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推行如火如荼。林书然每日忙于新政推行处事务,与李道明、张柬之商议国是,批阅试点区奏报,制定改革方略,日夜不休。
忠勇侯府成京城独特风景,车水马龙,宾客盈门。有请示新政的官员,慕名拜访的士子,寻求合作的商贾,及身份不明意图叵测的不速之客。
林书然应付游刃有余,凭大师级“权谋心术”和高级“精神感知”洞察对方意图,或虚与委蛇,或坦诚相待,或设下陷阱。
他知杨松崔敬等保守派虽遭重创,绝不甘心失败,如潜伏阴暗毒蛇,时刻准备致命一击。
随着新政试点深入,触动利益增多,阻力加大。地方豪强劣绅在京城保守派支持煽动下公然抗拒,甚至制造事端破坏改革。
林书然早有预料,做好应对。
他依靠皇帝信任支持,以雷霆手段打击对抗新政顽固分子,绝不姑息。
他注重争取民心,团结可团结力量,知改革离不开百姓支持,只有让百姓得实惠,才能获最坚定拥护。
推行新政始终将改善民生放首位,清丈土地、改革赋役、推广农技、兴修水利皆为让百姓过好日子。
举措赢得百姓爱戴,“忠勇侯”“林青天”名声不仅局限于江南,响彻大胤。
新政渐入佳境,林书然声望如日中天时,一场更阴险歹毒的阴谋悄然逼近。
一日,林书然收到特殊请柬。
发柬者是皇帝胞妹安乐公主李月瑶,年十八未婚配,容貌绝美聪慧过人,在京城贵女圈享有盛誉,传闻颇倾慕林书然。
她邀请林书然三日后赴公主府参加小型“赏花夜宴”。
林书然心中警惕。
他与安乐公主素无往来,为何突然邀他?还是小型宴会?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让赵子昂暗中打探公主底细及与杨松崔敬往来。
赵子昂京城消息网络今非昔比,很快带回情报。
“林老弟,”赵子昂脸色凝重。“安乐公主不简单,表面不问政事,实际与杨松夫人私交甚笃,且对陛下推行新政颇有微词。”
“前几天,崔敬夫人秘密拜访公主府,两人在密室谈了一个多时辰。”
崔敬夫人拜访公主?杨松夫人与公主私交甚笃?公主对新政有微词?
线索串联,林书然闪过可怕念头。
这“赏花夜宴”是鸿门宴,针对他的美人计或更恶毒陷阱。
杨松崔敬朝堂无法扳倒他,竟利用皇帝宠爱的公主下手。
无所不用其极。
“林老弟,我们还去吗?”赵子昂担心问。
林书然眼中闪冰冷寒芒,嘴角勾冷冽笑容:“去!当然去!他们戏台都搭好了,本侯不去岂不扫兴?”
他要看这些卑鄙小人玩什么花样,借机给永生难忘教训。
“不过,”林书然话锋一转。“不能傻乎乎去,必须万全准备。”
他周密布置。
让王武在公主府外围安排精锐护卫,一旦有变接应。
让赵子昂联络与杨松崔敬有过节或不满的官员勋贵子弟,宴会当晚“恰好”出现在公主府附近,制造“巧合”混乱,方便浑水摸鱼。
他准备特殊“药物”和“道具”(用宗师级毒术和中级机关术制作)以备不时之需。
最关键,他将赴宴及对宴会风险的担忧通过隐秘渠道“不经意”透露给皇帝身边大太监李芳。
他信李芳精明忠诚会将消息禀报皇帝。
他要让皇帝知他非鲁莽之辈,不会落入圈套,更要让皇帝看到敌人为对付他丧心病狂。
一切布置妥当。
三日后夜幕降临,林书然身着华贵侯爵常服,仅带赵子昂及贴身护卫阿大阿二,乘普通青布马车低调来到京城西郊安乐公主府。
公主府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气派胜忠勇侯府。
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小型”夜宴并不小型。
林书然递上请柬,在管家引领下进入后花园。
花园张灯结彩,奇花异草争奇斗艳,假山流水曲径通幽,空气弥漫花香及一丝不同寻常异香。
林书然鼻子微动,高级“精神感知”和宗师级“毒术精通”分辨出异香含微量“醉仙引”,一种罕见迷情药物,无色无味,吸入少量使人精神亢奋、高涨、失去理智。
好歹毒手段,竟用下三滥药物对付他。
林书然心中冷笑,不动声色从袖中取出特制“清心丹”含入口中。
丹药入口即化,清凉气息传遍西肢百骸,化解“醉仙引”药力。
他环顾西周,花园聚集不少宾客,多是年轻王公贵族、勋贵子弟,及打扮花枝招展、容貌妖艳的女子。
这些女子言行举止非官家小姐,更像教坊司或权贵豢养的歌姬舞姬。
林书然更加警惕。
一阵环佩叮当,华丽宫装、容貌绝美、气质高贵但眼神暗藏阴郁狠厉的年轻女子在众人簇拥下走来。
正是安乐公主李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