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我和科举处

第23章 脑子借我使使

加入书架
书名:
锄禾日当午我和科举处
作者:
云有六六
本章字数:
6332
更新时间:
2025-06-30

苏延被所有目光盯着,却比他们更惊讶的张大了嘴。

“啊!?”

秀才之姿!?

他竟然不知道任先生还给他家里人画了这么一个饼。

反应过来,他有些哭笑不得。

任先生大约是了解他的家境,所以怕家里人意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提前先给家里人画了一个饼,让家里愿意支持他读书。

在乡下,农村,对这些村民来说更现实的不是什么进士大官,他们最耳熟能详的,羡慕的,是那些小地主和秀才老爷。

他们和村子里的人接触最多,村里人知道这些人有田地,无徭役,生活殷实有肉吃,有衣穿,还读过书,识过字,受人尊敬。

过的是他们羡慕不来的好日子。

村里人人都妄想过成为这些小地主和秀才,说想过好日子时也动用他们来举例。

因为这是他们最可能努力成为的样子。

似乎他们只要勤勤恳恳的干活儿,努力攒攒银子买田地,生活就会渐渐富足。

或者家里祖坟冒青烟能出个秀才,这样的生活也是可以够一够望一望的。

因此任先生画饼才贴切画了一个秀才,虽然不够高端,却足够实际。

因此,苏延大言不惭的点点头,接住了这个饼和热烈的目光:“先生确实说我是个读书的料子,所以愿意收我为徒。”

闻言,苏桥率先哈哈大笑,他猛的拍着苏荣的肩膀:“哈哈!老天保佑啊,老天保佑啊!咱们老苏家肯定祖坟冒青烟了。”

大赵氏站在他的另一边,目光也发亮的点点头,昨天她才察觉读书的一个好处,今天竟然又让她发现了另一个。

读书可真好呀!

苏老汉和苏陈氏对视一眼,也忍不住笑起来,皱纹舒展:“好!好事!”

没想到老五一家竟然没吹牛,这孩子竟然还真是个读书苗子,才出家门在外面待了多久,竟然就有先生愿意收他为徒了。

他们看了一眼苏荣,坚定拍掌道:“既然有先生收了小崽儿做徒弟,那这书就得读!好好的读,小五,你便去问清一下先生的名讳,束脩,屋宅何处,咱们送孩子去拜师读书。”

若真是孙辈里能出一个本事人,他们去见祖宗也不丢人了。

只是这心也不能因为苏延有读书的天赋,就无止境的偏向他一家。

家庭要和睦,做父母的就得不偏不倚。

之前不让苏延读书是这个理由,现在既然决定要让苏延读书了,他们也得拿出态度来。

他目光转向苏桥夫妻,又扫过苏桥夫妻后面首奔苏延的几个孩子,然后沉声道:“小崽儿先有先生收了,咱们之前也说好的,要送小崽儿去启蒙。那家里就先送他去读书。但家中其他孩子老爷子我也不会不管不顾!”

“经历了小崽儿这事儿。我也想明白了,这日子还是得折腾折腾。”

“若不是小五折腾,咱们不会知道小崽儿有天赋,可能会有其他前程。”

“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咱家的希望,老爷子我也希望他们前程好些。咱们就辛苦些把崽儿提的营生做起来,多攒些银子把其他孩子也送进学堂里,不论有没有读书的天赋,也努力识些字,懂些道理,找个轻松的营生,面试不成学门手艺谋生也是行的。”

“若真是赚不出银钱来了。”

苏老汉咬咬牙:“就拿出咱们压箱底的银子,也给几个孩子搏一搏。”

苏陈氏一愣,随即点点头。

两对夫妻闻言眼眶也是一红,异口同声道:“爹!咋能动这个钱?”

这是一家人保底的根本,也是老两口的棺材本儿。

苏老汉摆摆手:“我也想通了,这钱压在手里也不知何时才能买地变家产。若是用给孩子,我就是一席草卷了,孩子成器了也能给我挪个窝。”

两对小夫妻还准备说,苏陈氏就己经打断了他们的话:“这件事听你们爹的就成,你们若是真不想花这钱,就把这营生好好做起来。”

苏三苏五夫妻都郑重的点点头。

小赵氏也拉着大赵氏的手,温声道:“三嫂,咱们多多努力攒钱,一定能攒到的。咱们争取把所有孩子都送去读书,便是不读书的这些日子,咱们小崽儿若认字回来了,也可先教教几个哥哥,小崽儿读书有你们的一份心力,他也合该顾念着家里的兄弟姊妹。”

闻言,苏桥夫妻眼眶微红,脸上的笑容却更绚丽了一些,大赵氏和苏荣对视一眼,笑容灿烂道:“谢谢爹娘!谢谢五弟,弟妹。”

