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皇后的棋子
皇帝夜访碎玉轩的消息,像一滴水落进了滚烫的油锅里。
虽然没有激起惊天动地的声响,却也发出了一阵滋滋作响的骚动。
第二天一早,佩儿去内务府领月例时,那些往日里爱答不理的太监们,脸上竟都多了几分客气的笑。
“才人,您是不知道,”佩儿回来后,激动得小脸通红,“他们不仅没克扣咱们的份例,还多给了一包红糖呢!”
苏锦昭正在侍弄她那几株草药,听到这话,手上的动作只是微微一顿。
她知道,这不是好事。
皇帝那一次心血来潮的驻足,像一盏被人举起的灯笼,将她这间阴暗的破屋子,照亮了一角。
从此,这里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
而是成了无数双眼睛,窥探和审视的地方。
她想要的,是藏在暗处。
而不是被人推到这微弱的灯光下。
果然,午后时分,坤宁宫的旨意就到了。
来的是皇后身边最得力的掌事宫女,秦嬷嬷。
秦嬷嬷一身沉稳的藏青色宫装,面容肃穆,不苟言笑。
她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捧着托盘,用明黄色的锦缎盖着。
“苏才人,皇后娘娘宣您去坤宁宫说话。”
秦嬷嬷的声音,平稳得像一块冰,不带任何情绪。
佩儿吓得当场就跪了下去。
苏锦昭也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慌乱地整理了一下衣衫,脸上是难以掩饰的惊惶。
“是……臣女遵旨。”
她跟着秦嬷嬷,一路朝着坤宁宫走去。
这是她第一次,踏入这座后宫里最尊贵、最威严的宫殿。
坤宁宫的地面,是用打磨得光可鉴人的金砖铺就的。
殿内的梁柱,都漆着厚重的朱红色,上面雕刻着繁复的凤凰纹样。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清雅却极具压迫感的熏香。
这里的一切,都和碎玉轩那个破败的院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个在云端,一个在泥里。
皇后顾云湘,正端坐在主位上。
她今日穿着一身正红色的宫装,头上戴着九尾凤钗,仪态万方。
她的美丽,是一种充满了秩序感和距离感的美。
像一尊供奉在庙堂里的、完美无瑕的玉像。
“臣女苏锦昭,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苏锦昭跪在殿中,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
“起来吧。”
皇后的声音温婉和煦,像三月的春风。
“赐座。”
一个小宫女立刻搬来一张绣墩,放在苏锦昭的身后。
“谢娘娘。”
苏锦昭只敢坐半个边,身子挺得笔首,双手紧张地放在膝上。
皇后看着她这副拘谨的样子,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本宫听说,皇上昨夜去了你那里?”
她看似随意地问道,像是在拉家常。
苏锦昭的心,猛地提了起来。
她立刻从绣墩上滑下来,重新跪倒在地。
“回……回娘娘,皇上只是……路过。”
她的声音抖得厉害,仿佛皇后问了什么极度可怕的问题。
“臣女……臣女夜里睡不着,胡乱弹琴,惊扰了圣驾。皇上……皇上只是进来训斥了臣女几句,便走了。”
她将昨夜的事,说得轻描淡写,甚至还加上了“训斥”二字。
她知道,皇后想听到的,就是这个答案。
一个无宠、卑微、甚至被皇上厌烦的才人,才是最安全的棋子。
听完她的话,皇后脸上的笑容,果然更温和了。
“瞧你这孩子,吓成这个样子。”
她柔声安抚道。
“快起来,皇上只是性子清冷了些,并非有意怪罪你。”
她对着秦嬷嬷使了个眼色。
秦嬷嬷会意,将身后小太监托盘上的锦缎掀开。
托盘里,是一匹流光溢彩的云锦,一套上好的滋补品,还有一包用锦囊装着的……古琴琴弦。
“你初入宫,用度上想必多有短缺。”
皇后微笑着说。
“这匹云锦,你拿去做两身合身的衣裳。这副阿胶,也拿去补补身子,瞧你瘦的,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
她的目光,最后落在那包琴弦上。
“本宫听闻,你那碎玉轩里的琴,是前人留下的旧物,想来琴弦也老化了。这一副,是上好的冰蚕丝弦,你拿去换上吧。”
赏赐,赏得滴水不漏。
既体现了中宫的贤德与关怀,又不动声色地点出了她对苏锦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苏锦昭的眼中,立刻涌上了感动的泪水。
她再一次跪下,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额头与冰冷的金砖碰撞,发出清晰的响声。
“臣女……臣女何德何能,敢受娘娘如此厚赏。”
她的声音哽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与感激。
“臣女……谢皇后娘娘大恩!”
这副感恩戴德、恨不得肝脑涂地的模样,让皇后彻底放下了心。
她找到了她想要的棋子。
一枚足够愚笨,足够卑微,足够无害,又因为皇帝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关注”,而有了一点点利用价值的棋子。
用她去恶心一下慧贵妃,再合适不过了。
“好了,起来吧,回去吧。”
皇后像是有些乏了,轻轻挥了挥手。
苏锦昭又磕了三个头,才在秦嬷嬷的引领下,抱着那堆赏赐,诚惶诚恐地退出了坤宁宫。
首到走出那高大威严的宫门,将背后那座华丽的牢笼彻底甩开,苏锦昭那副受宠若惊的表情,才一丝一丝地,从脸上褪去。
她的眼神,重新恢复了幽深与平静。
皇后这步棋,一石三鸟。
既试探了她的心性,又用赏赐将她推到了慧贵妃的对立面,更是在她身上,打上了一个“皇后的人”的烙印。
从此以后,她苏锦昭,就是皇后插在慧贵妃身边的一根刺。
一根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无足轻重的刺。
回到碎玉轩,佩儿看到那些赏赐,眼睛都亮了。
“天呐,才人!这是皇后娘娘赏的吗?这云锦可真漂亮!”
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匹光滑的料子,满心欢喜。
苏锦昭没有说话。
她从那堆赏赐中,拿起了那包用锦囊装着的冰蚕丝琴弦。
她将它拿到窗边的光亮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
然后,她一言不发地走到屋角。
那里,有一个小小的炭炉,上面正煨着一壶热水。
在佩儿震惊不解的目光中,苏锦昭松开了锦囊的系带。
她将那包崭新的、价值不菲的冰蚕丝琴弦,尽数倒进了熊熊燃烧的炭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