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的辛宁的新书

襁褓中的墨香与静宁——陆家门庭新添的温润之名

加入书架
书名:
诸暨的辛宁的新书
作者:
婉点相遇
本章字数:
5154
更新时间:
2025-07-08

十月的阳光裹着桂花甜香,透过育婴室的玻璃窗,在婉晴怀里的粉色襁褓上跳跃成金斑。女儿出生刚满一周,小脸红扑扑的,睫毛像初生的蝶翼,每次呼吸都带着奶声奶气的喟叹。婉晴坐在床边,看婆母陆妈妈轻手轻脚地换尿布,老人指尖的温度比棉布还柔软,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小心翼翼的珍视。

"你看这孩子的眉眼,跟你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陆妈妈放下尿片,伸手轻轻刮了刮女婴的小鼻尖,逗得她皱了皱鼻子,"昨天她爷爷抱着看了一晚上,说这孩子眼神像静湖,将来肯定是个心善的。"

婉晴低头吻了吻女儿的额头,心里像浸在温牛奶里,又暖又甜。自从这个小生命降临,白大褂换成了哺乳衣,消毒水味变成了奶粉香,连窗外医院的救护车鸣笛,似乎都多了层隔世的温柔。陆启俊这几天瘦了些,眼下带着青影,却总在查房间隙跑回病房,对着婴儿床傻笑,好几次被婉晴撞见他偷偷把听诊器放在女儿胸口,听那小小的心跳声。

"妈,爸呢?"婉晴看着空着的藤椅,那是公公陆建国每天下午读报的地方。

"在书房呢,"陆妈妈叠好小被子,脸上露出笑意,"从你说让他们给孩子起名字,老头子就跟魔怔了似的,抱了一摞《诗经》《楚辞》还有《康熙字典》进去,饭都叫了半天才出来。"

正说着,书房门"吱呀"一声开了,陆建国手里捧着一本线装书走出来,鼻梁上的老花镜滑到鼻尖,眉头却舒展开了。这几天他茶饭不思,连最爱看的《新闻联播》都心不在焉,婉晴和陆启俊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有些过意不去,想着要不自己起个名字,但又知道老人对这事格外郑重。

"爸,您歇会儿吧,名字慢慢想,不急的。"婉晴忙说。

陆建国却摆摆手,走到婴儿床边,看着孙女熟睡的样子,眼里的严肃渐渐融化成温柔:"晴晴,启俊,名字想好了,得跟你们念叨念叨。"他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像在课堂上讲课般认真,"我和你妈商量了三晚上,翻了不少书,总觉得这名字得有个讲究,不能太俗,也得贴合孩子的生辰八字,更得有个好寓意。"

陆妈妈在一旁笑着点头:"你爸前天晚上还跟我念叨,说咱们这孙女是在医院生的,见过生死,更得求个平安顺遂,性子还得稳当。"

婉晴和刚走进病房的陆启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陆启俊脱下白大褂,轻轻站到妻子身边,握住她的手。

"我们想给孩子取名叫'陆静宁'。"陆建国一字一顿地说,目光落在襁褓里的小生命上,"静,是安静的静,宁静的静;宁,是安宁的宁,安宁的宁。"

婉晴轻声念了两遍:"静宁...陆静宁..."这两个字像带着水汽的月光,在舌尖流转时竟有种莫名的熨帖感。

"这'静'字,"陆建国翻开手中的书,指着某一页,"《诗经·邶风》里说'静言思之',是沉静、思虑的意思,我想着孩子将来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有颗沉静的心,不慌不忙。再者,你和启俊在医院见多了喧嚣,这'静'字也算是咱们对孩子的期盼,盼她一生心有静气,不为外物所扰。"

他顿了顿,又道:"这'宁'字,《尚书》里讲'万邦咸宁',是安宁、安定。你妈说,孩子出生那天,外面还下着小雨,可产房里特别安宁,这孩子哭声都带着股清亮的稳当劲儿。再说,咱们家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就盼她平平安安,一世安宁,这'宁'字,也算应了这份心意。"