不仅苏荣夫妻想要自己的孩子好,他们也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掌中宝,之前答应让苏延去读书,是心里爱护弟妹,怜惜小辈的心占了上风。

但再大度的人也会有私心,他们心里也为自己的孩子委屈、焦虑、羡慕。

因此,听见爹娘的话,五弟,五弟妹的话,他们才会觉得心里格外熨帖。

所幸,他们之前的付出是被人看在心里惦记着的,是被感恩的,一家人这样互相扶持,才能更好。

苏麦和苏芝两姐妹站在旁边,也抿唇浅笑。

倒是几个堂兄完全顾不上大人的谈话,只簇拥在苏延旁边叽叽喳喳,满脑子只关心一件事儿:“小崽儿,你竟然可以当秀才呀!那你什么时候当?你当了秀才公咱们能吃肉吗?”

“是啊,是啊!”

“小崽儿,先生怎么看出你身上有秀才之姿的?要不让先生也给我看一下?我有没有秀才之姿?以后能吃肉不?”

“对对对,我们都看一下,到时候我们吃肉就能吃好几份啦!”

几个人对秀才公的身份地位倒是没有很清晰的认知,但是对于秀才公能吃肉的印象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这会儿巴不得自己身上也有一个秀才之姿,读不读书的不重要,以后有肉吃更重要。

“啪!啪!啪!”

心情舒展的大赵氏走过来,干脆利落地给了三哥俩一人一个后脑勺:“胡咧咧啥呢?还让先生给你们看一下?我看你们就是想吃肉,还秀才之姿,恐怕是饭桶之姿。”

三个堂兄委屈的撇下嘴。

苏延瞧着她的动作,便拉了拉她的袖子,仰头认真道:“三伯娘,我以后先跟随先生启蒙,待我学会,我归家后再给哥哥姐姐们启蒙。我记性好,肯定跟先生讲的一字不差。若是先生能来我们家,那我肯定也要请先生帮忙看看哥哥姐姐是否有读书的天赋。”

“等到时候兄姐们都认字,掌握一门本事,吃肉应当是不难的。”

大赵氏嘴角的笑容压不住了,他弯腰揉了揉苏延的脸:“好孩子。”

几个堂兄原本撇下去的嘴角又高高:“哈哈,吃肉。”

通了这消息,家里的情绪激荡的很,被苏陈氏打发着干活也手脚麻利的很。

苏荣坐在苏老汉旁边,将任先生交代的信息仔细和苏老汉说了一遍,听着苏老汉儿一边干活一边频频点头。

苏延则充当指挥家,将家里摘来的花,茎,叶,分门别类的清洗,该过水的过水,能用湿布擦拭的便用湿布擦拭。

自然阴干的同一种类捆扎在一起,悬在屋脚避阴处,需要炒制的就上锅炒制的最佳温度,需要熏蒸的,蒸曝的,自然晒干的也分门别类开始制作。

如鲜竹叶这般的,需要蘸盐擦拭干净叶面,再用石磙子压平破叶脉的活,也能指挥大家分步骤完成。

看着架子上一个又一个新鲜出炉的簸箕整齐的盛放着花叶,厨房里的锅炒制出花叶自然的香气,所有人都油然生出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信心十足。

大赵氏站在炉灶前,惊叹的张了张嘴巴:“他才去了道观几天,竟然就学了这么多东西。”

不仅能说的头头是道,竟然还能指挥的井井有条的。

她也从来不知道这些路边的野草这样仔细对待起来,也能变得这样精致芳香。

蹲在地上加柴火的小赵氏抿唇笑笑,温声细语的解释道:“崽儿小的时候记性就好,家里啥东西找不到了,只要说出来,他都能给你翻出来。”

闻言,闻着花香跑进来的苏鹤由衷的羡慕:“小弟这脑子可真好使,要是我能使使就好了,我一定记着我娘把我的压岁钱藏哪花哪儿了,怎么每年都一个铜板也不剩呢?”

“还有,我娘竟然记得我犯过的所有错,记住,是所有哦!可我娘犯过的错我一点也记不得,要我能有这脑子,我也把我娘犯过的所有错记下来。”

“噗嗤。”

话落,厨房里的几个大人都笑弯了腰。

苏延刚刚准备踏进门槛,闻言也朝门边靠了靠,侧了侧身子。

三哥还是自己多保重吧。

果然,大赵氏眼睛一瞪,双手一叉腰,苏鹤也回过神来了,身子比脑子还快半分,扭头跨出门槛就冲了出来,凄风苦雨道:“爹!”

厨房里的人便再也忍不住了,东倒西歪笑作一团,满身的疲惫仿佛也散尽了。

大赵氏也忍不住叉腰站在原地笑起来:“嘿,这臭崽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