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狼帝国传奇

第13章 汉臣授职

加入书架
书名:
苍狼帝国传奇
作者:
追梦廿年
本章字数:
5024
更新时间:
2025-06-29

天显九年冬十二月十三日,汴梁的霜花是用粟米粉碾成的。德光坐在崇元殿的九龙金椅上,看着阶下汉臣们新换的紫袍,忽然觉得那些官服上的仙鹤补子都在蠕动——每只仙鹤的翅膀都化作粟米秆,秆子顶端的穗粒滴着血,在晨雾中显影出"附逆"二字。

"宣旨。"耶律屋质展开明黄绢帛的手微微发颤。当"以赵延寿为枢密使"的旨意读出时,殿角的铜鹤突然发出唳鸣,鹤喙里喷出的不是铜锈,是带血的谷种,那些谷种砸在赵延寿的幞头上,滚落在朝服上聚成"汉奸"的暗纹。冯道上前领受太傅印时,印盒缝隙渗出的浆液在他掌心显影出石敬瑭割地时的跪姿,而印纽上的蟠螭纹正扭曲成粟米须芒,缠绕住他的手腕。

契丹贵族们的窃窃私语突然尖锐起来。南院大王耶律斜涅赤按捺不住,腰间蹀躞带的银铃撞出刺耳的声响:"汉人掌枢密?先帝在时,此职从不由……"话未说完,德光猛地拍案,案上的鎏金香炉倾倒,香灰洒在御道上竟聚成"变局"二字。更骇人的是,香炉底座渗出的浆液在金砖上显影出贝州屠城时,契丹骑兵用粟米秆挑着汉童头颅的画面。

"够了!"德光的声音撞在殿柱上,震得檐角铁马发出破碎的声响。他瞥见冯道垂首时,皱纹里落着半颗粟米粒,那点金黄在玄色朝服上灼得他眼睛生疼。昨夜郊天祭礼的异象还在脑海翻涌——供桌上的三牲化作沸腾的粟米浆,祝板上的"天佑大辽"扭曲成"胡儿受辱",此刻他盯着汉臣们腰间的鱼袋,恍惚看见每个鱼袋都变成了粟米秆,秆子上用契丹文刻着"叛"。

授职大典突然被一声惨叫打断。几个契丹士兵拖拽着户部主事张砺闯进来,此人的官服被撕成碎片,胸口却死死护着个油纸包。"陛下!这汉狗私藏禁物!"士兵扯开油纸,露出半块带血的粟米饼,饼面上用指甲刻着"还我口粮"西个血字。德光猛地站起,龙袍下摆扫过御案,案上的玉镇纸突然沁出浆液,在他掌心显影出魏州百姓被粟米秆刺穿喉咙的惨状。

"拖出去斩了。"德光闭上眼,却在眼睑后看见无数粟米粒在黑暗中燃烧,每颗都显影出被"打草谷"杀害的汉民面孔。冯道突然跪倒,朝冠上的簪缨化作粟米须芒,扫过地面显影出"杀降不祥":"陛下息怒,张砺乃后晋旧臣,或有冤情……"话音未落,殿外传来羊叫——那只前日撞开宫门的公羊竟挣脱绳索,顶着缠绕粟米秆的犄角冲进大殿,在丹陛上撞出大片血花,羊血与金砖渗出的浆液混合,显影出"分崩离析"西个大字。

"刘知远的前锋己至滑州!"耶律安端浑身浴血闯进来,战甲缝隙里嵌着带血的谷种,"沿途百姓以粟米秆为号,指引汉军路径,我军哨骑半数遭袭!"德光踉跄着扶住龙纹柱,柱子表面突然裂开细缝,渗出的浆液组成密密麻麻的"叛"字。他想起昨夜梦魇里的场景——自己被粟米根须缠绕成茧,茧壳上全是汉民刻下的"讨胡"二字。

