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老屋里的快递堆成了小山。软软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拆包裹,总能从各种形状的纸箱里掏出惊喜:有山东网友寄的高粱饴(被她当成糖纸收藏品),有云南妈妈寄的手工扎染布(绵绵用来做了新的镜头装饰),还有位退休教师寄来的识字卡片,每张都画着糖纸星星。
"爸爸!这个阿姨寄的糖纸会变魔术!" 软软举着张遇水变色的糖纸,在水龙头下冲个不停,"看!星星从蓝色变成紫色了!" 她转头对镜头笑,水珠从发梢滴落,"阿姨说,这是送给糖纸战士的变色披风!" 弹幕里立刻有人回应:"软软快给小雨妹妹演示,她肯定喜欢!"
沈何的首播渐渐有了固定观众,每天傍晚六点,灶台前总会围满等着看 "星星小厨" 的网友。绵绵学会了在首播前准备小黑板,用彩色粉笔写当天的菜名,旁边画着软软的卡通形象;软软则发明了 "灶台歌",用木勺敲着铁锅唱自编的童谣:"灶火旺,星星亮,爸爸做饭喷喷香!"
春分那天,沈何收到了桂兰婶的第二封信,里面夹着张照片:小雨戴着软软寄的红头绳,站在挂满糖纸星星的炕头,手腕上的伤疤贴着绵绵画的星星贴纸。信里说:"丫头现在敢去幼儿园了,说自己是 ' 星星小厨的通讯员 ',每天给小朋友们讲老枣树的故事。"
"爸爸,我们给小雨妹妹首播种枣树吧!" 绵绵举着从老枣树上剪的枝条,"张婶说扦插要在春分这天,这样树苗会长出星星形状的叶子。" 软软立刻抱着水壶跑过来,壶身上贴着她画的笑脸:"我来浇水!要浇三下,代表爸爸、我和姐姐!"
首播间的镜头对准了院子角落的苗圃。沈何握着绵绵的手,用铁锹翻松泥土:"这是爷爷当年种老枣树的土," 他指着土壤里的碎陶片,"里面混着奶奶腌酸菜的坛子碎片,所以长出的枣子特别甜。" 软软突然把桂兰婶寄的大酱罐子埋进土里:"给树苗当肥料!阿姨说大酱能让土地变强壮!"
弹幕里有人笑问:"软软不怕罐子打碎吗?" 沈何还没回答,软软己经举着碎陶片跑过来:"不怕呀!爸爸说,碎掉的罐子会变成星星的床!" 她把陶片摆成小房子形状,"这样星星住在里面,就不会冷啦!" 网友们顿时被萌化,留言说:"软软的脑瓜里全是童话!"" 建议出绘本《软软的星星世界》!"
隔天,首播间来了位特殊访客 —— 村支书带着摄像机,说要拍 "返乡创业青年" 的纪录片。沈何正有些慌乱,绵绵己经落落大方地介绍起老灶台:"这是爷爷亲手砌的,爸爸说灶台的裂缝里藏着奶奶的笑声。" 软软则举着糖纸星星挡住镜头:"叔叔别拍啦!星星会害羞的!"
纪录片播出后,沈何的首播间涌进了更多观众。有人发现老屋里的缝纫机,留言问:"主播会做衣服吗?" 沈何便让绵绵穿上他新改的碎花裙(用张婶送的扎染布做的),裙摆上缝着软软贴的糖纸贴片:"以前在工地打工时跟老师傅学的,现在给孩子们做衣裳,每针每线都带着阳光。"
最让他感动的,是收到一位单亲爸爸的私信:"看你和女儿们的首播,让我想起去世的妻子。她临走前说,要把日子过成糖纸星星,哪怕碎了也能反光。现在我每天给女儿做饭时,都会想起你们的灶台歌。"
两周之后,老枣树的枝头冒出了新芽。沈何带着女儿们在树下首播,软软突然指着新叶惊呼:"爸爸!叶子真的是星星形状!" 她转头对镜头比耶,糖纸星星在阳光下划出彩虹,"小雨姐姐快看!我们的星星树发芽啦!"
弹幕里,桂兰婶发来段视频:小雨在东北的院子里,对着手机屏幕笑出梨涡,身后的竹竿上挂着她和软软通信的糖纸。两个相隔千里的小女孩,通过糖纸星星和灶台火光,编织着跨越山海的友谊。
沈何望着镜头,忽然发现弹幕里有人问:"主播的妻子呢?" 他刚要开口,绵绵己经轻轻拉住他的手,软软则把糖纸星星贴在镜头上:"妈妈去很远的地方收集星星啦," 她歪着头,"等她攒够了,就会带着星星回来,和我们一起吃爸爸做的甜饭。"
春风掠过老枣树,糖纸星星发出细碎的响。沈何看着女儿们在镜头前蹦跳的身影,忽然明白,生活或许会有裂痕,但当你把日子熬成糖,把苦难折成星,总会有温暖的善意穿越人海,在某个晨光漫溢的清晨,照亮整个世界。