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才是真正谈事情的时候。”
沈则行说这句话时,正在泡一壶乌龙。身后窗外的草上飞小镇灯火未眠,游客早散,只剩市集空摊与未拆的灯带还在风中晃荡。
“你们这帮人还真是资本版的夜猫子。”林小满披着外套站在门口,“白天讲文化,晚上讲价码。”
“价码也是文化的一种。”段霁缓缓走入,像影子似的坐下。
她随手从包里取出一份资料递给林小满:“土地评估会会议材料,含征地方案、文化保留比例、未来商业分区规划。”
“你们这不是文旅,是文卖。”林小满看都没看,“连老百姓家门口那口井都要打造成‘时光节点’。”
沈则行没笑,只是看着林小满拿出一样东西——算盘。
“我们评估是用Excel的。”
“那我算盘也能用。”她啪啪拨拉了几粒珠子,眼神平静,“你们这片地,原价每亩不过七千,加上文化包皮、社区改造、导览讲解、老树保护……全算上,也不该卖出三十万一亩的高价。”
“市场买单。”
“不是市场,是信息差。”她语气低沉,“你们用的是‘怀旧换算法’——把老百姓的回忆算成溢价,把老匠人的口音算成滤镜。”
段霁:“你情绪了。”
“我有证据。”林小满从包里拿出一张旧地图,纸边泛黄。
“这是黄土坡旧区的水利结构图。你们规划开发的其中三块地,地下全是老排水管道,冬季易涝。一旦塌陷,整个‘非遗街区’会泡汤。”
沈则行一怔,接过地图仔细看。
“这图哪来的?”
“我爷爷画的,账本背面就是。”林小满盯着他,“你不是要讲文化吗?我这就给你讲一段,怎么算账。”
——
会议室陷入沉默。
半分钟后,段霁淡淡道:“我查资料,没这份图。”
“因为当年做乡镇并区时漏掉了。这就叫历史盲区。”
“那你为啥现在才说?”沈则行声音低了些。
“因为我想看看你们是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
会议结束己近西点,沈则行走出会议室,在走廊尽头点上一支烟。
林小满并未走,而是坐在角落,打开手机,一条未读短信:
“夜里有点低烧,去做个小检查,不用担心。早点回来吧,我把热水烧着。——萧砚舟。”
她看了一会儿,突然收起手机,转身走出楼道。
——
早晨六点,小镇刚刚泛亮。
林小满回到民宿房间,一屋子都是药味。
萧砚舟裹着毛毯坐在窗边,鼻头红红的,眼镜歪在额头上,一边吸鼻子一边看图纸。
“你发烧了,还不躺着?”
“你回来就退烧了。”他笑了笑,“你去哪儿了?”
“我去……打算盘了。”
“什么?”
她脱下外套:“他们那群人想把文化当地图层卖,我就把算盘当地震仪用。”
“用算盘干这活,你是真没变。”
她没接话,坐到他对面,忽然问:“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其实早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萧砚舟愣了。
“你做研发,讲逻辑、讲证据、讲规矩;我做企业,讲人情、讲火候、讲推心置腹。”
他沉默了一会儿:“我也讲火候,只是我怕……你走太快,看不到我了。”
林小满伸手,握住他的手。
“那就你牵着我慢点走。”
窗外朝阳初升,远处草上飞的算盘灯牌还在闪。
算盘的加减,还在继续。
但今夜,至少她算准了一件事——人心这道题,不是用“规划值”能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