陆妈妈在一旁补充道:"还有呢,你爸说'静'和'宁'都是左右结构,笔画对称,写起来好看,念起来顺口。昨天我拿这名字去算了算,五行里属水,孩子八字里正好需水,算是相得益彰了。"

婉晴听着公公婆婆细细道来,心里涌起一股热流。她想起生产那天的慌乱,想起女儿平安降生时的释然,原来这两个字里,藏着老人对孙女最朴素也最厚重的祝福。陆启俊握着她的手紧了紧,眼里闪着光:"爸,妈,这名字太好了,静宁,既安静又安宁,跟她现在的样子一模一样。"

他俯身看着女儿,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静宁,你听,这是爷爷和奶奶给你起的名字,以后你就是陆静宁了。"仿佛感应到父亲的声音,小静宁在襁褓里动了动,小嘴咂了咂,露出个无意识的微笑。

"我就知道你们会喜欢。"陆建国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把书放在桌上,"其实前几天我还想过'陆知夏',想着她生在秋天,反季节取个名字也别致,但你妈说太文艺了,不如'静宁'来得实在。"

陆妈妈拍了下老伴的胳膊:"什么文艺不文艺的,咱们老百姓就图个名字好记、寓意好。我昨天跟楼下张奶奶念叨,她说这名字好,听着就透着股娴静气,跟晴晴一样。"

婉晴被夸得脸红,低头看着女儿:"静宁,以后你就是陆静宁了,要像名字一样,做个安静又安宁的好孩子。"她想起自己怀孕时的孕吐,生产时的疼痛,此刻都化作了怀里这团柔软的温暖,而"静宁"二字,像一帖良药,瞬间抚平了所有艰辛。

陆启俊拿出手机,把"陆静宁"三个字工工整整地存进通讯录,备注是"我的小棉袄"。他抬头看向父母,眼里满是感激:"爸,妈,辛苦你们了,这名字我们都很喜欢,特别有意义。"

"傻孩子,说什么辛苦,"陆建国摆摆手,走到窗边把窗帘拉上一半,挡住刺眼的阳光,"给孙女起名字,是我这当爷爷的本分。等静宁百天了,我还要亲手给她写幅字,就写'静以修身,宁以致远',挂在她小床边上。"

陆妈妈笑着去厨房端来炖好的乌鸡汤:"快趁热喝了,晴晴你多喝点汤,奶水足。静宁这孩子胃口好,将来肯定长得结实。"

病房里弥漫着鸡汤的香气和新生儿的奶香,阳光透过半拉的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婉晴喝着热汤,看着公公坐在藤椅上,戴着老花镜给静宁读《唐诗三百首》,婆母在一旁缝着小被子,陆启俊则趴在婴儿床边,用手指轻轻逗弄着女儿的小手,小静宁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回应。

她忽然觉得,"静宁"这两个字,不仅是女儿的名字,更是此刻这个家的写照——经历过医院的生死考验,感受过新生命的奇迹,这个家如同被雨水洗过的天空,透着前所未有的清澈与安宁。而这个叫陆静宁的小女孩,就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漾开的不是波澜,而是一圈圈温柔的涟漪,将"静"与"宁"的气息,悄然注入每个人的生命里。

窗外,医院的梧桐叶正沙沙作响,偶有几片金黄的叶子飘落,像极了岁月里悄然落下的温柔注脚。婉晴抱着怀里的陆静宁,听着公公抑扬顿挫的读书声,闻着婆母身上淡淡的肥皂味,忽然明白,所谓幸福,大抵就是如此——有长辈悉心的疼爱,有爱人并肩的守护,有新生的希望在襁褓中安然沉睡,而那一声轻轻念出的"静宁",便是这世间最动听的乐章,为往后的日子,谱下了温润平和的序曲。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