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相遇

第五百零二章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加入书架
书名:
诸朝相遇
作者:
一月的雨季
本章字数:
8150
更新时间:
2025-05-29

在张泊的此番动作下,在场之人的目光全都汇集到了赵光义的身上,朱高煦也是如此。

赵匡胤与赵光义作为他认识的为数不多的宋朝皇帝,他自然知晓赵匡胤的继任者是谁。

而他接下来,想看血流成河。

被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即使是傻子,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店家,你是说,我在二哥之后,继任了大宋官家?”

赵光义的话语中,透露出难以置信。

他着实想不通,为什么是他继任了大宋官家。

“没错,你确实是宋朝的第二任官家。”

得到张泊肯定答复的赵光义,眉宇间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喜色,但是很快又被他悄然隐藏了下去。

他有些忐忑地望向了赵匡胤的方向。

“二哥,这……”

赵光义不知道他的二哥,在得知他成为大宋的第二位官家后会是什么反应。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二哥神色如常,好像早有预料一般。

此时的朱高煦,与赵光义一般,也将目光投向了赵匡胤。

而他的反应也与赵光义如出一辙。

这是什么情况!

他想象中的那般“兄友弟恭”,血流成河的场景呢?

咋都没有出现?

赵匡胤还是如同原本那般气定神闲。

“奇了怪了,为什么听到老三即位后,老赵没啥反应啊。”

朱高煦自言自语地说道。

“二哥,好像宋朝初期是有兄终弟及的制度。”

朱高燧轻声地为朱高煦解惑。

“还有这回事?”

兄弟俩的谈话声不大,但是众人都坐在一桌,因此,在场之人全都听了个真切。

张泊也听到了朱高煦兄弟俩的窃窃私语。

虽然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人,确实如朱高燧说的那般是兄终弟及。

但是,这兄弟俩的兄终弟及,与历史上的其他兄终弟及都不一样。

历史上的兄终弟及无非分两类,一类是皇帝没有子嗣,只能传位于兄弟,比如明武宗朱厚照传位于明世宗朱厚熜。

另一种是有子嗣,依然还传位于兄弟,例如北齐孝昭帝高演传位给武成帝高湛。

但这两种兄终弟及,无一例外,都是在临死前或者死后才传承。

而宋朝的传位与这两种都不一样。

在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定下”了继承人。

建隆二年(961),宋朝建立仅有一年的时间,作为赵匡胤与赵光义母亲的杜太后病重,赵匡胤在旁形影不离地服侍。

在此期间,杜太后问了赵匡胤一个问题。

她问赵匡胤是如何夺得的天下。

赵匡胤回答,是因为先祖以及杜太后的功劳。

但是杜太后作为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母亲,她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她认为赵匡胤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是因为后周世宗柴荣立了一位幼主为天下之主。

如果后周有稍微年长一点的皇帝,赵匡胤是无法夺得天下的。

而刚刚建立的宋朝,谁也不敢保证能够存续多久。

一旦赵匡胤身死,他的继任者是一位幼主时,宋朝难免灭亡。

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年代,一朝的灭亡就意味着一族被屠戮殆尽。

所以,为了不走上后周的老路,更是为了让宋朝长治久安地发展下去。

当时的杜太后就让赵匡胤将来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光义。

这样,即使赵匡胤发生意外,继任的赵光义也能够稳定局势,让宋朝得以延续。

为了保险起见,杜太后还让当时的宰相赵普,写了一封誓书,藏在了金匮(柜)之中,这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金匮(kuì)之盟。

所以,赵匡胤早就有了将来传位给弟弟的准备,因此这才显得极为平静。

不过……

如今的赵匡胤是不是还是这个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老三,原本此事还是个秘密,不过,既然店家提到了,那我也就告诉你了,这算是我早年间与母亲约定之事……”

