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可怜那个冷宫皇子

第93章 曹晃入京

加入书架
书名:
千万别可怜那个冷宫皇子
作者:
楚诗魅
本章字数:
4640
更新时间:
2025-06-24

董寒苏哑声。

太子怎么回回不按常理出牌呢?

心照不宣的事情,为何要说破,让大家都下不来台呢?

她勉强应道:“本来不知,经殿下一提醒,奴婢恍然大悟。”

太子瞧她的神色,哪里有半点恍然大悟的模样,于是淡笑道:

“你素来机敏,是心知肚明,还是恍然大悟,你我心中有数。把你放阿衢身边,既是危险,也是保护。有阿衢在,他们出手,总要顾忌重重。

“从皇子所到文心殿这条路,孤会上报父皇,加强守卫,只要不走出这条路,今后再无人敢伤你。

“不过,也要以防万一,倘若今日手持剪刀的人,不是秦瀚,而是梁焉,你当如何逃脱?”

若是那个叫梁焉的小太监,根本不给董寒苏反应的时间,首接靠近她,捅剪刀,董寒苏焉能有路可逃?

董寒苏压根没想到这一层。

她习惯了宫人九曲十八弯的害人路数,如太子所言这般首接的,没见过,不代表不会发生。

而且,这一次的迂回,比上一回把她诱骗到冷宫更首接,敌人依旧没得手,下一回,兴许就如太子所说的这般下手。

她打个寒颤。

她对自己的这条小命还是非常看重的,禁不住问道:

“那太子殿下,可有什么法子?下回,奴婢或许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她眉眼间有些沮丧,有些惊慌,还有一点点依赖。

这才像一个十二岁的女孩。

太子派人去安平府调查曹晃时,手下人顺便细细查过她,因此知晓董寒苏虚报了年纪。

她比虚报的岁数小两岁。

也因此,对她越发怜惜,也越发欣赏。

还这么小,就卷进一个又一个阴谋中,着实不容易。

只能说,董家十分会教养女孩,之前他完全看不出来,他初次遇见的董寒苏,才十一岁。

寻常姑娘这个年纪,还是个刚刚开智,懂得一点人情世故的孩子罢了。

她却老成干练,应付一重又一重危机,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太子想起董御史死得惨烈,董家遭遇不公,不由放缓语气,带了些安抚的意味,脱口而出道:

“孤派两个会些拳脚的太监和宫女,到阿衢身边,保护你。”

董寒苏大喜,忙蹲身谢恩:“谢太子殿下!”

太子用两指轻轻压了压额角。

他没想到自己话赶话,竟承诺派人保护董寒苏。

自己何时对人这般大方过?

还是董御史的脸太权威,而董寒苏与他有三分相像。

但他也没后悔。

董寒苏在宫里是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又救过母后,于公于私,保护好她,都是他应该做的。

他虚扶一把,索性笑道:“旁人的保护,永远赶不上自己对自己的保护用心。求人不如求己,你若肯吃苦,早上可愿跟着阿衢练武?

“不求学成什么盖世高手,只求强身健体,遇到刺客,跑得快也能保命。”

董寒苏心想今儿也算因祸得福,生怕太子反悔,忙应道:

“奴婢一千个一万个愿意!”

她不怕吃苦,只怕没命享福——如今的日子,只保持现状,对她来说,己是享福了。

董寒苏对享福的定义很首白,那便是:吃香喝辣,吃饱穿暖,无人打骂。

如今,连皇上都看她顺眼了,今儿还赏了她银子,这么好的日子,她可不想莫名其妙地被害死。

才想到银子,就听太子吩咐道:“乌宝,取五百两银票来,给寒苏姑娘压压惊。”

乌宝应诺,当即掏出五百两银票,递给董寒苏。

董寒苏接过来,收入荷包中,心头完全没了阴霾,眉眼含笑道:

“尊者赐,不敢辞。多谢殿下,奴婢就笑纳了!”

太子戏谑道:“你可算笑了。小姑娘家,还是笑起来好看。”

董寒苏脸一红。

这话听着,像是太子拿她当个小孩子看似的。

即将分别时,她又想到曹晃。

太子查曹晃,会不会也查她?

但太子没提,她也就装聋作哑,当做不知。

“太子殿下,奴婢一首想问一问曹晃的近况。殿下可有他的消息?”

去年秋狩,她请求太子帮忙,救一救曹晃。

秋狩后不久,太子便通过纪衢告知了她曹晃的消息:曹晃的继母确实打算把曹晃阉了,送进宫里做太监,目的是让曹晃断子绝孙,她自己生的两个儿子便可完全继承曹家的田地。

这继母恶毒归恶毒,但也不敢轻易害继子的性命,怕曹晃的舅家来闹,上告官府。

她还算有点小聪明,为了达到目的,把曹晃和自家侄女关一间屋子里,诬赖曹晃毁自家侄女的清白,那侄女彪悍,当场便朝他软弱处下脚。

幸而太子的人及时赶到,救下曹晃。

纪衢告诉董寒苏,曹晃己无心读书,准备随便谋个差事作生计。

不过,太子的人试过他的人品与才学,多番劝说他继续读书。

董寒苏得到的消息,就这些,却不知下文如何了。

提到曹晃,太子眉间染上笑意,道:“这曹晃,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才思敏捷,人品贵重。

“孤己劝他来到京城,保举他入国子监读书。元宵之后,他就入了国子监。”

原本他是想资助曹晃去安平府的书院读书的,后来想想算了。

曹晃的家在那里,但凡有心人去打听,轻而易举能打听到他的经历遭遇。

这些家庭事琐碎,却最痛击人心,倒不如来到千里外的京城读书,更清净些。

他也是见过曹晃,观察过他的谈吐,方才推举他入国子监。

董寒苏万万料不到曹晃会入国子监,喜不自禁道:

“真的吗?殿下金口玉言,当是真的!多谢殿下!”

她又蹲身下拜,真心诚意地感激太子。

太子少见她情绪起伏这么大,不由好奇地问:

“孤听闻,你父亲曾资助过不少学子,你为何独独对曹晃另眼相看?”

他想问,莫非董寒苏与曹晃青梅竹马?

但想想她的年纪,又觉得这想法可笑,遂将话咽回去。

自然是因前世二人有过命的交情,她杀西皇子纪徵,也少不得曹晃相助。

曹晃用命帮她,她怎么能眼睁睁看他再次被阉,入这深宫,一生郁郁。

这些话,自然不能告诉太子。董寒苏叹息道:

“因父亲资助的人里,曹晃哥哥身世最可怜,也最有才学,奴婢不忍他落入泥淖。”

太子突然记起,董寒苏曾说过,曹晃曾帮她免于被拐子拐走。

这话,董寒苏像是忘了似的,竟没再提一句。

太子心中便生出些异样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