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被围,情况万分危急。苏瑶在主营中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她深知此时必须保持冷静,方能想出应对之策。苏瑶迅速召集随军的将领们,说道:“如今将军被困,我们不能慌乱。敌军既然设下埋伏,其正面兵力必然有所减弱,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一位将领面露担忧之色,说道:“夫人,正面战场敌军攻势猛烈,秦先锋己拼尽全力,此时若再分兵营救主帅,恐怕正面防线会崩溃。”苏瑶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我并非让大家放弃正面防线,而是要巧妙用兵。我们可佯装从正面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做出全力进攻的假象,吸引敌军注意力,然后暗中派遣一队轻骑,绕道去营救将军。”
将领们听了苏瑶的计策,纷纷点头称是。于是,按照苏瑶的部署,正面战场的大盛朝军队突然发起一波猛烈的佯攻。铁木真见大盛朝军队似乎不顾后果地进攻,以为有机可乘,便将更多兵力调往正面战场,试图一举击溃大盛朝军队。
而此时,苏瑶亲自挑选的轻骑队,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带领下,趁着敌军后方防守空虚,悄然绕过战场,向秦宇被困之处疾驰而去。当轻骑队赶到时,秦宇正率领士兵们浴血奋战,包围圈越来越小,形势岌岌可危。
轻骑队如神兵天降,从敌军背后发起突袭。敌军没想到后方会突然出现大盛朝的军队,顿时阵脚大乱。秦宇见援军赶到,精神大振,他大喝一声,带领士兵们发起反击。在内外夹击之下,敌军的包围圈被成功撕开,秦宇率领士兵们突围而出。
秦宇看着苏瑶派来的援军,心中既感动又欣慰。他深知若不是苏瑶临危不乱,想出此计,自己此次恐怕凶多吉少。秦宇没有丝毫耽搁,他迅速整顿队伍,与轻骑队合兵一处,决定趁敌军混乱之际,对敌军粮草大营发动突袭。
此时,秦念恩在正面战场也察觉到敌军的异样,他发现敌军的攻势有所减弱,似乎在调兵遣将。秦念恩猜测父亲那边可能己经突围成功,于是他抓住这难得的战机,下令全军发起总攻。大盛朝的将士们如潮水般冲向敌军,喊杀声震耳欲聋。
秦宇率领部队成功抵达敌军粮草大营,守卫粮草大营的敌军此时正人心惶惶,毫无斗志。在秦宇的猛烈攻击下,敌军很快便被击溃,粮草大营燃起熊熊大火。铁木真在正面战场看到后方粮草大营起火,心中大惊,顿时乱了阵脚。
在大盛朝军队前后夹击之下,敌军军心大乱,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铁木真虽奋力指挥,但己无力回天,只得率领残军狼狈逃窜。秦宇和秦念恩乘胜追击,一路追杀敌军数十里,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此役过后,边疆危机暂时解除,云州城的百姓夹道欢迎秦宇、苏瑶和秦念恩的大军,对他们感恩戴德。秦宇、苏瑶和秦念恩安抚了云州百姓,又对边疆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加固,以防敌军再次来犯。
消息传回长安,皇帝大喜,对秦宇、苏瑶和秦念恩大加封赏。秦宇被封为镇国大将军,苏瑶因在战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秦念恩则被晋升为骠骑将军。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秦家的声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秦宇、苏瑶和秦念恩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们深知,游牧部落虽此次战败,但不会善罢甘休,未来边疆仍面临着诸多隐患。回到长安后,秦宇向皇帝进言,建议加强边疆的军事建设,增加驻军,同时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开展贸易往来,以和平手段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皇帝采纳了秦宇的建议,任命秦念恩负责边疆军事建设和贸易往来的相关事宜。秦念恩领命后,再次踏上前往边疆的征程。秦宇和苏瑶则在长安,时刻关注着边疆的局势,他们深知,保卫大盛朝的和平与安宁,是他们永远的责任,未来又会有怎样的挑战等待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