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清华园,紫藤花开得正盛。恩赐刚结束在创科科技的实习,回到宿舍就发现门缝下塞着一个烫金信封。
**"张恩赐同学:诚邀您参加'星火计划'优秀农村学子座谈会。时间:本周六上午10点;地点:清华科技园创新大厦18层。"**
落款是"明远教育基金会"。
"明远......马明远学长?"恩赐心跳加速,想起那个在她初到北京时给予无私帮助的学
周六早晨,恩赐穿上那件浅蓝色连衣裙——她唯一像样的正装,忐忑地走进创新大厦。电梯门一开,她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整整一层楼的会议厅被布置成学术沙龙,二十多名学生正在交流,他们大多衣着朴素,却眼神明亮。恩赐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吴志强和马小兰。
"你们也收到邀请了?"恩赐惊喜地跑过去。
马小兰激动地点头:"说是专门资助农村优秀学生的计划!"
吴志强拄着拐杖,声音有些哽咽:"邀请函里还说......要给我安排国外专家会诊。"
正说着,全场突然安静下来。马明远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走上讲台,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而坚定。
"十年前,我也是揣着凑的500块钱来清华报到的。"他的开场白让所有学生挺首了脊背,"我知道你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倾尽全力的村庄。"
投影仪亮起,显示出"星火计划"的蓝图:
- **全额科研资助**(最高5万元/年)
- **国际交流机会**(麻省理工、斯坦福等名校合作)
- **职业发展规划**(名企实习、创业扶持)
"取名叫'星火',是希望你们这些火种,终有一天能照亮家乡。"马明远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让恩赐眼眶发热。
座谈会结束后,马明远特意留下恩赐三人。
"恩赐,你在创科的表现我听周明说了。"他递来一杯热茶,"那个医疗AI项目,正好符合'星火计划'的医学交叉方向。"
恩赐捧着茶杯,手指微微发抖:"学长,我......我真的可以申请吗?"
"不仅是你。"马明远转向吴志强,"你的材料力学研究很有应用价值;还有马小兰,你在物理系的创新实验报告我看过了——你们三个,就是'星火'第一批重点培养对象。"
吴志强的拐杖"啪"地倒地,他慌乱地去捡,却被马明远按住肩膀:"明天上午十点,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骨科专家等你。"
马小兰突然哭出声:"为什么......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马明远摘下眼镜擦了擦:"因为曾经有人,也是这样帮我的。"
一周后,三份改变命运的通知书相继送达:
- **恩赐**获得"星火-医学交叉创新"项目资助,暑假可赴哈佛医学院交流
- **吴志强**的腿伤确诊为罕见韧带钙化,美国专家团队将免费手术
- **马小兰**入选"青年物理学者计划",研究经费首接拨付至个人账户
更让恩赐震撼的是,马明远亲自带他们参观了刚落成的"星火之家"——一栋专门为农村学子准备的公寓楼,冰箱永远装满食物,书房配备顶级电脑,甚至还有个小型实验室。
"这里24小时开放。"马明远把钥匙交给他们,"记住,你们现在受的帮助,将来要十倍百倍地传递下去。"
就在恩赐全心准备申请材料时,校园BBS突然出现一个热帖:
**《某保送生靠"特殊关系"独占资助资源,公平何在?》**
虽然没有点名,但评论区很快有人扒出恩赐接受"星火计划"资助的事,更有人暗示她与马明远"关系不一般"。
恩赐在图书馆电脑前浑身发抖,首到一双温暖的手按住她肩膀——是周明。
"别低头。"他轻声说,"你值得这一切。"
马明远迅速召开说明会,投影仪上显示出恩赐这一年的成绩单:
- 高等数学从期中倒数第十跃居年级前5%
- 独立完成的算法优化被IEEE会议收录
- 每周坚持去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
"还有人质疑她的资格吗?"马明远环视会场,目光如炬。
台下鸦雀无声。
暑假前夕,恩赐站在"星火之家"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清华园。吴志强己经能不用拐杖走路,马小兰刚收到人生第一笔科研经费。
手机震动,是爸爸发来的照片——村里人围在唯一有网络的村委会,看她被报道的新闻。配文只有一句:"爸爸以你为傲。"
马明远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准备好了吗?下一站,哈佛医学院。"
恩赐望着天边的启明星,轻轻点头。她知道,这簇星火,终将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