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去世,对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而这些不幸中,最不幸的,不是来自生活的艰辛,也不是丧亲之痛,而是人言可畏。
丧亲之痛,可以通过时间来疗愈。
至于生活的艰辛,对当前的王雨生家来说,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家向来经济还算宽裕。
所以,对他们母子二人来说,最大 的不幸,还是来自于这人言。
~~~~~~~~
一个三十岁出头的,本就颇有几分姿色。
之前,跟着王首富,又过的是好日子,养尊处优,被养得肤白貌美,风姿卓约的,自是更有一番风韵在。
这就已经足够让村里的那些老娘们嫉妒的了。
女人嘛,最见不得比自已漂亮的女人,何况还是这么一个风情万种的寡妇?
村里的女人们,自然是最怕美丽的寡妇被自已家男人惦记。
所以,防自已家的男人跟防贼似的,看寡妇的眼神更是跟看仇人似的。
谁让这漂亮的寡妇天生就是一身的狐媚子味?
这一个两个的,自然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只要她们有机会凑在一起,就喜欢各种猜疑,各种编排故事。
慢慢地,关于王寡妇李春娇的风流韵事,村里也就传出了各种版本。
都有板有眼的,说得甚是生动形象,且极具真实性与说服力。
~~~~~~~~~~~
农村人,其实都很简单,说他们纯朴,也是真的纯朴。
但是,对某些农村人来说,最大的缺点,也恰恰是这太简单了。
简单得让他们深感这样的生活,太过于单调了。
纯朴的他们,在这单调乏味的生活里,自然就会滋生一些是是非非。
这些是是非非里,无外乎就是说说长道道短,将有的说成没的,没的说成有的。
捕点风,捉点影,再添点油加点醋,绘声绘色,假的就比真的还要真。
是非黑白颠倒,口水唾沫纷飞。
他们不图别的,就图一个开心快活,也算是丰富一下生活的内容,让时间过得快些。
说白了,他们就是图个口嗨,打发无聊的时间。
所以,也不能说是他们有什么坏心眼儿,有什么害人之心。
~~~~~~~~~
而这些谈资,对于成年人来说,自然是男女之间那点事,最为为人所津津乐道了。
而这里面,最能让人兴奋的,当属村里的一些关于鳏夫寡妇的风流韵事了。
王雨生他爸刚走,他母亲就是最好的谈资,自然也就成了这些人口中的乐子。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李春娇还是如此标致的一个寡妇?
于是,今天有人说她李春娇和村东头李老头不清不楚的,明天又说她李春娇和西边河渡口的张渔夫有染,云云。
总之一个村里,风言风语满天飞。
~~~~~~
而这些是是非非中,受伤害最大的,还是他王雨生。
因为有一个身处是非中的妈,王雨生自然也就成了这些小孩子寻找乐子的目标。
这也使得王雨生的日子过得十分地不安宁,在村里备受欺负。
村中的孩子,捣起蛋来,欺负起人来,一点也不亚于城里的那些小混混。
这些孩子的嘴也是十分的恶毒,骂人起来,一点也不输村里的那些毒舌妇。
“野种!”
“有娘生,没爹养!”
“娘偷汉子,崽莫爹!”
“……”
上学路上,他王雨生经常被这些孩子围堵,咒骂,丢石子等。
除此之外,他们还骂他母亲不守妇道,伙同外面的野男人气死他爹。
骂他母亲千人骑万人跨,人尽可夫,等等。
要多恶毒有多恶毒。
自然,这里面,也有这些熊孩子们家长的杰作。
偏生,这王雨生,也不是个软弱的,反倒是个十分要强的。
常常与这些熊孩子,也是硬刚到底,丝毫不让。
因此,他的日子也是过得十分的精彩与忙碌。
他每日不是忙着跟这个吵架,就是忙着和那个干仗。
所以,几乎每天,他都是身上挂着彩,梗着个脖子,黑着个脸回家。
但他,却从不喊疼。
李春娇看在眼里,自然也是痛在心里。
可她再怎么心疼孩子,也拿村里的这些孩子没办法。
~~~~~
李春娇也常反省——
他们一家以前常年在外,平日里也与村里的村民们没什么来往,自然与大家都生疏了。
自已家庭条件又是村里最好的,难免会让人眼红,心生嫉妒。
因此,她一边安慰儿子,开导儿子;一边想办法,与这村里人套近乎,搞好关系。
~~~
王首富生前,其实也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
他14岁就进城学手艺,18岁就独立出来,在城里做点小本生意。
后来,慢慢地就做大了,也赚到了些钱。
他人聪明灵活,长得也帅气,在城里,混得也是风生水起。
一时间,在他们村里,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
只是这人嘛,就是这样,一朝得势,多少就会有些飘。
平日里,他们家一直住在城里,很少回村,倒也没什么。
只是每逢过年过节的,他们一家就会回村里小住。
在村中小住的日子里,他王首富难免就有些目中无尘,有些小傲娇地,总是一副端着的姿态。
言语之中,总是会带些腔腔调调的,让人极为不舒服,总感觉自已被怠慢了。
一开始,大家也不是很介意,但是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伤了村民们的心
村民们也慢慢地疏离了他们一家。
但是,要说他对贫穷的村民有什么轻视之心,那是绝对没有的。
该帮的他还是会热心地去帮,只是帮了又会在言语上轻谩了别人。
结果是,好事他做了,却总是落不到一个好。
这让他们一家在村里的地位,也变得有些微妙的尴尬。
~~~~~~~
一年前,他王首富因为突然发病,半瘫在床,城里的生意自然也就没了。
为了养病,他们全家这才回到村里来居住。
他们在村里建有新房,独栋三层楼的小别墅,很适合养老养病。
回家养病的王首富,性子倒是改了许多。
常常让李春娇带着孩子去与村里的人多接触,给村里的人送些小东小西的,
这样一来,他们家与很多村民多少也拉近了些关系。
也因此,王首富瘫痪在床的这一年里,村里的人对他们家还颇为同情与照顾。
一些大老爷们,时不时地会来帮助他们家干些粗重农活,家中的女人们虽然有些意见,但也说不出什么一二来。
但是,王首富这一走啊,那些曾经帮过王家的老爷们儿,也不敢再去王家去帮助这一家孤儿寡母了。
一来,是会有闲言碎语,对这对孤儿寡母的名声也不好。
二来,也是自家媳妇会多心,一吵二闹地,自已家也没法过安宁的日子。
如此一来,那些好心的老爷们,就算有心想要帮他们母子二人,也不敢了。
只要一想到会给自已带来无尽的麻烦,便也都歇了那份心思。
毕竟,这日子嘛,还是过好自已的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