 冉闵着腰间玉佩,这是苏若前日亲手所制,“待东晋使臣有回音,便是收拾襄国之时。”

他突然想起历史上冉闵因急于决战而兵败的教训,补充道:“另外,暗中联络襄国百姓,许诺归降者免三年赋税。”

十日后,东晋使臣抵达邺城。

为首的王彪之身着宽袍大袖,却在踏入城门时被眼前景象惊住 —— 街道两侧,流民正在领取朝廷分发的粟米;新建的工坊里,铁匠们正锻造新农具。

“冉魏皇帝果然名不虚传。” 王彪之在殿上接过国书,目光扫过 “愿与东晋共复中原” 的字句,“只是不知陛下如何证明诚意?”

冉闵抬手,宦官立刻呈上一卷文书:“这是本王拟定的通商协议。冉魏提供战马、铁器,换取江南的茶叶、丝绸。另愿开放寿春口岸,与东晋互市。” 他顿了顿,“且本王承诺,三年内不南下寸土。”

王彪之心中不禁一动,在他的认知里,北方政权皆嗜杀成性,眼前这位冉魏皇帝的谋划却透着江南士族的缜密。

当他看到文书末尾 “永奉东晋为正朔” 的字样时,终于露出笑意:“陛下诚意,王某定如实禀报。”

与此同时,李农正带着户部官员丈量新开垦的土地。一位老农跪在田埂上,捧着刚领的耕牛眼泪纵横:“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官府给发牲口......”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马蹄声 —— 是李菟的密探送来急报:刘显联合石琨,聚集人马,正准备联合羌族攻打邺城!

消息传回皇宫时,冉闵正在给太子冉智讲解《孙子兵法》。他合上书卷,眼中闪过冷芒:“刘显倒是心急。李农将军,命你率两万步卒佯装败退,诱敌深入;苏亥,即刻征调五万石粮草运往武城;王基,你带三千骑兵绕后截断刘显退路......”

部署完毕,他又单独留下李菟:“告诉潜伏在刘显军中的细作,明日卯时在粮仓放火。记住,要让火势看起来像是意外。” 黑衣首领领命离去时,冉闵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喃喃自语:“历史,该拐个弯了。”

决战当日,刘显的七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武城。他在战车上趾高气扬地指着城头:“冉闵小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话音未落,后方突然传来震天喊杀声 —— 王基的骑兵如鬼魅般杀出,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报!粮仓失火!” 传令兵的嘶吼让刘显脸色骤变。

更致命的是,李农的 “败军” 突然返回,与城内守军形成夹击之势。

混乱中,刘显被流箭射中落马,其部下慌忙将其救回,余众瞬间作鸟兽散。

捷报传回邺城时,冉闵正在学堂视察。

看着孩子们诵读《论语》的朗朗书声,他接过战报却并未露出喜色。

“传令下去,善待降卒,愿从军者编入新军,愿归乡者发放路费。” 他转身对身旁的文官,“立刻起草《劝农令》,免除武城三年赋税。”

深夜,苏若为他卸下染血的战甲,发现他肩头的箭伤旧伤复发。“疼吗?” 她的声音带着责备,指尖却轻柔地为他涂抹药膏。

冉闵握住她的手:“比起改变命运的疼,这算什么?” 他望向窗外明月,想起历史上冉魏孤立无援的结局,“只要能让冉魏活下去,再疼也值得。”

此时的东晋建康城,王彪之正将国书呈给晋穆帝。年轻的皇帝展开文书,目光停留在 “永奉正朔” 西字上:“这个冉闵,倒有些意思......” 他转头问身旁的桓温,“爱卿觉得如何?”

桓温轻抚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若能借冉魏之手消耗鲜卑、羌氐,倒不失为一步好棋。”

他突然想起什么,“只是,这个冉闵行事风格,倒不似传闻中那般莽撞了......”

而在襄国废墟上,幸存的百姓们围聚在告示前。

当看到 “凡归降者,每户分田十亩” 的字样时,有人突然跪地痛哭:“老天爷开眼了......”

一场战役的胜利,只是冉闵改变历史的第一步。他知道,前方还有无数挑战 —— 鲜卑慕容儁的铁骑、东晋的猜忌、国内经济的困局。但此刻,望着邺城灯火渐次亮起,他终于有了与命运抗衡的底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