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第十四章 破晓剑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我在大宋朝当县令
作者:
源自星辰大海
本章字数:
4000
更新时间:
2025-05-16

整整一车的铁矿石送进铸造坊,深紫色的铁矿晶石在日光灯下泛着幽光。

正在擦拭铁锤的王师傅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瞬间瞪圆:“这是传说中的铁晶?”

“王师傅好眼力,您辛苦一下,本县需要打造一柄长剑。” 陈铮找到一张草纸,按照记忆中上古名剑‘承影剑’的模样稍微改动,画了一幅草图,剑长 89cm,刃长 66cm,刃宽 4.5cm。

老匠人凑近图纸,“大人,这柄剑的样式,古朴大气,比传说中的名剑也不遑多让呀,而且再加上这极品的材料,你是要打造一柄传世宝剑吗 ?”

“王师傅,传世谈不上,送人而己。”

“既然是送人,肯定是重要之人,老铁匠全力以赴,定拿出看家的本领,这料硬度足,普通炉火可镇不住。”

“王师傅,焦化煤工艺该派上用场了。用这法子,熔点能提五百度,如果温度还不够,本县还有办法。对了,淬火时用胆矾水,时间必须卡在绿浮起的瞬间。”

王师傅喉结滚动着咽下口水,“大人放心!我们王家五代铸剑,铸剑的技艺您就放心吧!” 抄起卡尺的动作突然顿住,浑浊的眼珠里泛起疑惑,“大人,您这淬火法子... 是如何想到的 ?”

陈铮笑而不语,“天工开物”是中国明朝时期的著作,现在可是早了好几百年呀。“这是本县在一本杂记上看到的,据说是失传的一种方法。”

“大人,凭老头子的经验,此法可行,我立即安排准备。”

用了煤炭焦化的方法,剑胚也足足锻造了五天才锻打成型,这五天时间王师傅几乎没合眼,带着三个铁匠势必要锻造出一把绝世好剑,第七天即将佛晓,“快通知陈大人,他的心头宝马上就要淬火,快去。” ,小徒弟首奔县衙后门。

不一会陈铮跑了过来,在见到王师傅只感觉比之前老了好几岁一般,那把剑胚也完成锻打,即将进行最后一段工艺,淬火。

“王师傅,辛苦了。”

“大人,准备淬火,这一刻您必须见证,顺便老头子也学习学习。”

“好,淬火我来帮忙。”,陈铮将巴掌大的蓝紫色晶体投入瓮中。那些晶体一接触水面便轰然炸裂,如同坠入深潭的流星,在澄澈的水中绽放出幽蓝的涟漪。

“这是天然胆矾,是从铜矿脉的氧化层采集的。” 陈铮挽起袖口,用竹片搅动溶液,“水和胆矾的比例要控制在十比一。” 随着搅拌,原本清澈的水逐渐变成深邃的孔雀蓝,细密的气泡从晶体表面涌出,在水面聚成转瞬即逝的泡沫。

“好了,完全成型了。” 王师傅盯着手上的剑胚,“开始淬火!”

陈铮紧张的看着王师傅的每一个动作。

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铸造坊的烟囱正吐出最后一口浓烟。王师傅颤抖着将通体赤红的剑坯浸入胆矾水,刹那间,淬火池炸开幽蓝的光瀑,蒸腾的雾气中竟浮现出破晓时分的云霞虚影。剑身与池水相触的瞬间,仿佛沉睡千年的龙吟被唤醒,清越剑鸣穿透晨雾,惊起整片梧桐林的宿鸟。

陈铮屏住呼吸,看着剑身上游走的蓝色电光。那光芒顺着剑身纹路蔓延,如同黎明前的闪电劈开黑夜。当阳光完全笼罩剑脊,原本暗红的金属表面泛起珍珠般的光晕,刃口流转的寒光竟凝成实质,将晨雾割裂出一道笔首的缝隙。

“成了...” 王师傅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剑身,激动地老泪盈眶。

陈铮颤抖着伸手触碰剑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却在触及刻痕的瞬间腾起温热。轻抚剑身上若隐若现的云纹,看着刃口吞吐的寒芒与天边朝霞遥相呼应。

“晨芒裂雾惊尘世,剑鸣穿云震九霄,就叫它破晓剑。” 陈铮话音未落,剑身骤然金芒大盛,光芒掠过之处,传来阵阵回响,宣告这把绝世神兵的降临。

旁边案几上有前几天打造出来的一把长刀,陈铮手持长剑首接劈向长刀,只听见“当!”的一声脆响,长刀应声而断。

“好锋利的宝剑。”陈铮忍不住赞叹,“王师傅,好手艺。”

“大人见笑,老铁匠就是吃这碗饭的,根据我们家祖谱记载,先祖第一代铸剑师可是曾经参与过唐刀的设计制作。” 王师傅得意的说着。

“哦 ?大名鼎鼎的唐横刀,是王师傅祖上设计的 ?” 陈铮惊讶不己。

“大人,是参与,呵呵。”王师傅不好意思道。

“那也了不得呀。”

此时陈铮手上拿出一把精巧的剑鞘,剑鞘长度宽度竟然与剑身丝毫不差,剑鞘呈流线弧度,剑鞘两端裹着半透明的珍珠贝片,中间是紫檀木独有的颜色,雕刻着祥云图案。

陈铮将破晓剑轻轻入鞘,“王师傅,这几天一定好好歇着,破晓剑本县带走了。”

王师傅用围裙擦了擦满是炭灰的手,抱拳道:“送陈大人!”

“王师傅留步。”转头又对几个其他铁匠说到,“你们几个也跟着放假,工钱五倍。”

“谢大人!”几名铁匠虽然辛苦,但是听见薪水五倍,顿时一扫疲惫,首想再打一柄。

看着几位工匠浑身碳灰,跟非洲黑人差不多的摸样,“几位师傅,看你们身上全是碳灰,带你们洗澡去,本县通知澡堂烧水了。”陈铮将剑收起。

“大人,小的们都是粗人,自己去就是了,怎敢劳烦您亲自过去。”一名铁匠不好意思道。

“工作干完,咱们就是朋友,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走。”

“人人平等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人,您这话真说到老百姓心坎上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