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机场接回一个穿着“澳洲袋鼠潮T”、一手拎泡面箱一手抱冲浪板的男人。
“姐!”林尚甩了甩被海风吹乱的刘海,“我回来了!”
她盯着他:“你怎么回来得这么突然?”
“哦,项目解散了。资本寒冬。”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自己不是刚被“科技新贵”群嘲出来的炮灰,而是提前退休回国的自由人。
“解散?”
“嗯,澳洲的元宇宙项目倒了。投资方跑路,我被算法裁了。”他眨了下眼睛,“我想回小满集团,干点正经事。”
林小满没吭声。
——
林尚,林小满的亲弟弟,小满集团早期老厂房的“艾草投喂员”,小学作文里写过“梦想给姐姐打工”,后来考上国外高校,一路从交互设计念到数字媒体,最后一头扎进“元宇宙数字孪生衣柜”项目,自称“未来穿衣场景重构者”。
项目创投会上,他曾豪言:“三年后,人类不需要穿衣服,只要投影出衣服就行。”
后来,三年没到,他的投影穿了裤衩跑路了。
——
当晚,林小满把他带回了老屋。
张嫂看到他第一反应不是问吃饭,而是从厨房抄起锅铲。
“你还有脸回来?当初谁说不做实业,只做元世界?”
“嫂,我现在改主意了。”
“你上次说大姨妈也可以用区块链KPI量化,差点把你婶婶送进医院你忘了?”
“那是理论实验……”
“实验你个脑袋!”
啪地一声,锅铲轻敲他脑门。
——
第二天,林尚正式登门提申请,要求入职小满集团,带来一套厚厚的PPT:
《AI搭载服饰数字孪生平台:打造元宇宙着装场景自定义方案》
林小满看完第一页,表情平静:“你昨天穿着短裤来找我,这套方案是你在厕所写的?”
“我认真准备的!姐,我是家人,我懂咱家文化底子,做数字化你得信我!”
“我信你,所以现在你才坐在我对面。”
“那你考虑让我加入吗?”
她没回答,只转头问萧砚舟:“你怎么看?”
萧砚舟推了推眼镜:“我们在做文化产业的可视化表达,不是在线选皮肤的角色装扮。”
“你是在排挤新技术。”林尚不满。
“不是排挤,是过滤。”他淡淡地说,“文化的数字化,要以内容为主,不是把文化当滤镜用。”
林尚扯了扯嘴角:“哇,姐夫的意思是我在‘元忽悠’?”
萧砚舟没有回嘴,但眼镜后那道冷光像是把他按回了现实。
——
林小满看着弟弟,轻声说:“你知道小满集团为什么走到今天?”
林尚:“因为你聪明,情怀,还努力。”
“不。”她摇头,“是因为我知道,该把谁挡在门外。”
“你是我弟,挡不住。”
“但你想进来,要靠方案,而不是血缘。”
林尚低头不语。
“我可以给你六个月试用期。”她递过一张纸,“但你的方案要在文旅小镇做出实际成果,成本不超五十万,用户反馈要过60分。”
“你不能开绿灯?”
“对亲人开绿灯,是最不专业的温柔。”
——
那天晚上,萧砚舟在阳台上洗艾草,林小满走过去,问:“你是不是吃醋?”
他手一抖,水溅了她一身。
“我为什么吃醋?”
“你刚才眼神那叫‘冷刮刀’,不是正常合作伙伴反应。”
“我是怕你弟毁了你这么多年攒的IP。”
“你也是怕,自己没地方放你的算盘?”
他笑了笑:“我算盘留着,是为了记你什么时候对我说实话。”
“什么实话?”
“比如——你为什么一首不结婚。”
她望着天边云影,低声道:“不是不想,是太忙了。”
“现在呢?”
她想了想:“现在有点空,但也没空得够一个婚礼。”
“所以你还要等?”
“嗯。等我弟不再想用区块链KPI算他妈生理周期那一天。”
“这标准挺高。”
“我对你也不低。”
两人相视一笑,夜色正好。
——
而林尚,此刻躲在仓库边琢磨“艾草数字体感系统”,还给自己起了个新组名:
“元脚气研究中心·初创版”
张嫂路过时骂道:“你小子要是再出脚气新闻,姐给你泡生姜水脚洗脑!”
他咽了口口水:“我不是AI,我是I哀(我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