当即,赵匡胤也将金匮之盟说了出来。

即便如此,赵光义还是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二哥最后竟然还能够遵守金匮之盟。

他很感动。

而告知了赵光义金匮之盟的赵匡胤,思绪有些飘远。

虽说,按照当初与母亲金匮之盟的约定,他将来确实应该传位于三弟。

但是,当时是当时。

那时候,大宋建立未久,母亲所担心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因此,他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了母亲此事。

所以在母亲离世后,他第一时间将三弟赵光义立为了开封府尹。

开封府尹可不是一般的官职。

作为五代十国中四代的都城,开封府尹总领京师政务,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除此以外,开封府尹还有其他的含义。

当年,后周世宗郭荣在即位之前,他就担任过开封府尹。

换而言之,将三弟赵光义立为开封府尹,算是将他当做了半个储君。

但是现在,距离大宋开国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他的心中升起了另一个想法。

或许,可以将皇位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赵德昭。

自古以来,兄终弟及的例子仅有寥寥数例,但父子传承贯穿古今。

而且,与兄弟相比,还是父子关系更加牢靠。

不过,即便他已经生出了这个心思,但他还是有些犹豫。

究竟是选择德昭还是选择老三。

如今德昭已经22岁了,在太平年代,这个年纪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但是,这对他而言,还远远不够。

像后汉隐帝刘承祐登基时已经十八岁,已经不能算是幼主了。

但是因为缺乏政治经验,试图诛杀权臣郭威,结果反被郭威灭国。

如果,他选择了德昭,会不会也发生这种情况?

将来的他选择老三,而没有选择德昭,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倏然间,赵匡胤又想到一点。

按理来说,只要他活的足够长,是能够慢慢等待德昭成长起来的。

而如果他传位于老三,是不是意味着他并未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德昭成长。

念及至此,赵匡胤收回了思绪。

“店家,我想询问一番,我的寿命几何?”

一提及寿命,赵光义的眼睛如铜铃一般看向张泊。

二哥的寿命关乎到他何时能够成为大宋第二任官家,他也很关心。

见赵匡胤询问寿命,张泊也打算趁此机会询问赵匡胤所处的时间。

“老赵,不知道你来时的宋朝是何年何月?”

“我来此的时间是开宝六年二月。”

开宝六年……

张泊拿起手机,查看起这所谓的开宝六年。

不多时,他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开宝六年,即公元973年。

距离宋朝建国已过去了十四年的时间,距离赵匡胤的离世,还有三年。

“老赵,你还有三年的寿命。”

“多……多少,三年?”

赵匡胤的震惊溢于言表。

要知道,即使三年后,他也不过是50岁的年纪。

这在五代十国乱世的君主中,都算得上早逝。

而在震惊过后,一缕失落涌上他的心头。

仅有三年的寿命,意味着他恐怕连中原都没有统一,更别提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赵匡胤顿觉一股无力感袭来。

但很快,他便清醒了过来。

既然现在他来到了后世,那能不能避免三年后的离世?

“店家,不知三年后的我因为何事离世?”

“这个嘛……”

张泊又将目光瞥向了一旁的赵光义。

这下子,所有人的目光再度看向了赵光义。

一旁有些兴致缺缺的朱高煦在听到赵匡胤的问题后,立马提起了精神。

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赵光义通过斧声烛影,将赵匡胤杀害的!

看这次赵光义怎么逃!

他要看血流成河!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这一次的赵光义脸上写满了疑惑。

要说先前的即位一事,还可以通过金匮之盟解释。

但是如今提到二哥的离世,店家又将目光看向他,这又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二哥的离世与他有关?

这不对吧。

“关于这一点,其实史书上并无明确记载,但是吧,后世有一种观点大行其道,其名为斧声烛影。”

“斧声烛影?”