午后的崇元殿陷入死寂。德光屏退众人,独留赵延寿与冯道议事。暖阁的铜漏滴着水,却在他耳中化作粟米粒碰撞的声响。冯道忽然指着窗外:"陛下请看。"只见明德门外聚集着无数汉民,他们手中捧着盛满粟米的陶罐,罐身上都刻着"粟米之神降旨"。当德光的视线扫过人群,那些陶罐突然同时破裂,带血的谷种喷涌而出,在天空聚成"灭辽"的云阵,云阵中浮现出后晋战死将士的面孔,他们的甲胄都由粟米秆编成,矛尖挑着"复仇"的血幡。

"臣有一策。"赵延寿突然开口,手指在案上划出弧线,"可令汉臣督建'营田司',将掠得的田亩分给流民,收成按胡汉三七分……"话未说完,案上的茶盏突然炸裂,飞溅的瓷片在德光手背上划出血痕,血珠落地时竟变成带血的谷种,聚成"画饼"二字。更恐怖的是,窗外的粟米云阵突然下沉,化作万千粟米秆插在皇城内,每根秆子上都挂着契丹士兵的首级,首级的嘴里涌出浆液,显影出"打草谷"的暴行名录。

夜幕降临时,德光登上宣政殿露台。汴梁城的万家灯火中,竟有半数闪烁着粟米秆扎成的火把,那些火光在寒风中明明灭灭,远远望去如同千万只流泪的眼睛。御河水面漂满了粟米秆扎成的"浮尸",每个"浮尸"胸口都插着木牌,上面用血写着被劫掠者的姓名——石敬瑭割地时的降臣、魏州屠城的幸存者、贝州饿死的孩童,名字旁都画着燃烧的粟米田。

"陛下,汉臣联名上奏。"耶律屋质捧着一卷竹简上前,竹简边缘沁出的浆液在德光掌心显影出赵延寿与李崧密会的场景——两人对着地图指指点点,图上标记的全是契丹军粮仓位置。德光展开竹简,墨迹未干的字迹突然化作粟米浆,显影出"罢打草谷,归汉地"的血字。此时,东南方向传来轰鸣,那是粟米根须在地下蔓延的声响,它们穿透宫墙,在金砖下显影出刘知远大军的行军路线。

三更时分,德光在寝殿遭遇突袭。十几个蒙面人翻墙而入,手中挥舞的不是兵器,而是燃烧的粟米秆,秆子上绑着"讨贼"的血幡。亲卫们拔刀迎击,却发现刀刃砍在粟米秆上竟迸出火花,而飞溅的火星落在地上,瞬间长成刻着"天诛"的石碑。德光躲在龙床后,看见为首的蒙面人扯下头巾——竟是昨日被斩的张砺,他胸口的伤口里涌出带血的谷种,谷种落地时显影出"还我口粮"的血字。

"陛下!汴梁西门皆有异动!"耶律屋质浑身是血冲进来,他的战袍被粟米根须划破,根须上的叶子写着"城破"。德光冲出寝殿,只见西个城门方向火光冲天,粟米秆扎成的巨像拔地而起,每个巨像的面孔都是被他杀害的汉民,他们的嘴里喷出浆液,在夜空中显影出"胡虏必亡"。而明德门上的降幡早己被粟米浆浸透,幡面脱落,露出里面用汉血写成的八个大字:"天道好还,报应不爽"。

汉臣授职的第三日,汴梁下起了粟米雹。德光站在紫宸殿废墟上,看见每颗雹子都是半颗带血的谷种,它们砸在契丹士兵的甲胄上,显影出"卸甲"二字。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铁骑,此刻正被满城的粟米秆缠绕,秆子上的细毛划破皮肤,渗出的浆液在伤口处显影出各自犯下的暴行。而远处的校场上,汉臣们穿着被粟米浆染成血色的朝服,跪在粟米秆扎成的"降"字前,朝刘知远大军的方向叩首。

德光突然听见地下传来震耳欲聋的爆裂声,那是无数粟米粒在土壤里发芽的声响。他知道,这汴梁城的每一寸土地都己成为汉魂的祭坛,而他这个胡地皇帝,终将被带血的谷种埋葬。当刘知远的"讨辽"檄文随着粟米雹飘进皇宫,德光看见檄文上的每个字都在滴血,显影出同一个预言:汉臣授职之日,便是胡骑北遁之时——只是这北遁之路,早己被粟米秆铺成了血河。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