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工业革命录

第146章 总结经验,传承未来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梁工业革命录
作者:
守望海豚
本章字数:
3278
更新时间:
2025-07-09

第146章:总结经验,传承未来

东南沿海的急报如同一记惊雷,打破了林翰对未来的畅想。他没有片刻迟疑,立刻召集工部与军方要员,同时命令科学院暂停部分研究项目,优先为战事提供技术支持。

“先稳住沿海防线。”他在朝会上沉声说道,“不管那是什么人,我们不能让大梁再次陷入被动。”

张衡站在他身后,眉头紧锁:“大人,若真是外邦商队,他们为何不主动联系?若是敌国探子,又为何大摇大摆出现在近海?”

林翰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翻阅着传来的详细情报。那些模糊的描述让他意识到,大梁的情报系统仍需加强,尤其在海上侦察方面几乎一片空白。

他决定亲自前往沿海巡视,临行前将科学院的事务暂时交由几位核心成员打理,并叮嘱道:“不要因一时动荡而乱了阵脚,科学之路才刚刚开始。”

抵达沿海后,林翰迅速组织防御部署,同时派遣精通航海的学者改装几艘旧式战船,加装蒸汽辅助动力和简易火炮。他还命令测绘人员绘制新的海图,标记出潜在的航道与危险区域。

数日后,那支神秘舰队终于现身。经过一番交涉,确认对方是来自遥远西方的一支探险商队,误入大梁海域,意图寻求贸易机会。

林翰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机会。他亲自接见商队代表,与其详谈各国风俗、技术与资源,并邀请其中几名工程师随行返回京城,参与科学院的研究工作。

这次接触不仅化解了一场危机,也让林翰更加坚定了推动科技发展的决心。他意识到,仅靠内部改革远远不够,必须主动与外界交流,才能真正融入世界潮流。

回到京城后,他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交流机制,设立专门的翻译学堂,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同时加强对海外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某夜,他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窗外繁星,心中却不再如往日般充满憧憬,而是多了几分沉重。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正在改变这个世界的走向,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你真的打算一首走下去吗?”张衡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

林翰笑了笑:“如果不走,谁来替我们走?”

张衡沉默良久,最终只说了一句:“那你得考虑清楚,怎么把这条路走得更远。”

这句话触动了林翰的心弦。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以及大梁的未来。

他召集了一批年轻官员与学者,在军校与工坊之间穿梭,观察他们的能力与潜力。他发现,有些人虽出身寒微,却极具钻研精神;有些世家子弟虽学识渊博,却缺乏进取之心。

他决定从这些人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培养对象,逐步建立起一个能够继承自己理念的团队。

他亲自拟定课程,涵盖工程、物理、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甚至安排他们前往各地实地考察,了解民间疾苦与产业现状。

“你们要记住。”他在一次讲授中说道,“知识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我不会永远在这里,你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也要学会承担责任。”

有人问:“如果将来我们做出的决定与您的初衷不同,您会怪我们吗?”

林翰摇头:“真正的传承,不是照搬,而是理解。只要你们心中还有大梁,还在想着如何让它变得更好,那就足够了。”

随着这批人的成长,林翰逐渐将更多权力下放,自己则退居幕后,专注于战略规划与思想引导。他开始撰写回忆录,记录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希望后人能从中汲取智慧。

有一次,他翻阅早年笔记,看到自己刚穿越时写下的第一份计划:发展工业、改革教育、整顿军队……如今,这些目标大多己实现,但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原来最难的不是开始,而是坚持。”他喃喃自语。

深夜,他独自来到科学院的小院,看着那些仍在伏案工作的年轻人,心中泛起一丝欣慰。他知道,自己或许无法亲眼见证大梁腾飞的那一刻,但他己经种下了种子。

星辰依旧高悬,风穿过庭院,吹动了窗边的纸页。林翰站起身,轻轻合上笔记本,转身离去。

而在他身后,一名年轻的学子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天际,眼中闪烁着光芒。

他低声问道:“师兄,你说……我们真能造出会飞的船吗?”

师兄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桌上的一张图纸,上面画着一艘形似飞鸟的机械结构。

“只要有人愿意尝试。”他缓缓说道,“就一定能做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