“没错,三年后的某天晚上,老赵你生了场大病,生病的你将赵光义召入宫中酌酒对饮。

虽不知你与赵光义有什么事要谈,但是你屏退了左右,只留下赵光义一人。

席间,有人看到宫里烛影摇动,似乎是赵光义离席退避。

片刻后,又传来了斧子与地面碰撞的声音。

然后,便传来了一阵鼾声,你的三弟赵光义也就留在了宫中。

早上,你被宫人发现已经身死。”

张泊的话令得赵匡胤眉头紧皱。

直接告诉他,这件事处处透露着诡异。

他的三弟应该不会干下这种离经叛道之事。

可是,店家又如此说……

这使得他也不由得怀疑起此事的真实性。

这时的赵光义已经傻了。

愣神片刻后,他猛地神色一变。

“我不是,我没有,二哥,别听店家瞎说,我是不会干下此等事情的!”

赵光义吓得连连摆手。

原本他对店家的观感还不错。

毕竟店家先前可是在二哥面前提到他会成为大宋的第二任官家。

但是现在,他只想问候店家的全家。

这不是把他往死里整吗?

在兄弟俩各怀心事的时候,张泊笑了笑。

“适才仅仅是我开的一个玩笑,你们不用放在心上。

刚刚那个斧声烛影故事记录于一本名为《续湘山野录》的书中,而这《续湘山野录》仅仅是一本野史。”

得知是野史,赵光义立马松了口气。

刚才真的要吓死他了。

幸好店家解释了一番。

而与赵光义有着相同反应的,是赵匡胤。

说实话,如果老三真的干下了此等事情,处理起老三也不会这么容易。

一方面,老三可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另一方面,如果非要处理老三,那大宋恐怕会陷入到内乱之中,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与松了口气的赵匡胤兄弟俩不同,观望了半天的朱高煦轻叹一声。

得,好戏又没了。

“店家,既然你方才提到的是野史,那不知正史中可有关于我离世原因的详细记载?”

“并没有,将你宋朝所灭掉的元朝编撰的《宋史》中,关于你离世的记载仅有寥寥数笔,只提到你突然驾崩于皇宫。”

“这样啊……”

此刻的赵匡胤,情绪有些低落。

原本,他是想通过历史记载的蛛丝马迹,来判断他离世的原因,以避免此事的发生。

但是现在,历史记载中仅有他暴毙一事。

这怎么预防。

想到这,赵匡胤轻叹一声。

死他是不怕的,他一路走来,早就有了死的觉悟。

但是,他还不想死,因为他壮志未酬。

不仅一统中原,更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

那将来的历史上会如何记载他?

一个篡位者?

见赵匡胤有些情绪失落,赵光义在一旁宽慰道。

“二哥……”

“老赵,你也不用太过担心,你别忘了,我这可是后世。”

张泊的话语令得赵匡胤瞬间将头抬起,但是很快,又再度低了下去。

“店家,史书上并未记载我离世的原因,后世又该如何对症下药?”

“后世的神奇那可是远超你的想象,在后世,可以通过检查你的身体,提前判断什么地方有病症。

在此之前,已经有二十几位的古人来我这看过了,你大可放心。”

“店家,你是说,我这能治?”

“没错。”

“那历史上的寿命……”

“既然能治,那肯定能够延寿。”

得知能够延寿,赵匡胤的脸上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能够延寿,也就意味着有时间来完成他的志向。

收复燕云十六州。

这是最令他不能忘怀的事。

同时,既然能够延寿,那另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也摆在了他的眼前。

他的继承人问题。

沉默了几息,赵匡胤缓缓开口。

“店家,既然老三成为了我大宋第二任官家,不知道其任上功绩如何?”

赵匡胤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现实。

如果他的三弟在任上确实干得不错,那他会考虑将位置传给老三。

但是,如果老三在位置上干得不好,那……

肯定得换人了。

听到赵匡胤的这个问题,张泊再次瞥了赵光义一眼。

感受到张泊的目光,赵光义不由得汗毛直立。

他感觉,似乎又要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