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重新坐下,摆了摆手,说道:“先不说那些事,我刚听下人说,晓晓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陆君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点头说道:“是啊,托族长爷爷的福,母子平安。皇上还亲自为小儿赐名,取了个‘安’字。”
族长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赞叹道:“皇上赐名,这可是无上的荣耀啊!看来这孩子将来必定不凡。”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陆君知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族长爷爷,此次请您来,是关于家族未来的发展。如今我在京城为官,虽有了些地位,但也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朝堂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我担心会给家族带来麻烦。”
族长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君知,你能有此顾虑,说明你成熟了。家族能出你这样的人才,是家族之幸。但为官之路不易,你行事定要谨慎。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咱们一起商量。”
陆君知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想在京城购置一处房产,将家族中一些年轻子弟接来,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方便我照应。同时,加强家族产业的管理,拓宽生意渠道,增强家族的实力。另外,对于家族中的长辈,我也想好好尽孝,让他们在京城安享晚年。”
族长听后,眼中满是赞许,说道:“君知,你的想法很好。家族的发展确实需要长远规划。购置房产和培养子弟这两件事,我全力支持。只是这产业的事,还需从长计议。京城不比咱们老家,做生意要格外小心。还有,养老这事,你有心了,可是我们这帮老家伙,还是守着祖宗较为妥当。”
陆君知点头称是,说道:“族长爷爷所言极是,我会谨慎行事。还有一事,我想请您在京城多留些时日,帮我参谋参谋。”
族长笑着说道:“那是自然,我这次来,就是要帮你把把关。你如今事务繁忙,又要照顾晓晓和孩子,难免会有疏忽。有我在,你也能省心些。”
陆君知再次向族长行礼,感激地说道:“那就有劳族长爷爷了。”
陆君知接着便问起了土豆的事宜。族长脸上笑意盈盈,赶忙说道:“孩子,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我心里清楚,土豆这事儿可是大功一件,你在前方为家族披荆斩棘,开拓道路,我们这些后方的人,哪能拖你后腿呢?你只管安心,我都安排妥当了。我买了两块地,其中那块摆在明面上的良田,种的都是普通作物,以免引人怀疑。另外,我还特意购置了一块沙地,暂时记在我个人名下。等过了今年,便将这块沙地正式划为族田。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让旁人察觉到异样。
“我从族里挑选了几个种田的行家里手,都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好手。对外呢,就宣称他们去外地做工了。实际上,他们会在那块沙地上专心种植土豆。”
陆君知听后也放下了心。很快安排三爷爷去休息。
直到次日,于晓晓才悠悠转醒。方云抱着孩子,脚步轻缓,小心翼翼地走到床边,脸上绽着温柔笑意,轻声说道:“夫人,您快瞧瞧小公子,这小家伙乖得很呢。” 说着,将孩子轻轻递到于晓晓跟前,好让她清晰瞧见孩子粉嘟嘟如花瓣般娇嫩的小脸。
于晓晓望着怀中的孩子,仍有些如梦似幻的恍惚感,仿佛不敢相信自已已然成为一位母亲。她轻轻接过孩子,动作轻柔地晃着,孩子正恬静地酣睡着。
时光悠悠,很快,孩子满月之期已至。皇上听闻喜讯,龙颜大悦,又赏赐了诸多珍贵好物。与此同时,于晓晓也重新开启了扩大产业的步伐。她将制冰的方子交给了沈逸。沈逸此前花了半年时间研习账本,已然初显成效。依照于晓晓传授的方法,不出半年,便挣得旁人穷尽一生都难以企及的财富。
不仅如此,于晓晓又相继开设了水泥作坊与玻璃厂。虽说这些产品在工艺和品质上,自是无法与现代相提并论,但在这古老的时代,却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头一份。
皇宫换上了于晓晓玻璃厂生产的透明玻璃,瞬间变得明亮起来,较之前愈发显得金碧辉煌。每当阳光高悬,玻璃反射光芒,整座皇宫熠熠生辉。皇帝对此龙心大悦,毕竟于晓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朝廷创造的收益,竟相当于过去三年的税收总额。
到了秋收时节,陆君知向皇帝献上土豆。一时间,这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全国,乃至远播国外。大齐朝拥有超级作物的事,世人皆知。国家实力因此直线攀升,不少此前蠢蠢欲动、心怀不轨的国家,见状纷纷安分下来。
此时的齐朝,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之象。洪轩获外放任职知县,他带着母亲一同赴任。而沈逸,自从投身生意场,愈发懂事成熟。往昔整日粘着陆君知的他,如今转而成了于晓晓的 “小尾巴”。于晓晓偶尔给他出个生意方子,他总能将其经营得风生水起。很快,沈逸便成为上京城里众多人家眼中优质女婿的热门人选。终于,在一年后的某一天,沈逸邂逅了自已的心上人。沈大人得知此事,高兴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满心欢喜地为二人操办了一场盛大的喜事。
于万塘借助于晓晓生意上的资源与人脉,将族中不少子弟送入官场。他深感欣慰,因为从下一代起,族中子弟终于能够踏上仕途,光宗耀祖。
随着沈逸成家立业,于晓晓和陆君知的生活也愈发安稳且充实。于晓晓的产业不断拓展,除了水泥作坊和玻璃厂,她又将目光投向了纺织业。她凭借着记忆中的现代纺织技术,对传统的纺织工艺进行改良,生产出的布料不仅质地精良,而且花色新颖独特,一经推出便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陆君知在朝堂上也愈发得心应手,他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与智慧,以及皇帝对他的赏识,接连为朝廷出谋划策,解决了诸多难题,官位也稳步升迁。在土豆的推广种植取得巨大成功后,他又着手推动其他农业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大齐朝的农业发展蒸蒸日上,百姓生活富足。
他们的孩子在众人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小家伙聪明伶俐,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骑射武艺,一学就会,让于晓晓和陆君知满心欢喜。
几年后,于晓晓的产业已经遍布全国,她不仅为大齐朝创造了巨额的财富,还解决了大量百姓的生计问题,成为了民间传颂的传奇人物。她深知自已的成功离不开家族的支持,于是她出资在族中建立了学堂,聘请各地的名师任教,让族中子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与此同时,陆君知在朝中的威望也日益增高,他联合朝中的有识之士,向皇帝谏言推行一系列的新政,旨在减轻百姓负担,加强国家的治理与发展。皇帝对他的建议大多予以采纳,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大齐朝的国力愈发强盛,成为了周边各国敬仰和学习的对象。
在这繁荣的背后,于晓晓和陆君知始终保持着初心。他们时常带着孩子回到老家,看望族中的长辈,与乡亲们一同分享生活的喜悦。看着家族在他们的影响下日益兴旺,看着大齐朝的百姓安居乐业,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又过了许多年,于晓晓和陆君知渐渐老去,但他们的故事却在大齐朝的土地上流传不息。他们的孩子继承了他们的衣钵,继续为家族的繁荣和国家的昌盛贡献着自已的力量,而大齐朝也在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的努力下,始终保持着繁荣富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